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白菜 叫醒老院子的姑娘

2018-05-11 4:28:09

文/睿子
供圖/白菜
責編/劉霞

2012年的春天,從未去過大理的白菜突然夢見了一個大理的院子,三合院的樣式,里面種著花花草草,非常美。

這個未來數日在腦海里反復出現的院子,促成了白菜的第一次大理之行。

走進大理的每一條街巷,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任城墻引領,靜靜穿行其間,看五顏六色的扎染,還有轉角處寫著大大“廚”字的甜品店——這里提供片刻安寧。
圖由《中國周刊》記者 楊劍坤 攝

時間和記憶就是幻象

那時候的白菜,住在浙江,自由職業,做出口貿易。因為有兩個非常穩定的客戶,所以這份工作很自由,但11年下來,單調的模式和節奏,早已令她心生疲倦。

到大理兩日,白菜便真的在離古城不遠的洱海邊,找到了夢中的小院:蔥郁的果樹,小小的菜園,還有一個帶噴泉的小魚池,清晨可以坐在院子里看書,黃昏可以去洱海邊散步。

按白菜最初的計劃,是帶著筆記本,一邊工作一邊在這里小住一個月。然而,這個歸期,被一推再推,從春天,一直到了秋天。

這幾個月,她每天用兩個小時處理工作,其他的時間,讀書、觀云、看海、做飯、練瑜伽……后來,還手做布包,去著名的人民路擺攤兒……

走進大理的每一條街巷,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任城墻引領,靜靜穿行其間,看五顏六色的扎染,還有轉角處寫著大大“廚”字的甜品店——這里提供片刻安寧。
圖由《中國周刊》記者 楊劍坤 攝

“一回憶起這段時光,我就成了話癆,常常覺得時間和記憶就是幻象。”哪止于話癆,這些美好而瑣碎的白菜往事,讓我們這樣一個被采訪者一個采訪者都仿佛墜入了遙遠又很不真實的時光隧道,“那時候的大理和人民路很不一樣,每一個擺攤的人都極為講究,極為認真地設計制作自己的貨品,如果誰的貨是批發來的,而不是原創,那將是一件很羞辱的事情;那時候的人民路,就像自己家的院子,擺攤的同時,有人縫衣服、看書、摘菜,有人彈琴,唱歌,喝酒……”

有一天白菜幫一個朋友找狗,七拐八拐中,突然被一所老房子鎖住了視線:門前的石板路上長滿了好看的青苔,老式的門梁,進得門來,有人坐在院子里篩谷子,院子方方正正。“當時就覺得很喜歡,也沒想著要干什么,一聊,房主也愿意租,價格也合適,所以當天就簽了5年合同。”就這樣,房子租下來沒幾天,白菜就在父母的反復催促下,回了一趟寧波。
沒過多久,她又回到了大理,這一次回來,她最大的客戶破產了,白菜是用“如釋重負”來形容當時的心情的,因為她特別希望以一個正當的理由來結束以前的工作。又撐了兩個月后,已經覺得這樣的工作和在大理的生活狀態格格不入之后,白菜也和另外一個客戶結束了合作。

然而,閑了一段時間之后,白菜很快就面臨了現實問題,“突然有一種恐慌,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以前的收入是源源不斷的,而那段時間,變得入不敷出,從來也沒有做過別的行業,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就在這時,白菜遇到了一群錢包干癟,理想豐滿的年輕人,他們計劃著開一家青旅,收很低的房費,或者干脆免費,讓每一個來大理的同類,都有房可住有床可睡。最后,5個人東拼西湊了三四萬元,就開始找院子了。“我當時就覺得怎么可能?”然而,這幾個年輕人事事親力親為,自己動手,真的把旅舍給開起來了,雖然也就只能提供一個住宿。這件事,給了白菜很大的鼓舞,“他們雖然看起來很苦,但又特別快樂。在我看來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也實現了。”

