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詩意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百年背后堅挺的詩意生活追求

2019-05-15 6:02:39

王一木 文/圖

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爆發至今100周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重溫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加深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認識。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對五四精神時代價值的研究,深入揭示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的意義和要求。要結合五四運動以來100年的歷史,深入研究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意義,把研究五四精神同研究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統一起來,同研究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統一起來,使之成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

五四運動百年。結合五四運動以來100年的中國歷史,不難發現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著重大意義。

毛澤東明確提出:“我們共產黨人,多年以來,不但為中國的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而奮斗,而且為中國的文化革命而奮斗;一切這些的目的,在于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

而建設一個我們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的目的,也正是黨的初心所系、民心所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黨,如一個人一樣,最寶貴的是歷盡滄桑,還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五四精神和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共產黨葆有的初心始終相吻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份初心貫穿共產黨和我們民族的近代奮斗史,所有奮斗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人民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是要過上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有詩意的美好生活。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鄉村無不“舊貌換新顏”,城鄉差距在一步步縮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富裕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正在一步步接近,神州大地春潮涌動,生機勃勃,處處詩意盎然。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意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唐詩宋詞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抓手。

在改革開放40年的物質生活大繁榮后,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中國詩詞大會》 電視節目在中國火了,我們青年人重新愛上詩詞了,開始追求似乎忽略已久的精神層面的詩意生活了;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中國夢在世界引起關注了,這是場史詩級的中國夢想。“江山如此多嬌”孕育出中國人詩的靈氣,“禮儀之邦”培育出中國人詩的魂魄,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詩性領悟人生、領悟世界、領悟大自然的民族。詩意中國,是千百年來中國詩詞背后堅挺的詩意生活追求的全面體現。

詩意中國的千年文化詩詞底色

 

詩歌在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存在,它是中國人血液里面流淌的基因。

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文本之一,正是詩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這首 《擊壤歌》 是遠古刀耕火種時代,中國先民謳歌美好生活的歌謠,用極口語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了生動的田園生活圖景,自然中見淳美,樸拙中見太平,詩意盎然。這首歌謠的意義,可能并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可它卻為中華民族4000多年的生活無意間劃定了一個調調:詩意中國。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边@是2000多年后東晉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與 《擊壤歌》 一脈相承。世外桃源的意義,不在于它建構了與現實社會隔絕的安樂生活圖景,而在于這種生活圖景顯示的理想性和終極性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中國人生生不息的追尋。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笨鬃釉谥腥A文化中的地位為什么如此崇高?其他不論,孔子有兩大貢獻特別值得一提:一個貢獻是“孔顏樂處”。 《論語·雍也》 有載,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孔子對學生顏回苦而不改其樂的態度贊賞有加,稱之一個“賢”字。那么所樂何事?后人解釋是“樂道”,并由此產生了宋明理學這樣一個中國哲學流派,從而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上千年,成為儒家人格理想與道德境界的重要命題和知識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所以不管所樂何事,孔子賦予了中國人追求精神樂趣的詩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孔子的另一個貢獻,是他編了 《詩經》 。 《詩經》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周代中國人生活的一面鏡子,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500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 的作者絕大多數無法考證,傳說為尹吉甫采集,但可以肯定的是周代的中國大地是充滿詩意的美麗國度?!拔粑彝?,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薄爸艺撸^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 在先秦時期稱為 《詩》,也稱 《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 《詩經》,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 《詩經》 宗旨為“無邪”,并用 《詩經》育人,以詩言志,以詩怡情,以詩會友,以詩教化民眾,培育人的道德情操和語言能力,形成了中國獨特的“詩教”傳統。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中國人幾乎沒有不受《詩經》 熏陶的,從此詩成為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底色,詩性潛移默化成為一種民族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被后人稱為“詩魂”。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屈原是楚國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變法,提倡“美政”,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 (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創作的 《楚辭》 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 《詩經》 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5月有一個節日是屬于他的,那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把一個如此重要的節日慷慨賦予一位詩人,充分地說明了屈原愛國主義的魅力、《離騷》 的魅力,也充分說明詩歌在我們祖先心靈里的重要地位。

