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民族院校創新與發展的"廣西模式"

2018-08-16 12:34:42

策劃/《中國周刊》編輯部
支持機構/廣西民族大學
責編/劉霞

一個山坡是一處風景,一座樓閣是一段歷史,一處緩梯是一個象征,一灣湖水是一縷相思,一落窗、一棵樹、一朵花、一片葉都在抒寫著獨特的歷史和個性。

“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創辦于1952年的廣西民族大學,立足邊疆,面向東南亞,66年傳道、授業、解惑,

給出了一個個驕傲的答案,創下廣西乃至全國高校的“十個大學之最”。?


相思湖是廣西民族大學的象征,承載著民大濃厚的歷史、人文和情感元素。相思湖畔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湖畔的樹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
中國各民族最團結和諧的大學之一

廣西民族大學各少數民族學生占50%多,涵蓋了壯、漢、瑤、苗、回、蒙古等53個民族,還有國外47個民族的留學生,各族師生員工互幫互助、和諧相處,是民族團結的大家庭,學校先后4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2016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第五批共60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廣西民族大學博物館名列其中,是廣西高校唯一入選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廣西民族大學始終把民族團結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首位,堅持把民族團結教育與立德樹人、與建設高水平民族大學相統一,將人才培養與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服務國家戰略相結合,在少數民族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廣西民族大學建校之初就開設相關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目前“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作為全校學生必修課,通過一些典型案例和生動有趣的教學把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講“活”。另外,學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比如“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月”“非遺講堂”等,增強民族團結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學校還積極整合優勢資源開展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12月1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準學校建立“廣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和“廣西民族團結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廣西民族大學是南寧市著名的“花園式單位”和風景名勝區。
中國九大最美校園之一

廣西民族大學,校園環境幽美靜謐,建筑風格古樸典雅,人文氛圍深厚濃郁,具有鮮明的壯鄉民族特色和東南亞異域風情。入選《環球人文地理》中國九所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大學之一。

猶如一條碧綠的絲帶飄揚在校園中心的相思湖和九個“坡”無疑是廣西民族大學亮麗的地理標識。相思湖因謝覺哉同志來校調研后留下的“學習好兼勞動好,還從湖畔覓相思”一詩得名,承載著廣西民族大學深厚的歷史、人文、感情元素,更是廣西民族大學的代名詞。相思湖入選全國十大最美校園湖泊。

相思湖畔的美麗景致無處不在,有古樸典雅的大禮堂(中國著名建筑史學家、建筑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梁思成設計)、精巧絕倫的風雨橋(侗族傳承人楊孝軍設計)、恬靜秀美的攬月亭、東南亞風情濃郁的基地樓、亞熱帶原始植物林、蜿蜒起伏的小山坡、柔藤環繞常青的長廊……

一首《數坡歌》至今流傳:“一坡、二坡花開多;三坡、四坡學風卓;五坡和六坡,休息鍛煉都不錯;七坡雨林,八坡市場;九坡新加坡,我們同走過。”各坡功能分區,風景獨特,共同構建了學校的美景和文化內涵。

學校更名紀念柱、相思風雨橋、東南亞語種外語角、覺哉亭等校園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廣西高校中特色最鮮明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堅持面向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辦學宗旨,利用得天獨厚沿海沿邊和瀕臨東南亞的區位優勢,發展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東南亞語言文學等學科,突出民族學和東盟學兩大特色學科群,在民族干部培養、東盟小語種教學等方面獨樹一幟,形成了“民族性、區域性、國際性”三性合一的辦學特色。

學校對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政策,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壯語)、民族學兩個本科專業和民族預科生實行學費全免政策。學校以兩個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為平臺,建立了以民族歷史、民族政治、民族區域經濟、民族法律、民族語言(壯語、瑤語)、民族文學、民族地區管理、民族體育、民族教育、民族藝術等為特色和優勢的民族學學科群,在壯學研究、瑤族研究和跨境民族比較研究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學校先后創辦了國際教育學院、東盟學院、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中英學院等4個涉外型學院,實施“3+1”“2+2”跨國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外語口語、聽力、翻譯等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工作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青睞。