于是,2013年1月,白菜在同村租了一棟新建的白族民居,準備也做一家客棧。整個裝修思路是不動大的結構,以軟裝為主。白菜和朋友們自己刷漆,自己做榻榻米、吧臺,每周都去下關的二手市場淘舊貨,從小三輪車,到大三輪車,最后變成小貨車往回拉,每天披星戴月,但非常快樂。“后來我想,大理的人文環境,會給人自信,因為集體意識不會影響你,不會批判你;大理的氣候環境,也會讓人自在自信。因此,你可能在別的城市只是存在于腦袋里的想法,到了大理,便真的認定會實現,”而現實,也正是如此。這家叫“白菜園子”的客棧一開張,便生意興隆。客棧一共7間房子,風格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外婆家的調調,基本以包月的形式短租出去,租客大多是“90后”的年輕人。

自我的找尋與確認

但經營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白菜就發現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狀態——每天生活在一個非常熱鬧的環境中,聊無聊之天兒,每天要用很長時間收拾客房,打理院落,做飯(租客都會找她蹭飯),這樣重復而缺乏創造力的日子讓她又累又倦。有一天,在村子里散步,看著一棟棟正在改建中的房子,白菜猛然意識到,這個有著一流海景又離古城不遠的村莊已經在奔跑著迎接一個更為商業化的時代的到來。也就是在那一刻,她決定轉出這個客棧。而且她也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更喜歡的是賦予一所老房子新的生命,而不是經營一家客棧。

想清楚之后,白菜很快地轉掉了客棧,開始有意識地找老院子。很快,她便在鄰村一個并不是特別起眼的角落,順利租下了一個小小的院落,平房,房子有點破,院子里有一棵情人梅。“當時覺得破也不是什么問題,自信破也可以改出來。”白菜笑言自己的性格天生自帶想當然。于是,在這種信心滿滿熱情滿滿的驅動力下,她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部改造,“我先住了一個多月,很喜歡,然后就很順利地一次性轉租出去了。”

而后來,這也成了一個習慣,每一個改造好的院子,白菜都會自己先試住一小段時間,然后帶著“用戶體驗”進一步地去完善它。抑或者,總結這個院子的遺憾或不足,避免出現在下一個新院子的改造中。

好的宅院,是身心的棲息地。經過改造的老院子,濃縮了白菜的審美,還有不斷更新的生活理念。

緊接著,白菜又把自己來大理租的第一個小院改造完成,很快,也轉了出去。

而這個期間,父母依然對在大理折騰的白菜不放心,反復催她回寧波,白菜的一個朋友也力邀她回寧波幫自己打理生意。
于是,白菜又于2014年年底,回到寧波,坐進了開發區一間寫字樓的辦公桌前。“這那段時間,我簡直度日如年,覺得自己像個機器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全然沒有熱愛和喜歡。加之冬日持續的霧霾天氣,心情就更加低落,身體也各種不舒服。”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有一天,白菜和大理的一個朋友通電話,朋友說:是時候聽從內心的聲音,回大理了。掛了電話之后,白菜一下子就哭了,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于是,向朋友辭行,朋友說:“我知道你有一天是要回去的,因為你每一次提到大理的時候,我都會看到你眼中的光彩,這是平時看不到的光彩。”然后,她又給爸爸打電話,面對每天不開心的女兒,這一次父親也沒再阻攔她。

就這樣,一個星期后,白菜就又站到了大理的藍天白云之下。“現在想想,這半年,也是一次很好的經歷,它讓我徹底明白,我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生活軌跡中了。”

經過這小三年“寧波-大理,父母的期待-自我的追尋,掙扎-確定”中,再回到大理之后的白菜,心徹底定了,也徹底理清了自己。

在自由的天空下

“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對自由產生了新的理解,在大理,自由就是你想做什么你就可以去做,你不想做什么也可以停下來,你的節奏完全可以自己決定。而以前在寧波,總覺得自己像個陀螺,即使你不想轉的時候,也有人會催著你轉。這也許就是大理的包容性吧,這里的一切都是多樣化的,沒有集體意識影響你,批判你,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有邊界。”接著原來的步伐,白菜開始把改造老院子當成了一件穩定的事情去做,兩個月內,就連續找到了三四個老院子,也都先租了下來。這之后,她又找回了那種熱情高漲,有時候會因為一個設計,一個靈感而興奮得睡不著覺的充實與喜悅。