愛國主義是詩的靈魂、詩的傳統、詩的稟賦。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成為中國的詩魂。雖然他走向汨羅江的身影是如此孤單、絕望,但他身后泛起的漣漪歷經2000多年仍未平靜。愛國主義從來就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中國人的詩性傳統,扣人心弦。雖然系粽子的五色繩早已褪色,龍舟競渡的喧囂也漸行漸遠,但詩人行吟澤畔的形象千載而下依然如此清晰,如一副凄美的中國畫,還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從此,中國的詩歌籠罩著圣潔的光芒。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保ㄕ马伲?焚書坑儒的秦始皇開天辟地創立帝制、統一六國、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以及筑長城等等,無論他如何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但他終究缺乏詩意,不能給人民一個美好的愿景,所以他的王朝是短命的,人們只記得他的殘暴和虐民。相反地,無論“大老粗”劉邦、項羽如何胸無點墨,但他們身后都留有詩歌成就千古絕唱?!傲Π紊劫鈿馍w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這首 《垓下歌》 是在進行必死戰斗前夕所作的絕命詩,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大丈夫豪氣,又蘊含著好男兒的滿腔深情;既流露出罕見的英雄自信,又沉淀著普通人無可奈何的沉重嘆息。短短的四句,竟能表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和復雜的感情,真可說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奇跡。難怪1400多年后宋代李清照還在慨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詩中有中國人的氣節,引發無數中國人內心的震撼與共鳴,領教詩的魅力!

項羽昔日的戰友和日后的對手劉邦,則意氣風發、激揚文字 《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整首詩僅由三句構成,這在中國詩歌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三句詩每一句都代表一個廣大的不同的場域與心境,真可謂惜墨如金,高度凝練又意境開闊,令人蕩氣回腸。

第一句“大風起兮云飛揚”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絕的詩句,沒有直接描寫戰場上是如何驚心動魄的,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的烏云來暗喻戰爭殘酷性。

第二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只一個“威”字就直抒了劉邦威風凜凜、所向披靡的豪邁氣概,這樣氣派的榮歸故里,何等榮耀!

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憂患。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一代雄主若沒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又豈能讓“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劉邦筆下求賢若渴的帝王形象躍然紙上。由此可見,劉邦的 《大風歌》 自然天成,毫無雕琢之感,一代雄主非凡卓絕的人格魅力表達得淋漓盡致,詩成泣鬼神。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何所見,憂思獨傷心?!保ㄈ罴傲暳暬\中鳥,舉翮觸四隅。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保ㄗ笏迹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保ㄌ諟Y明) 魏晉六朝時期詩人獨特的行為方式成就了一段絢麗的“魏晉風度”。

魏晉風度,是一種真正的名士風范。所謂“真名士自風流”。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賢、王謝世家、桃源陶令等,都是這個時期了不得的文學現象、了不得的詩歌大家、了不得的真名士。正始才俊何晏、王弼,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雋秀王衍、樂廣,江左領袖王導、謝安,彭澤令陶淵明,等等,莫不是清峻通脫,一派“煙云水氣”而又“風流自賞”,幾追仙姿,為后世景仰。

陶淵明還是中國第一個田園詩人、古今隱秘詩人之宗。魏晉風度作為當時的士族意識形態的一種人格表現,成為當時的審美理想。風流名士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晉朝廷屢以吏部尚書官職請王羲之出山,但屢屢遭拒。筆者想,正因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勝,遠詠莊老”“以清淡為經濟”,才造就了王羲之 《蘭亭序》 的傳奇。樹欲靜而風不止。喜歡打鐵的嵇康最終沒有做到獨善其身,三千太學生的請愿也挽不回司馬昭殺人之心,臨死前一曲千古絕唱讓人嘆惋不已:《廣陵散》 從此絕矣!魏晉風度的本質是中國詩性人格的超然與脫俗。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保ㄍ蹙S)“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薄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保谠?唐詩是中國文學的高峰之一。唐帝國推行科舉制度,以詩賦取士,直接促進了詩歌創作的繁榮。從至尊帝王到落泊文人,從達官貴人到引車賣漿之徒,無不以能詩為榮。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都是詩人,不僅自己寫,還鼓勵人寫,而且提拔能詩者,為詩歌普及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崩畎着c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膾炙人口?!疤熳雍魜聿簧洗?,自稱臣是酒中仙?!薄鞍材艽菝颊垩聶噘F,使我不得開心顏?!崩畎椎脑娞N含的是唐詩精神,一種詩人風骨?!扒逍骡组_府,俊逸鮑參軍?!保ǘ鸥Γ肮艁砦恼掠心鼙家輾狻⒙柛吒?,清人心神、驚人魂魄。我聞當今有李白?!保ㄈ稳A)“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保ò拙右祝?好的時代需要好詩,需要好詩人。唐詩的頂峰無疑是李白,他靠天才的想象,把莊子的飄逸和屈原的瑰麗融而為一。有統計言,唐代詩歌流傳于后世的詩近5萬首。詩的繁榮造就了大批偉大詩人,如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詩怪李賀等,無論哪一個都是一座文學的高峰。杜甫、白居易是現實主義流派的代表詩人,李白、李賀是浪漫主義流派的代表詩人,他們成就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清人孫洙輯選的 《唐詩三百首》 秉承了 《詩經》 的傳統,以“溫柔敦厚”的詩教為大歸,遴選了符合中庸之道,有助于正風俗,明人倫,且符合唐詩精神的詩歌301首,三百年來,可謂家喻戶曉、光輝照人?!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中國人對唐詩的熱愛歷久彌新、愛不釋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保ㄌK軾)“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保溃┧卧~是中國又一座文學高峰。

