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連云港:以港興市新路徑

2022-10-13 12:42:38 作者:金祖發 潘彥羽

攝圖網_501758303_連云港海港碼頭運輸物流(企業商用).jpg


連云港海港碼頭運輸物流


近年來,連云港依托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的區位優勢,堅持陸海統籌,強化以港興市,推進陸海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陸海通道戰略樞紐,謀劃后發先至的戰略圖景,走出了陸海統籌、以港興市的新路徑。


連云港,古稱“海州”。因面向連島、背倚云臺山、又因連云港港口而得名。連云港,位于江蘇省東北部,黃海之濱,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的重要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全國十大海港之一,為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國際貿易樞紐港。


攝圖網_501757726_連云港連島景區海濱(企業商用).jpg


連云港海濱


南融長三角,北接渤海灣,向東與日韓隔海相望,向西通過新亞歐大陸橋與中亞、歐洲相連,連云港處于溝通東西、交匯陸海的樞紐節點上,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多個港口有著密切的通航關系和貿易往來。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連云港地理區位優越。


東方橋頭堡


2015年,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放在六大經濟走廊之首,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江蘇連云港確定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節點城市。


由此,連云港雙向開放的功能進一步放大。自1992年12月1日新亞歐大陸橋首列國際集裝箱列車從連云港發出以來,連云港就被譽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是中西部乃至中亞地區最近的出海口。因此,連云港一直把港口建設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連云港港區.jpg


連云港港區


美麗的連云港港.jpg


美麗的連云港港


去年12月,國務院批復的《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擘畫了沿海發展新藍圖,要求連云港市打造江蘇沿海發展北部通道,建設陸海聯動區。連云港創新模式,在海洋科技創新、產業高端發展、濱海風貌塑造、沿海生態保護、綜合交通提升、更高水平開放等六個方面重點開展攻堅行動,推動落實國家關于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要求,取得亮眼的成績。


陸海聯動促發展


作為銜接海陸的國際樞紐節點,連云港綜合功能日益完善,“一體兩翼”組合大港加速成型:30萬噸級航道通達連云港區、徐圩港區,贛榆港區10萬噸級航道一期建成,灌河港區5萬噸級航道加快推進,著力打造服務新亞歐大陸橋的集裝箱干線港、長三角港口群北翼強港。


下半年,連云港將全力推進40萬噸礦石泊位、智能化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和第二座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成徐圩港區30萬噸級航道和贛榆港區10萬噸級散貨泊位等重點工程,為“自貿區港航發展中心、大型智能化集裝箱中心、國際糧食中轉中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和液體散貨運輸中心”五大中心“十四五”藍圖落地打下基礎。


建設陸海聯運通道。據了解,連云港港口集裝箱航線達83條,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港口,連云港海港、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物流金三角”加快聯動發展。2021年貨物吞吐量2.77億噸,集裝箱運量503萬標箱,躋身“十四五”首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創新陸海運輸模式。中哈物流基地承載輻射能力不斷增強,連云港上合物流園專用鐵路開通運營, 自2015年以來,連云港中歐班列開行已突破4500列,總量位居江蘇第一。連云港還與中西部地區共建共用中歐班列國際陸海聯運集結中心,先后推出同一集裝箱“海—鐵—空”聯運、“內陸—中亞—東南亞—中亞”循環利用等運輸模式,“車船直取”零等待模式獲國務院推廣。


雙向開放新突破


按照《規劃》,連云港將重點建設陸海聯動區。連云港依托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深入推進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加快打造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攝圖網_501777828_江蘇連云港城市風光(企業商用).jpg


連云港城市風光


近五年來,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常態化開行6條精品線路,從中亞五國逐步拓展到土耳其、德國、俄羅斯等國家,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過3500列,覆蓋了104個國際貨運站點。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獲批國家級示范物流園。


重山風力廠區.jpg


重山風力廠區


此外,連云港加快建設交通樞紐功能區、產業聯動合作功能區、商務服務功能區,基本建立收益共享、建設管理、科技合作、環境管理等合作機制,與中西部共建共享自貿試驗區,與中西部和中亞等地合作建成多個“無水港”、共建共享出海口,全面創新東中西合作機制,增強服務中西部地區的糧食中轉基地功能、汽車進出口集散能力、集裝箱中轉功能,打造成為推進東中西區域間資源優化配置的新引擎。


經略海洋新生活


近年來,連云港突出經略海洋,優化海濱城市功能,優化提升海洋的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的新興產業,為現代化注入強勁的“藍色增量”。


加快發展臨港產業。連云港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重點培育石化、生物醫藥等10條優勢產業鏈。建設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總投資677億元、國內單流程大規模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上半年投料開車;聚力打造千億級“中華藥港”,恒瑞、康緣、天晴、豪森等企業創新能力在行業持續領跑,累計獲批上市一類新藥16個,占全省45.7%。


加快發展物流業。連云港以港口物流為主導,加快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東西雙向跨境物流大通道,獲批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歐班列過境運量全國領先。


加快發展海洋經濟。2021年連云港市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8.12%,占比居全省之首。


在綠色生態方面,連云港建立了生態保護修復陸海統籌和區域聯動機制,“河長+流域長制”獲國家河長辦推廣,“灣長制”經驗全省推行,幾近絕跡的四鰓鱸魚、消失十幾年的偽虎鯨重新出現,陸海統籌發展的“生態綠+海洋藍”壯美畫卷持續展現。


連云港緊扣陸海聯動區的發展定位,堅持陸海統籌、聯動發展,協同推進陸海資源更高水平配置、陸海經濟布局更高層次優化,著力共建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東中西產業合作基地、對外開放重要合作門戶,使當地群眾過上高品質的海濱城市新生活。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