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7:38:17
文/《中國周刊》記者 劉霞
責編/劉霞
最近幾年,東莞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標志的“四新”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突出。作為破解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抓手,“四新”經濟在“世界工廠”土壤中生根成長,在新常態下為東莞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東莞以傳統制造業起家,傳統產業的轉型和突圍,非常需要新思路和新模式,需要跳出過去的思維窠臼,更多地借助新技術的推動。
無論是挑戰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還是專注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東莞正努力摸索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小薄膜大科技
東莞市正新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塑料包裝制品生產企業。主要產品為重包裝膜、收縮膜、透明膜、食品包裝膜等PE薄膜產品。是可口可樂集團、頂新國際集團(康師傅飲料)、百事可樂、益力多、百威啤酒、華興玻璃集團等大型食品飲料、啤酒公司的指定供應商。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就是這樣一家“傳統制造”氣息濃郁的民營企業,卻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那么,它的“新”究竟體現在哪兒?
正新的“新”,正在于技術的“引新”。
近幾年來,熱收縮膜產品以其極佳的視覺效果, 良好的密封、防潮、防污染、防沖擊性能,以及較好的上機、印刷適應性而受到飲料生產廠家的青睞。從2008年開始,正新包裝公司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并投入大量資金改造生產設備,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公司擁有中國最全面的收縮膜檢測實驗室,配備了全套用于研發和檢測熱收縮膜綜合性能的各種專用檢測儀器。
收縮膜系采用高聚物分子鏈拉伸定向原理設計, 以急冷定型的方法成型。其物理原理是:當高聚物處于高彈態時,對其拉伸取向,然后將高聚物驟冷至玻璃化溫度以下,分子取向被凍結,當對物品進行包裝過程中對其加熱時,由于分子熱運動產生應力松弛,分子恢復原來的狀態,產生收縮。該性能使熱收縮膜能夠順利的與各種形狀的飲料瓶貼合在一起,并保持平整無皺。

強大的研發團隊是正新包裝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技術骨干、科技人員超20%,高級職稱科技人員占公司科技人員的5%(其中博士4人),擁有獨立的研發機構及研發實驗室。2017年的研發費用超過800萬元,超過營業收入4%。由于公司對研發的持續重視,公司于2012年被認定為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14年榮獲東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年榮獲東莞市發明金獎,被認定為東莞市創新型培育企業。2016年承擔國家“十三五”重大科研專項“塑料制品的短流程與精細加工技術及應用示范”,負責項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的產業化;2017年成功應用水性油墨于PE熱收縮膜,被省環保廳納入減少VOC排放標樣工程計劃……如今,公司高新產品銷售額占到公司銷售收入的80%以上。
公司還借用“外腦”,與大學科研院所合作,先后與華南理工大學、東莞理工學院、茂名石油化工學院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合作關系,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和儀器設備的優勢對一些課題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充分發揮產學研互動的優勢。
2016年,正新包裝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專家、華南理工大學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瞿金平院士共同研發基于旋轉剪切層流動態分配的多層復合共擠出方法及模具,該技術通過Couetee流原理,利用模具旋轉產生的橫向剪切流場,改變了傳統模具的壓差分配原理,一方面形成良好的界面分層作用,另一方面能使薄膜橫向取向,大幅度提高薄膜橫向性能。

引進創新團隊技術研發的高性能多層薄膜先進吹膜設備,具有結構簡單,分配層數增加容易;旋轉帶來的橫向剪切作用能大幅度增大橫向性能;磨具定型過程所經歷的熱機械歷程大大縮短,能耗降低等優勢。
由于新型模具以及風環的協同作用,利用高性能多層薄膜先進吹膜設備生產的產品不僅產量有很大的提高,其橫向性能也有著優異的表現。正新包裝公司正在開發超高韌性和超高挺度的全新熱收縮膜,有希望將熱收縮膜進一步減薄至30μm甚至更薄。
該技術目前屬于國際領先水平,基于技術優勢,該技術可應用于全回收地膜、PVA阻隔膜、大橫向收縮率的高強熱收縮膜等高性能薄膜的生產。目前正新包裝公司已成功將該技術應用在地膜生產中,可大幅度提升地膜拉伸性能,尤其是橫向拉伸性能,從而達到地膜使用半年后能夠全回收的效果。目前已經在新疆農墾科學院協助下,完成新設備新工藝生產地膜的小試,其結果達到了接近100%全回收的良好效果,并已經安排2018年在南北疆就棉花種植進行4千畝中試,該技術的推廣使用將解決農業生產中地膜殘留污染嚴重的現狀,對農業實現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意義。

在正新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鎮榮看來,自主創新能夠得以實現的最重要支撐點在于技術創新。無論是對引進技術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加以改造、利用,還是完全從零開始自主研發,一旦離開技術創新,都會成為水中撈月、紙上談兵,脫離了實現的可能性。
黃鎮榮認為,只有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生產出與現存市場上產品有差異,并且更切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企業才能夠在未來市場的占領上搶得先機,為以后能夠引領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狗帶上的“中國智造”
近年來互聯網對產業的影響正在凸顯,互聯網主體已經逐漸滲透到企業和全產業鏈條、全生命周期,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