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即長短句,便于歌唱,故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宋詞是文學閬苑里的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成一代文學之盛。宋詞代表人物主要有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李清照等?!度卧~》共收錄詞作近兩萬首,可見當時創作之盛。唐詩宋詞,并列對舉,各極其美,各臻其盛。

元曲與宋詞,其實都是“曲子詞”,不過宋以“詞”為名,元則以“曲”為名,本質原是一個;所不同者,元曲趨向“散文化”,鋪敘成分加重,將宋之雅詞體變為俗典體,俗語俚諺,大量運用。從漢語詩文學格律美的發展上講,元曲并沒有超越宋詞的高度與精度。對詞的欣賞,首先要從格律美的角度去領略。眾多詞調的格律,千變萬化,一字不能隨意增減,不能錯用四聲平仄,因為它是歌唱文學,按譜制詞,所以叫做“填詞”。格律的規定十分嚴格,詞人第一就要精于審音辨字,遣詞選字的運籌非常講究,見真功夫。由字音、樂律的精微配合關系所產生的詩詞韻律美,正是中國詩詞的一大特色。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保徸哉洌把谬S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板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保ㄗT嗣同)唐宋以降,詩歌開始式微,元明兩代成就不高,清代出現了一次復興局面,雖然不能與唐宋比肩,但其實力和精神也不容小覷,特別是詩人承接愛國主義傳統所表現出來的憂國憂民的民族意識,令人印象深刻?!扒屣L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保ㄐ祢E) 清代前半場歷時140余年的“文字獄”,嚴重限制了詩人的想象力,造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所以清詩擬古主義和形式主義盛行,但仍不乏反映社會矛盾、暴露現實黑暗的作品,現實主義傳統在一些具有進步思想和民族意識的詩人中仍有繼承和發展。如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三人是清初的思想家,主要成就雖不在詩歌,但他們的詩都洋溢著愛國的熱情,感情充沛、沉痛,氣勢豪壯。鄭板橋是個很有個性的詩人,不肯擬古而自成一家,多揭露官吏貪酷、抒寫民生疾苦及磊落胸懷之作,詩風純樸。乾隆時期影響最大的詩人當推袁枚,給詩壇吹進清新空氣,獨樹一幟。宣揚性情至上,表現出封建社會末期個性解放再次蘇醒。晚清代表人物有魏源、黃遵憲、龔自珍,維新派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以及革命志士章太炎、秋瑾、鄒容、陳天華等,無論哪一個詩人的詩都是錚錚作響,與他們的英名一樣永遠垂示后人。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保ㄌK東坡)“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辛棄疾) 對于理想的篤信、對于家國的思念,對人生信念的篤定,中國古詩詞里面俯拾皆是,這些與生俱來的素養,亦成為炎黃子孫的精神信條,塑造了我們中國人的民族性。閑暇時光,偶然翻閱詩詞,歲月的嫻靜雅致,從一字一句中暈染開來,眉角處的淡然,那是華麗的衣衫包裝不起來的氣質。我們應該習慣于在詩詞中汲取力量,詩詞可以內化為一個充盈的自我、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五四精神燭照的中國新詩文化盛宴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五四運動是我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至今仍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五四運動中,中國詩壇也發生了質的變革,出現了以白話為載體,以弘揚“德先生”“賽先生”為旗幟的新興詩歌運動。它吹響了那狂飆突進的新文化運動號角,喚醒了那潛藏于人們內心深處的自由的性靈,開創了中國詩歌發展的一個新的時代,也使詩意中國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中國新詩是在唐詩宋詞的根脈基礎上,受到白話文和外國詩歌的啟發,承載五四精神而開創出來的文化盛宴。劉半農說:“白話詩是‘古已有之’,最明顯的如唐朝的王焚志、寒山和拾得所做的詩,都是地道地的白話?!毙略婋m然從古典詩歌浴火重生的,又受到外國詩歌的影響,但我們讀之感覺不到有多重的“西味”,更多的是唐詩宋詞的味道,新詩的民族性并沒有暗淡下來。所以重溫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充滿詩意的歲月,我們會發現,五四新文化運動是改變中國人思維方式的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它直接導致了中國新詩的噴薄而出,大放異彩。

