2021-12-09 14:15:15
李闖,1993年3月3日出生,中共黨員,河南商丘人,現任洛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裝備維護員。在10月底于南京市舉行的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消防裝備維護員競賽項目中,來自河南省洛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李闖,經過激烈角逐,憑著精湛技術,用冷靜、細心與毅力,從參賽的62名來自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政府(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和社會救援組織的消防裝備維護員中脫穎而出,榮獲項目冠軍。
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是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大賽,由應急管理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共同舉辦,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承辦。據了解,本屆大賽共有31支代表隊、300余名參賽隊員參賽。大賽設滅火戰斗員、應急救援員、搜救犬訓導員、消防裝備維護員、消防設施操作員、消防通信員6個大項,每個大項的冠軍,可以捧起象征著榮譽的“金頭盔”獎杯。
李闖參加的消防裝備維護員項目中,有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故障診斷及排除、雙輪異向切割鋸(機動)組裝及應用、登高平臺消防車故障排除及操作3個模塊,考驗消防裝備維護員快速診斷、熟練排除裝備故障和精準作業的能力。比賽項目的專業性非常強、難度極高,想要獲得“金頭盔”絕非易事。
例如模塊之一是雙輪異向切割鋸(機動)組裝及應用。要求參賽隊員要以最快速度組裝切割鋸,并用切割鋸將一枚熟雞蛋的蛋殼剝開,且保證蛋白不破,一旦蛋白破損一毫米,用時則增加10秒。切割鋸的零部件有近百個,光是螺絲就有44枚。而且還攙雜著個頭大小差不多的其他螺絲,打亂混在一起,選手們要先在里面找到這44顆螺絲,切割鋸才能順利組裝。組裝好的切割鋸約30斤重、鋸片直徑31.5厘米、最大轉速每分鐘1.3萬轉,用它切只有約0.3毫米厚的雞蛋皮,比賽難度可謂極大,考驗著每位參賽選手精細操作的能力和水平,穩定操作的耐力和心態。在比賽現場,李闖沉著冷靜,熟練地將這些零部件準確無誤地組裝成一個完整的切割鋸,一手緊握油門開關,一手保持切割鋸穩定,眼睛牢牢盯住熟雞蛋。馬達開啟,保持切割鋸約每分鐘5000轉的勻速,開始剝殼任務。幾秒鐘后,蛋殼剝開。從組裝到剝開雞蛋整個過程,李闖用時僅用了10分45秒。
而登高平臺消防車故障排除及操作項目,同樣也是難度系數高并且考量心理素質的項目。在比賽開始后,李闖迅速點擊電腦進行選題(系統會隨機生成3個故障現象),根據考題對照提供的登高平臺消防車電路圖、液壓圖等資料進行故障分析。他迅速升起登高平臺消防車臂,將一側裝滿水的玻璃杯子從A電子秤上吊起,跨過障礙板,穩穩的放置到B電子秤上,玻璃杯內的水分毫未灑。熟練的操作引來在場圍觀隊員的陣陣掌聲。“這個比賽項目不僅比速度更比精準度”,李闖說。當前,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已經成為目前火災撲救中的一個難點,登高平臺消防車作為既可用于滅火又可用于高空救人的消防裝備,在撲救高層建筑火災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其結構相對復雜,安全要求相對較高,如果操作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事故,所以素質優良、技術過硬至關重要。在實戰救援中,消防員會依靠車臂救助高層建筑被困群眾,精準操作才能架起“生命之橋”。在所有模塊的比賽結束后,李闖總成績在62名參賽隊員中排第一,最終榮獲該項目的冠軍,捧起了象征著榮譽的“金頭盔”獎杯。
正如所有成功背后一定都蘊含著無數的付出汗水一樣,獲得“金頭盔”獎杯的李闖也不例外。短短3天的比賽,李闖為此準備了137天,在集訓備戰的137個日日夜夜里,李闖早晨五點就起床、夜里十一二點才睡覺,拆卸、組裝機器零件的動作至少要重復訓練上千次。
而除去這些付出與努力,李闖在本次大賽前還克服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困難。2021年6月16日是集訓備戰開始的時間,然而就在集訓開始前不久,李闖在一次訓練過程中不慎撕裂了半月板,做完手術后醫生建議休養幾個月,但堅強的李闖,在剛做完手術不久,就拄著雙拐出現在了集訓隊的訓練場上。 “我不能就這么放棄,腿受傷了我可以先練習用雙手就能完成的科目。”因為李闖明白,一旦休息了,就會徹底失去備戰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機會。
“李闖剛參加集訓的時候,我們并沒有給他定位隊員的角色,考慮他帶傷參加,最初想讓他當教練。”集訓隊教練郭浩科說。但李闖不甘心就這樣放棄全國大賽的機會,在訓練中很拼,后來身體慢慢恢復之后訓練成績很不錯,才加入到了隊員的行列里。整個集訓備賽過程是枯燥的,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能反反復復訓練上千次。比賽的其中一個項目是雙輪異向切割鋸組裝及應用,看似簡單的組裝拆卸,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
傷后的李闖用“坐椅子、爬矮桌”的方式,用雙手參與訓練,一度也被稱為集訓隊的“鐵拐選手”,他抓住了每一天能夠利用的每一秒時間,每天早晨五點開始起床訓練,一直到深夜十二點才收操。相信只有憑借著對消防裝備的無限熱愛,他才能克服身體的傷痛,承受住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回了備賽狀態,搶回了難得的備賽時間。