學校充分發揮民族研究特色和東盟研究優勢,依托民族研究中心、中國-中盟研究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代一路研究院等平臺,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落實校地、校企合作協議,推動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科技成果推廣,提升社會服務的主動性、戰略性和實效性,為廣西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提供智力支持。

2018年4月11日越南駐南寧總領事到廣西民大訪問,學校黨委書記卞成林會見。2018年6月21日,老撾國立大學代表團來訪,與校長謝尚果簽訂協議。
廣西高校國際化辦學最突出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的東南亞小語種教學、留學生教育、漢語國際推廣、東盟研究等在區內外和東南亞地區享有盛名,每年派出上千名學生到東盟各國留學,每年有1000多名東盟各國的留學生在廣西民大學習。

2015年10月15日,廣西民族大學授予柬埔寨首相洪森文學名譽博士學位在北京飯店舉行,這是廣西高校授予外國政府首腦名譽博士學位的首例,拓展了學校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擴大了廣西民族大學辦學的國際化進程。

2017年1月9日,廣西民族大學授予柬埔寨首相夫人、柬埔寨紅十字會主席文拉妮·洪森親王文學名譽博士學位在柬埔寨金邊四臂灣大會堂舉行,推動了中柬高等教育的合作與發展及中華文化的傳播。

《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估報告》發布2017~2018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專業排行,廣西民族大學泰語專業、柬埔寨語專業獲評五星級專業,全國排名第一;越南語專業、老撾語專業、緬甸語專業、印尼語專業均獲評為四星級專業,全國排名第二。

廣西民大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博士學科授權點,導師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開展實驗。
中國地方民族院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最多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擁有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四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2013年,學校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外國語言文學、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3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014年開始招收首屆博士研究生,2017年6月首屆博士研究生順利畢業,標志著廣西民族大學在高層次人才培養、構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上邁向了新的臺階。

2018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2017年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廣西民族大學新增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實現了理工學科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零突破,是目前中國民族院校當中唯一擁有理工科類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大學。

最新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顯示,廣西民族大學參評的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全部在B-及以上等級,其中民族學進入B檔,中國語言文學進入B-檔,外國語言文學進入B-檔。

最新公布的廣西一流學科名單中,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3個學科全部入圍,每年獲資助不少于900萬元,連續資助4年,將進一步整體提升學校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的綜合競爭力。

廣西民大優秀校友——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
廣西培養少數民族干部最多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建校以來,累計為國家特別是民族地區輸送了25萬多名民族干部和專業人才,他們以扎實的專業基礎、務實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良好品格,在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艱苦創業,贏得社會各界的好評。

有的扎根基層、造福一方,如中文系75級校友、都安高中原校長莫振高,他游說企業、單位、個體老板捐資助學,用得來的3000多萬元善款,資助了近2萬名貧困生,幫助他們圓了大學夢,他的事跡感人至深,榮獲了“2015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有的懷揣夢想,成為創業典型,如物電學院95級校友、現任深圳市神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韋海貴,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開展新能源開發,在事業成就之時不忘回饋母校,向學校捐贈一批太陽能光伏實驗設備和兩條生產實驗流線,供學生實踐學習太陽能光伏技術知識。

有的專于科研,十年如一日,如物理系80級校友、現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盧紅,他完成了我國首個地球物理野外臺站空間物理(宇宙線)站觀測環境指標、觀測設施指標、觀測系統技術指標三大標準體系的制定。

還有一大批畢業生曾任或現任廣西各地、特別是艱苦落后貧困地區的市、縣、鄉鎮領導干部,還有很多勤勤懇懇在基層工作的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和優秀教師等。廣西民族大學培養的畢業生以“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留得住”的特點,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普遍認可。

“相思湖作家群文庫”揭牌瞬間。
廣西著名作家最云集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把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新思維放在重要地位,對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實施了“大寫作”品牌實踐和“讀研寫演”審美體驗工程,提升各民族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了楊克、容本鎮、黃堃、楊長勛、嚴風華等一大批優秀作家、詩人和學者,吸引了東西、凡一平、黃佩華等著名作家,形成了令人矚目的“相思湖作家群”。