1916年,陳獨秀以 《新青年》 為陣地,積極發動了“文學革命”。這場革命的主將是陳獨秀,急先鋒便是留美學生胡適。陳、胡兩人初不相識,但不謀而合,都在思考中國文學的改革問題,因此一經書信來往,便成了好友。10月1日,《新青年》 發表了胡適給陳獨秀的信。胡適在這封信中提出了文學改革的8條意見。陳獨秀雖然表示贊同,但覺得這些主張立意不高,態度不夠堅決。因此他在給胡適的回信中表示:“文學改革為吾國目前切要之事,此非戲言,更非空言”,盼他切實作一改良文學論文,寄登 《新青年》。胡適接信后,對8條意見略加修改和闡述,命題為 《文學改良芻議》 寄給陳獨秀,陳獨秀旋即把它發表在 《新青年》 上。胡適從此便成為全國文學改革的著名人物?!拔膶W革命”因此引發了著名的新文化運動。1917年,胡適學成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在蔡元培、陳獨秀、胡適等人的影響下,一場大規模的學生運動正在醞釀之中。1917年2月,《新青年》 2卷6號刊出胡適的白話詩詞8首,這是新文化運動中出現的第一批白話新詩,標志著中國詩歌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五四新詩撒播性靈的種子,奏響時代的歌聲。新詩是在新文化運動中發生的,是在啟蒙救亡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這個大背景中應運而生的。新詩走出了書齋,走出小我而面向現實,將表現心靈與同啟蒙救亡統一起來,喚醒了那潛藏于人們內心深處的自由的性靈。中國第一本用白話寫的詩集就是胡適的 《嘗試集》(1920),而最早從思想藝術上顯示一種嶄新面貌,并奠定中國新詩地位的詩集,則是郭沫若的 《女神》(1921)。1921年7月創造社在日本東京成立,先后加入該社的詩人有郭沫若,成仿吾、穆木天、鄧均吾、王獨清等人,其中最具影響的是郭沫若,他從1919年9月開始在上海 《時事新報》 副刊發表詩作,1921年8月出版《女神》,以磅礴的氣勢、浪漫的色彩、創造的精神,在中國詩壇上如“一支異軍突起”(朱自清語)。郭沫若詩集 《女神》 是五四時代呼喚的自由“女神”,那種“天狗”式的絕唱,“鳳凰涅槃”似的再生,“爐中煤”燃燒般的感情……一個個形象感人的博大隱喻,凸現著思想解放和“人的覺醒”的狂飆突進的“五四”時代精神。創造社詩人的詩個性鮮明,如成仿吾的哀婉,鄧均吾的清醇,穆木天的朦朧,王獨清的頹廢等,但他們走的大抵是郭沫若開創的浪漫主義路子。1926年4月6日,徐志摩在北京 《晨報》 編了11期 《詩鐫》,1928年 《新月》 創刊,以后又出版 《詩刊》。在這幾個刊物上發表詩歌的,有聞一多、孫大雨,陳夢家,邵洵美,林徽因等,他們共同的藝術主張就是要試驗建立無固定格律的現代格律詩,即新詩,用新詩表達自己民主與科學、新社會與新生活和救亡圖存的主張。聞一多1925年留美回國,看到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和民不聊生的景象,產生了對現狀的強烈不滿和渴望改變舊中國的激情:“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f不定是突然著了魔,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徐志摩的 《再別康橋》 創造了人類自由性靈所依戀的“康橋世界”。朱湘的 《采蓮曲》 中用花香伴著衣香,漿聲和著歌聲,構成一幅平和、寧靜、安詳的圖畫,創造出一種閃光欲滴的奇麗境界,一個令人向往的“不諳世事”和“與世無爭”的采蓮女的美好生活。詩歌是詩人最真摯、最原始、最沖動的感情的抒發。五四新詩表現性情,追求靈氣,是身逢變革之世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給予我們崇高的精神啟迪!