在東莞,不少制造型企業借助互聯網優勢進行創新發展,積極向產業互聯網挺進,傳統制造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已成為東莞新舊動能轉換的源泉。
寵物牽引繩、寵物項圈、寵物背帶,這些看似含金量不高的寵物用品,卻讓多尼斯這家制造企業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創立于2003年的多尼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東莞東城,原本是一家為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一線品牌做代工的寵物用品制造商。盡管當時多尼斯的產品在全球占有率已經排名第二,但該公司最可貴之處便是較早有意識利用互聯網技術轉型。
2008年多尼斯開始創建自主品牌。最初它是通過將塑料樹脂和金屬合金等原材料加工成產品所需織物、帶扣和金屬部件,通過將尼龍線編織成項圈,印染圖案,然后將合金加工成帶扣,最終縫制和組裝成產品。
傳統的寵物項圈大多功能單一,形式以捆綁式為主,既不美觀也不舒適。將傳統產品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多尼斯用了近10年時間。
2012年,多尼斯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航天華拓科技有限公司、歐洲電信運營商泰立諾集團(Telenor)聯手合作開發,將智能技術融入傳統寵物項圈。
2017年,多尼斯歷時4年多研發測試的寵物智能項圈正式投放市場,并在2017年11月舉辦的亞洲(上海)寵物展上,預售量就突破10000臺。
多尼斯推出的性能出眾的智能安全項圈,為寵物的安全而生。它不僅實現了全尺碼覆蓋,適合所有狗狗舒適配戴,而且還擁有業界領先的精準定位、電子圍欄、語音逗狗、LED彩燈、在線交友、計步排名、IP65深度防水等諸多有趣功能。在定位準確性方面,同時使用GPS、WiFi和無線通訊網絡(LBS),三管齊下,確保準確定位。且所有功能均可以通過在手機下載多尼斯 APP 進行操控。

插上科技的翅膀后,小小寵物帶不再是簡單的一款產品,開創的是一個引領國際寵物用品行業并與國際龍頭抗衡的新時代。以此為基礎,多尼斯將其智能產品擴展至狗籠、喂養器、飲水機以及寵物玩具等等。2018年4月,多尼斯推出高檔寵物香波,正式涉足寵物洗護市場。
多尼斯計劃先期從寵物用品的智能化入手,建立智能項圈市場領導地位,再逐步拓展至其它日常用品,以形成寵物智能用品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并將充分深挖多尼斯APP的平臺價值,擇機開發APP電信增值服務、移動電商平臺、打造寵物社區服務以及移動支付、平臺交友和以寵物為主題的各種游戲等超值體驗。多尼斯預計至2021年形成“寵物智能生態圈”的產品體系,為全球寵物家庭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務。
多尼斯的產品銷往世界69個國家和地區,全球代理商超過300家,美國是其最大市場。在2017年和2016年,美國收入占公司總收入分別為42.9%和49.8%。美國是世界上寵物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約有65%的美國家庭擁有寵物,這為多尼斯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主要寵物零售商PetCo、PetSmart 和大眾商品銷售商Walmart、Target及IKEA等都是其客戶。
中國寵物市場起步雖晚,但高速成長的腳步卻不容忽視。目前,多尼斯的國內市場銷售額約占其總銷售額的30%。經濟高速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是推動中國寵物市場成長的動力。未來,多尼斯將會在國內市場提早布局開發智能產品, 以順應智能養寵與寵物物聯網大趨勢。
多尼斯獲得的良好市場表現,引起全球最激烈市場——納斯達克的關注,并主動邀請其赴納斯達克上市。2017年12月20日,多尼斯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打開了進入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的大門,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資金優勢,同時也提高了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轉型是陣痛也是飛躍

在全球化競爭中,如何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促進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協調發展是實現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關鍵,也是我國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必由之路。
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企業轉型不是從線下銷售轉移到線上銷售。互聯網對傳統企業造成的沖擊,絕不僅僅是渠道轉移這一環,它是根本性的、是觀念性的以及系統性的,從產品創新、技術迭代、傳播模式、人才結構、資本募集乃至組織體系,無一不面臨再造與重塑。所以,企業轉型遭遇的是生態型的危機,轉型也應該是生態型的轉型。”
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東莞經歷了轉型陣痛,卻也完成了轉向創新驅動的飛躍。東莞從2014年提出“機器換人”到2015年實施“東莞制造2025”再到2016年“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和2017年明確“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態鏈條”,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東莞不斷出臺“智造”轉型升級版政策,其視野也趨于多元化和國際化。

東莞的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摒棄落后的思想和商業模式,向傳統優勢產業植入創新基因,企業才能煥發新的生機。
如今,科技創新對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帶動作用愈發凸顯。在新技術的支撐下, 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漸成東莞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據東莞市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兩個行業的增加值占到了近9成的增加值,達到89.47%。
傳統制造產業搭上“黑科技”,給“智造”提供了新的打開方式。新技術給傳統制造業帶來的新改變,正在擦亮東莞轉型升級的底色。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