而本次奪冠背后不僅僅有著李闖自身拼命刻苦訓練和強大心理素質之外,也得益于洛陽支隊和省總隊的高度重視,以及整個集訓隊伍的團結協作。據介紹,集訓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隊長和教練負責教學組訓,并根據隊員狀態調整訓練計劃,備賽隊員隨著不間斷的考核定期淘汰,被淘汰的隊員將會化身“挑刺”的陪練,幫助選手提高訓練成績。在集訓備賽過程中,由于集訓隊沒有比賽同型號登高平臺消防車,李闖只能一遍遍的看圖紙和教學視頻。為此整個團隊教練想了很多辦法,并且舉全省之力調來了7臺其他型號登高車用于日常訓練。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訓練效果,“十一”期間,集訓隊組織隊員遠赴徐州重工進行訓練,因為這里有比賽用的登高平臺消防車,也有更多專家和工程師可以講解車輛故障等內容。那時候的李闖一到廠區就鉆進了車間里,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不停的問、不停的學、不停的練,生怕浪費一點時間。從徐州回來之后,集訓隊還把廠家技術人員邀請回來跟隨訓練,以便幫助李闖他們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
所以本次奪冠,對于集訓隊來說,驚喜之余,又在情理之中。“從集訓隊成立之初,我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大目標,那就是代表河南站上全國比武大賽的舞臺,亮劍南京。”大隊長管晨齊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結果也是對集訓隊員137個日日夜夜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最好的回報。
出生于1993年的李闖,于2012年加入消防救援隊伍,擔任消防裝備維護員。9年的時間里,從一線普通隊員到奪得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消防裝備維護員項目第一名的李闖,一直秉承著對崗位的敬意,始終不忘肩上的使命,堅持鉆研專業技術,不斷更新理論知識,在本次大賽獲獎前,已出色完成了多起急、難、險、重的任務,多次獲得嘉獎,并多次在各類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談起當初入隊時的情形,李闖眼神依舊堅定,“我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都常年在家務農。在二老樸實的印象里,消防隊員是一個神圣而又光榮的職業,我當時就想去部隊鍛煉鍛煉,感覺那里能學到很多東西,自己也能更自律。”和家人商量過后,19歲的李闖便下定決心入隊,臨行前,李闖的父親告訴他,一定要學會吃苦耐勞。多年來,李闖牢記自己父親的教誨,在工作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
因為在近幾年的工作中,李闖出色完成了多起急、難、險、重的任務,還在幾次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隊友都來向他請教問題。日常工作中出現問題,大家也都會第一時間想起他,李闖總是毫無保留地給大家解答。2017年6月,李闖的隊友用一輛多功能城市主戰消防車執行任務時,A類泡沫突然噴不出來了,大家幾次嘗試都沒有解決,而當時李闖正在休假。戰友們只有通過視頻電話聯系李闖,經過線上指導,很快解決了故障題,順利完成了任務。“其實就是閥門開度的問題,很容易解決,但是對于普通隊員,他們不了解設備的構造就會完全無從下手。”李闖說,他在這時候意識到,應該讓更多的隊員了解自己用的設備,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他們能第一時間解決,不會因為設備問題延誤救援時機。于是,除了隊友們的咨詢,通過平時交班,或者其他零碎時間,李闖開始主動幫助大家熟悉設備。今年,李闖還開設了集體學習課,定時給大家分享設備的工作原理及維護。“不存在‘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裝備對于我們日常工作很重要,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學會如何維護,這樣我們能以最快的速度執行任務。”李闖說,以后有機會了會更加系統地給大家一個設備一個設備地分享。
獲得了很多榮譽的李闖,并沒有因為這些而驕傲,多次的參加比賽,反而令他更加的明白掌握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的重要性。“不論已經取得了什么榮譽,還是要干好本職工作。”李闖說。從2018年開始,李闖幾乎每年都會參加一次技能大賽,通過賽前集訓及比賽過程,讓他收獲了很多。每次比賽的集訓都讓李闖對裝備有了更深的了解,因為很多比賽項目都是第一次出現,沒有經驗和模板可循,李闖和隊友只能自己一點點摸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對他來說既是挑戰,也是進步。除了技術上的提升,對于李闖的心理素質也是很好的鍛煉。“第一次去比賽的時候我很緊張,因為比賽和訓練還是不一樣,會有很多突發的情況出現。”李闖說,隨著比賽次數的增加,他的心態越來越平穩。“比賽時只要發揮出訓練時的水平就行,我是去展示自己的技術,同時也是向別人學習的過程。”李闖說。
而通過比賽,會讓李闖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很多更新更復雜的裝備他還不了解,有時候遇到問題不能很快地判斷出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等。“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知識有太多的不足,所以還是要堅持學習。”李闖說。下一步李闖準備向領導申請,到消防車改造的廠家去學習下設計和改裝原理,平時也會利用休息時間通過看視頻、看書等方式堅持專業技術學習,不斷更新理論知識,掌握更多技術。(王行也)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