五四新詩雖然表現形式是新的、西方的,表達的內容也是新的、自由的,但它的詩理依然是傳統的,詩意依然是中國的。胡適、劉半農、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新詩倡導者們在打破了舊詩的囿制后,在西方文學的影響下,還將新詩和中國傳統詩學理論基點“契合”起來,提出新的詩論。戴望舒的前期代表作 《雨巷》,將法國早期象征派詩人魏爾倫追求語言的音樂性、意象的朦朧性與我國晚唐的婉約詞風相融合,使“中國舊詩風”發生了現代意義的“創造性轉化”。葉圣陶稱 《雨巷》“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五四新詩以現代的方式承接了中國傳統中的憂患意識,再寫屈原、杜甫沒有完成的詩。詩人臧克家曾說“新詩舊詩我都愛”,展示了反思之后臻于完善的詩學觀。

新詩表現的是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情感方式,所以相對來說它跟學生比較容易貼近,那種健康的,體現心靈美、語言美的新詩,對學生心靈的啟迪作用、感悟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別的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而且五四運動后的中國詩歌流派很多,異彩紛呈。代表詩歌流派詩人有:湖畔派的馮雪峰、汪靜之等;新月派的徐志摩、聞一多、林徽因等;象征派的馮乃超、胡也頻等;現代派的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徐遲等;七月派的牛漢、艾青、胡風等;政治抒情詩派的郭小川、賀敬之、田間、李瑛、李季等;朦朧詩派的舒婷、顧城等。這些詩人是詩意中國百花園中的奇珍異卉,爭奇斗妍,暗香浮動,中國大地因為他們從來就不缺詩的美好。

共產黨人雄奇開闊獨領風騷的詩意情懷

要了解一個民族的面貌和靈魂,單單了解這個民族物質生活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了解對這個民族性格特質產生影響的文化和文學名著。

要了解現代中華民族為什么能夠從百年屈辱中站起來,首先要了解中國共產黨,而真正了解中國共產黨,重要的一點要了解共產黨人的詩人情懷。

中國共產黨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又是先進文化的創造者,毛澤東就是這樣的杰出代表。眾所周知,一代偉人毛澤東,不僅富有革命家的豪情、政治家的睿智、軍事家的謀略、戰略家的眼光,而且還富有詩人的壯麗情懷,是獨領風騷的偉大詩人。

1961年,毛澤東同志在廬山。

毛澤東一共寫了多少首詩呢?1996年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了一本 《毛澤東詩詞集》 ,收錄67首,他生前發表39首,未發表的有28首。這個版本的作品是經過嚴格認定的。其實,毛澤東究竟寫了多少首詩并不重要,他根本就不是靠作品數量取勝的。毛澤東的詩詞作品并非每一首都是精品,但他的作品精品的確很多,如 《西江月·秋收起義》 《沁園春·長沙》 《西江月·井岡山》 《采桑子·重陽》 《憶秦娥·婁山關》 《清貧樂·六盤山》 《七律·長征》 《沁園春·雪》 《浪淘沙·北戴河》 《卜算子·詠梅》 等藝術成就極高,廣為流傳,膾炙人口。毛澤東發表的第一首詩詞是在國外,早在1937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倫敦維克多·戈蘭茨公司出版了 《紅星照耀中國》,首次向西方世界披露了毛澤東的 《七律·長征》。1938年該書被翻譯成中文,取名 《西行漫記》。所以 《七律·長征》 是第一首公開發表的毛澤東詩詞,而且是先在英國發表,而后才在國內發表的作品。但毛澤東詩詞真正風靡一時、轟動全國的事情,則發生在重慶談判期間。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在重慶期間他看望柳亞子,柳亞子向他索詩。10月7日,毛澤東抄錄了1936年2月所作的 《沁園春·長沙》 一詞贈予柳亞子。柳亞子看后很震撼,推崇備至,擊節嘆賞,心緒久久難以平靜,于是精心構思,寫了 《次韻和毛主席吟雪之作》 。柳亞子將兩詞拿到 《新華日報》 要求發表,編輯部因有相關規定,不敢發表毛澤東的作品,只同意發表柳亞子的和作。柳亞子的和作傳播開后,山城讀者自然想讀毛澤東的原作。其實,新華日報社內已在悄悄傳誦 《沁園春·雪》,盡管沒有公開發表,這首詞還是以各種方式在一定的范圍內流傳。時任 《新民報晚刊》 “西方夜譚”欄目編輯的吳祖光,得到這首輾轉抄錄的詞,讀后覺得中間雖有遺漏,然其氣勢雄渾豪邁、空前絕后。他原以為是蘇東坡、辛棄疾所作,但找遍蘇辛詞作,也沒有尋到蛛絲馬跡。后來吳祖光才知道是毛澤東所作,他感慨道:“只有這一個人才能寫出這一首詞?!?1月14日,他將這首詞在 《新民報晚刊》發表,題為 《毛詞·沁園春》,并在詞后加按語曰:“毛潤之先生能詩詞,似鮮為人知。客有抄得其 《沁園春·雪》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并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