在老院子改造的過程中,白菜和她的小伙伴們為了讓歷史留在老宅的痕跡保存下來,盡量不去破壞原來的結構,只對小部分比較破的地方作了修補。茅草小門并不起眼,一不留意可能會錯過。但推門而入之后,就是一片美妙的天地。

白菜選老院子的標準是:采光好,朝陽,院子里有樹,房子主體結構完整。改造時,她會放一點點自己夢想的東西在里面,然后一遍遍在院子里去感受它的前世今生,慢慢地產生直覺。就像感受一個人,它是活潑的,還是穩重的?它是大家閨秀,還是頑皮孩童?它有哪些可愛的優點?它周圍是怎樣一個環境?

帶著這樣的感受和直覺,白菜在之后的兩年時間,改造了4個院子。

第四個院子,因為有一棵十幾米高的野棗樹,所以就做了一個白菜夢想中的樹屋。在做第五個院子的時候,她嘗試和一個男生搭檔,一個側重設計和軟裝,一個側重施工和品質的把控,“我以前的改造,沒有大的突破,會比較中規中矩,而兩個人合作,更互補,更開放,更有意思。”另外,他們也重新組建了施工團隊,材料全部自己采購,這樣,不但設計上有所突破,施工品質也提升了很多。

好的宅院,是身心的棲息地。經過改造的老院子,濃縮了白菜的審美,還有不斷更新的生活理念。

很明顯,他們搭檔后的第五個、第六個、第七個院子的風格,相較之前,既有延續,又有較大的突破——更大膽、更宜居,更實用。既充分保留了老院子老房子的美感,又將現代的生活方式自然地融入其中。“這其中,我們也帶入了更多關于居住的思考,一方面,要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另一方面,也會想怎樣的生活才是恰如其分。比如,衛生間我們不放在臥室,我希望臥室就是臥室,東西越少便越安靜,越不容易分神。而且生活也不能太方便,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房間的功能都應該清晰。如果衛生間在臥室,你可能會不假思索地便去了衛生間。而如果你要邁出門去,經過院子,讓空間有一個轉換的過程,即便是去衛生間,也會有了一種儀式感,如果是深夜,你還會抬頭收獲滿天的星光燦爛。”

白菜一直強調,他們對于每一個老院子的改造,只到60分,大量的留白是留給未來主人的。他們也不會請專業的設計師,因為她希望這些被重新激活的小院,是一個看不到設計的居住空間,它們應該有家的溫暖溫馨。

簡樸時尚,找一個院子,修建成自己想要的模樣。落至塵埃,何須去隱?親近鄉土,詩意棲居,不過是人性的一種回歸罷了。

翻開白菜的微信日志,你會看到,她是一個愛美食愛甜品愛咖啡,愛天空愛云愛日出日落,愛花愛畫畫愛一切細小的美好,自在至真的姑娘。

其中,她有一篇日志,這樣寫道:未來理想中自己的房間:山腳,獨院,只有兩個房間:自住一間,接待家人朋友一間。自住的空間:落地玻璃配陽光,開放式廚房餐廳工作室客廳,長方形,都在同一間,水泥地面,黑白色系,偶有幾件家具家電是極其跳躍的彩色,東西盡可能地少,整潔通透,像軍事管理區一樣,哈哈哈哈,正對庭院,花草滿院,一顆白櫻花,一墻粉薔薇,再來一片小菜地,在院子放張長木桌,天氣好就在院子做菜,摘新鮮香料,做黑暗料理……

白菜,祝福你,早一天住進這樣的房子和生活里。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