2006年,廣西民族大學設立了文學影視創作中心。十多年來,文學影視創作中心堅持以文學創作為抓手,不斷探索和研究文學創作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進創意寫作教育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文學創作人才培養開新花,結碩果,造就了學校文學筑夢、文以化人的生機畫面。文學影視創作中心已形成“相思湖全區大學生現場作文大賽”“八桂學者文學創作崗”及“名家名刊名編走進民大”系列講座等精品活動項目。

近幾年來先后推出了《后悔錄》《順口溜》《老槍》《公務員》《殺牛坪》《上嶺村的謀殺》《篡改的命》等20多部小說、劇本等作品。“相思湖作家群”創作實力被國內外同行和廣大讀者認可,作家們已成為“文化強桂”的主力軍。

2008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到廣西民族大學視察。
廣西高校國家領導人關懷和外國政要來訪最多的大學

1958年,毛澤東主席在南寧人民公園接見廣西民大師生代表。1990年11月,江澤民總書記來學校視察時,稱贊說:“這里的環境很美,是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2006年1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越南時,親切接見了廣西民族大學在越南講學、留學的師生代表。2010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學校視察,勉勵師生要倍加敏于求學、學有所成、鍛煉成才,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來廣西民大視察調研。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期間,召開基層群眾代表座談會時親切接見廣西民族大學謝國富同學,總書記說:“我與民大很有緣,當年的情景歷歷在目,民大學子朝氣蓬勃,蓄勢待發。”

朱德、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帕巴拉·格烈郎杰、陳毅、阿沛·阿旺晉美、賽福鼎、司馬義·艾買提、尉健行、周鐵農、李鐵映、李兆焯、陳至立、羅豪才、司馬義·鐵力瓦爾地、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學校視察。

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首相洪森,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副總理范加謙,泰王國詩琳通公主,老撾總理波松,緬甸副總統賽茂康等東盟國家政要都曾來校參觀訪問,凸顯了廣西民大的特殊地位。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展示。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是廣西辦得最好的學報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創刊于1978 年,是“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2003年)、中國“百強報刊”(2013、2015、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2012年),教育部名欄、名刊建設工程入選期刊(2004、2006年)、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學報以“弘揚創新精神,提升學術品位”為宗旨,凝聚“開放、堅持、服務、平等、創新”等辦刊文化,使學報生發了良好的學術美譽度及社會影響力。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在1995年全面改版,大力刊發民族學人類學專業文章。到2004年,形成“封面學者+主打欄目”版式風格,吸引、匯集了海內外一流人類學學者,使“人類學研究”欄目成為中國以及國際人類學界同仁進行學術交流、展示學術成果的平臺,成為世界人類學研究的信息中心之一。“人類學研究”欄目因多年來在推動民族學人類學等學科發展方面的引領與典范作用,于2004年成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首批入選者。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在2017年又進行了全新改版,突出人類學理論與方法欄目,加強人類學分支學科欄目設置,其他欄目體現了人類學學科的發散性以及民族地區的研究特色。整個刊物已形成人類學學科研究的大格局。

龔永輝教授申報的《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少數民族視域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廣西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最高的大學之一

廣西民族大學始終堅持把科學研究作為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和重大影響力的重要工作來抓,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以重大重點項目為抓手,以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為載體,深入推進產學研融合,深入開展科研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2014年,以周建新教授為首席專家申報的《中國邊疆地區的邊民離散與回歸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實現了學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零的突破。

2016年,以韋樹關教授為首席專家申報的《南方少數民族類漢字及其文獻保護與傳承研究》再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標志著學校人文社科領域研究能力又一次極大提升。

2017年,以李富強教授為首席專家申報的《中國-東南亞銅鼓數字化記錄與研究》和以龔永輝教授為首席專家申報的《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少數民族視域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近三年來,學校獲得省部級及以上人文社科類科研項目202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人文社科類科研成果獎55項。

歷年來,全區共有10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立項,廣西民族大學占4項,居廣西首位。

廣西民族大學的“十個大學之最”,無疑已形成為我國民族教育創新與發展的“廣西模式”,成為民族院校建設發展的典型代表。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