據毛自稱,則游戲之作,殊不足為青年法,尤不足為外人道也。此詞一經發表,整個山城為之一震,人們無不為之所描繪的美好前景、所透露出來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所傾倒,一時洛陽紙貴。蔣介石也不得不召集大批文人,試圖能夠寫出超越此詞的作品,以此來安撫民心,但最終草草收場,只能作罷。這個故事充分印證了中國詩詞和毛澤東偉人人格的魅力和影響力。

那個時代,毛澤東用筆桿子做武器,贏得了一場場的勝仗!柳亞子說:“推翻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泵珴蓶|詩詞雖然是古典的,但體現的是共產黨人嶄新的世界觀。正是在這種詩詞精神的感召下,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紛紛投奔延安,投向共產黨。曾有外國人評論他是“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泵珴蓶|鐘愛唐詩宋詞,尤喜“三李”,即李白、李賀、李商隱的詩作。有人曾經作過統計,毛澤東藏書中留有閱讀印記的,包括圈畫和批注,涉及1180首詩、378首詞、12首曲,詩詞曲賦總計1590首,429位詩人。這一數字顯然是不完全的統計結果,但他對唐詩宋詞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

毛澤東深知古典詩詞所蘊含的獨特魅力,他在充分汲取中國古典詩詞養分的同時,又創造性地融入了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詩詞創作風格。毛澤東曾經說:“詞有婉約、豪放兩派,應當兼讀。我的興趣偏于豪放,不廢婉約。”毛澤東詩詞豪邁奔放,充滿了一股英雄主義氣概,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薄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薄吧礁呗愤h坑深,大軍縱橫馳奔。”“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钡鹊?,充滿奇特的想象力,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他對氣魄雄偉的詩風和詩歌“境生于象外”的寫作手法運用自如,特別是唐詩宋詞豪放派的意象,在他的詩詞創作中總是信手拈來,尋章摘句,宛若天成。毛澤東詩詞的一大特色,是形象的大寫意與大精微。他用精微的形象創造來完成大寫意,又以大寫意的氣貫長虹來灌注創造的細節末梢??梢哉f,毛澤東詩詞所具有的宏闊氣象,部分要歸功于他擅于在大寫意中捕捉纖毫與精微。比如“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個“霜天”,把萬類世象寫得逼透纖毫、神采奕奕。他是從大意象中開始構思,卻又從一個個精微的小處落墨,點點滴滴,匠心獨運,達到了意蘊深厚廣博、妙趣豐盈雅漾的藝術境界。

1959年,毛澤東主席暢游湘江之后,訪問橘子洲農家,同兒童逗樂。

長征是世所罕見的人類苦難,但它因為毛澤東詩詞而充滿無盡的魅力。這可以從毛澤東長征前后所作的詩詞中,獲得更加沉實、瑰麗的答案。從長征前夕創作的 《清平樂·會昌》 (1934年7月) 開始,兩年之間,毛澤東在長征路上寫下了《憶秦娥·婁山關》 (1935年2月) 《十六字令 (三首)》 (1934-1935) 《七律·長征》 (1935年10月) 《念奴嬌·昆侖》 (1935年10月) 《清平樂·六盤山(1935年10月《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1935年10月等多首詩詞,讀這些詩詞就是讀波瀾壯闊的長征史。有學者認為,《沁園春·雪》 是毛澤東“一生當中成就最高的文學作品”。但在筆者看來,毛澤東的長征詩詞都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是一個完整的組章。 《沁園春·雪》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邁自信,正是 《憶秦娥·婁山關》 中千古名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呼應。這種氣勢恢弘、磅礴豪邁,上天入地、雄視古今的英雄氣,使苦難的長征充滿了激情和信念。

毛澤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從內容上講毛澤東詩詞主要展現了共產黨人以下幾種赤子情懷:一是愛祖國。毛澤東對歷史上愛國的仁人志士常抱有特殊的情感。屈原和賈誼是毛澤東在其詩詞中經常提到的兩個歷史人物,真正偉大的詩篇必定是愛國主義的結晶。毛澤東在青年時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難的遠大志向,“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既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終極思考,又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邁擔當。這與 《沁園春·雪》 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精神氣象何其相似,讀來令人心潮澎湃。二是愛社會主義。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13位創黨人之一,這13位創黨黨員中只有他和董必武兩人完成了革命到底的使命,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其他人有的犧牲、有的脫黨、有的叛黨,令人唏噓不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他一生的信仰。他在新中國成立后創作的40多首詩詞中,幾乎篇篇傾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謳歌、期許和欣慰?!笆捝镲L今又是,換了人間?!薄吧衽畱獰o恙,當驚世界殊。”就是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歌頌。三是愛人民。

“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六億神州盡舜堯?!薄盀橛袪奚鄩阎荆医倘赵聯Q新天?!币匀嗣駷橹行?,是毛澤東詩詞的核心理念。他講得最震撼的一句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講得最樸實的一句話:“為人民服務!”他講得最動情的一句話:“人民萬歲!”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 向全世界宣告,中國血吸蟲病重點流行區域之一的江西省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病。毛澤東激動不已,徹夜難眠,感慨和欣喜之際,欣然命筆,寫下了的不朽詩篇—?《送瘟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币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拳拳愛民之情躍然紙上。四是愛河山?!敖饺绱硕鄫伞薄疤け榍嗌饺宋蠢稀保珴蓶|一生對祖國大好河山都充滿深情,對敵人“寸土不讓”。詠山的詩詞,有“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薄皶峭飧叻?,顛連直接東溟。”“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薄拔鍘X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山的深沉,山的堅韌,山的博大,與他的詩詞渾然一體。寫河的,有“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薄扒Ю锉?、萬里雪飄?!薄按蠛由舷?、頓失滔滔?!薄白孕湃松倌?,會當水擊三千里?!彼偸墙鑼ψ鎳鴫邀惿胶拥纳钋榫鞈伲瑏硎惆l自己“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詩人還有很多,比如周恩來、朱德、陳毅、葉劍英、董必武、惲代英、夏明翰等,他們都是共產黨人中能文能武的領袖人物。陳毅是杰出詩人,1936年9月,因叛徒告密,率部在贛南地區進行游擊戰爭的陳毅的住地—梅山齋坑被敵人包圍。陳毅和特委人員果斷地晝伏草叢,夜里轉移,在梅山范圍內與敵人周旋。一連20多天,游擊隊絲毫不敢動煙火,也沒有糧食可吃,只能嚼野果、野菜充饑,部隊陷入絕境,大家都做好了為革命犧牲的準備。舊病復發的陳毅默吟出“絕筆詩”:“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這就是著名的 《梅嶺三章》。葉劍英的詩也寫得好,毛澤東稱他“善七律”,他那首 《看方志敏同志手書有感》:“血染東南半壁紅,忍將奇跡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葉楓。”一氣呵成,愛憎分明,功力可見一斑。還有革命先驅夏明翰那首《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蓖ㄋ滓锥?,信仰何其堅貞,感動和激勵了多少共產黨人!

中國夢:最富中國詩意的偉大理想

2012年1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 《復興之路》 展覽時,豪情滿懷地提出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概念,引起舉世關注和高度贊揚。習近平指出,實現民族復興是最偉大的中國夢。在回顧中華民族的昨天展示今天、宣示明天時,習近平恰切地引用了前人的三句詩即“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薄伴L風破浪會有時”來作說明。這看似信手拈來的三句詩,把詩情畫意引入了偉大的中國夢。而這三句詩中有兩句是毛澤東的,喻示著要把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有一句是詩仙李白的,宣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李白的這句詩正可以承載豐厚的文化內涵。這可以說“中國夢”是新時代最富詩意的偉大夢想,使全體中華兒女的心緊緊地凝結在一起。

新華社圖

中國夢是一個史詩級的強國夢。習近平是富有詩人情懷的新時代領袖,他繼承了中國詩人的愛國主義傳統。他1990年7月15日讀 《人民呼喚焦裕祿》 時有感而作的那首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感動了中國人:“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上闋“追思”,是詩人習近平對焦裕祿的評價;下闋明志,以抒情為主,描述了焦裕祿精神對詩人的影響,表達執政為民、造福百姓的理想和宏愿。全詞表達了詩人對焦裕祿由衷的崇敬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與大地山川、人民群眾相依為命的高尚情操,以及他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赤子情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上富有深情和詩意的表白,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目標追求,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深深地打動和溫暖了13億中國人的心。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勾畫了中國夢的真實圖景和光明的未來,催人奮進,讓中國的前景充滿希望。

4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睓z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他指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里的“十個更”,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最善于規劃奮斗目標的政黨,規劃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而且說到做到,每個規劃都能夠提前完成,譜寫了一個個壯麗的詩篇,創造了許許多多中國奇跡。這是其他國家任何政黨都望塵莫及的,也是世界各國政黨或智庫普遍關注并熱衷研究的一個課題。

中國人在神州大地不斷創造人類奇跡、譜寫壯麗詩篇: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2018年超過90萬億元,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14年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并且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200多種重要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還有中國速度:40年高速增長,袁隆平水稻,中國高鐵,中國超算:“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中國特區:深圳、上海浦東,中國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等,中國深海探測: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中國航空航天:空間站、神舟飛船、長征火箭、探月工程嫦娥系列等,中國大飛機:C919、運20、AG600等,中國空間測控:FAST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互聯網商: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中國春運:37億人次大遷移,等等,特別是精準扶貧,中國讓8億人口擺脫貧困,這是對世界最偉大的歷史性貢獻,這是最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偉大成就之一。有國際著名學者在試圖破解中國奇跡的成功密碼時,發現了另一個堪稱“奇跡”的現象,那就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轉型之際,社會也保持了長期總體穩定。

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曾提出“現代化孕育穩定,現代化過程同時引發非穩定”理論。但西方學者大多可能不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民族性,正是中國人充滿詩意的文化根脈。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習近平總書記用詩意的語言對我國的新農村建設指明了方向。綠水青山,鄉愁綿長,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麗中國”構想。他強調,新農村建設要注意生態環境保護,注意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堅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村鎮。黨的十九大以來,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只有鄉村振興了,中國夢才能成真,而生態宜居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建設美麗鄉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基礎,是對農村改革發展任務的凝練概括,也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對于轉變農村發展方式,保護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我國目前還有40%以上的人口常住在農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茲事體大;同時,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建設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好底色。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國正在逐步形成“一村一規、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各顯其美的美麗格局,讓美麗鄉村能真正記得住鄉愁,記得住傳統文化的根脈。試想,若干年后,神州大地到處都是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村鎮,到處都是濃濃的鄉愁,到處是安居樂業、老少無欺、民風淳樸的畫卷,這不正是陶淵明理想的世外桃源嗎。我想,這樣一個山清水秀、生態宜居、充滿詩意的中國已在悄然抵達,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如雨后春筍粲然而至。

“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绷暯酱碇袊岢龅倪@個構想同樣充滿想象力和詩意。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震撼世界的偉大成就。中國發展當然離不開世界,中國領袖有博大胸襟,站在全人類發展的高度,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說,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詩意理想。歷經苦難的中國人民十分珍惜和平,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會是威脅、是和平不會是動蕩、是進步而不會是倒退。為落實“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習近平還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并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讓中國改革發展造福人類,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中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了我國憲法和聯合國決議,并得到世界眾多國家關注和認同,成為國際共識;“一帶一路”倡議打開了人類的筑夢空間,獲得越來越多的國家贊許、支持和積極參與,美美與共。

中國夢,是和平夢、強國夢,也是世界夢。人民亟需中國詩意,讓中國詩意浸潤世界。


王一木:1972年生,江西蓮花人,著名散文詩作家、中國哲學碩士、法學博士,江西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散文創作委員會委員,江西省散文學會會員,在《詩刊》《星星詩刊》《中國詩歌》《散文詩世界》《散文詩》等刊物發表散文詩200余章。江西省首屆十佳編輯,獲得中國政府出版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國家級榮譽近30次。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計劃”。著有《多元文化語境中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研究》《儒家生命哲學研究》等專著。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