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 16:11:16 來源: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訊(統籌:秦前松、供稿:海華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內外的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是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于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對于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繁榮,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面對雙循環新格局,我國亟需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律師事務所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怎樣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實現律師事務所的轉型,是我國律師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如何在雙循環戰略背景下發揮好上海律師的作用?律所如何順應雙循環發展要求提升自身的建設?2021年5月28號下午,上海市律師協會律師事務所規范與發展委員會“雙循環背景下律師事務所的戰略發展”研討會在富士康大廈12層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舉行。
研討會由上海律協律師事務所規范與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馮加慶律師主持,長寧區政協副主席、長寧區司法局局長張謝定,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副書記武進,上海律協律所規范與發展委員會主任吳堅律師,上海市中聯律師事務所管委會成員沈榮華律師,海華永泰全國管理協調委員會負責人歐陽群律師紛紛結合自身的從業背景及經驗,為新時代下的中國律師業新生態指明方向。
進入后疫情時代,法律服務業態作為經濟鏈中的一環,如何跟國家整體的經濟政治做好銜接?對此,長寧區政協副主席、長寧區司法局局長張謝定認為有必要進行理性思考。圍繞“司法行政眼中的律師事務所雙循環發展”的主題,張謝定對于律師事務所提出了四點要求和展望。
1.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律所要審時度勢。國家經濟發展格局是在復雜的世界環境中提出的戰略思考,作為法律人,律師必須對此有認識的認識。
2.對標雙循環新格局,律所要蓄勢待發。雙循環的新格局要求律所在整個產業鏈、經濟鏈中做到主體擔當。一是要更注重律所數字化轉型,二是要更加重視對科技企業的服務,三是更加注重對涉外律師的培養。
3.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律所要順勢而為。從黨的十九大開始,國家已陸續制定了多個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結合海華永泰近幾年的分所布局,張謝定對海華永泰的“順勢而為”給予了高度認可。
4.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律所要逆勢增長。在全球經濟萎縮的情況下,律所可以更多地關注企業破產清算、勞務糾紛等業務。
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副書記武進以育人角度觀研律師事務所雙循環發展,她指出,不論是在怎樣的背景和環境下,律所發展的核心問題一直都是人才,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始終跟律所站在同一戰線,那就是培養出更多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新的發展格局下,律師人才培養面臨怎樣的要求和挑戰?如何深化校所聯合,讓律所和律師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更多助力?武進通過分享律師學院的教學模式,提出“法律+行業”的趨勢特點,并強調高校、律所、行業之間的協同協作需要長期堅持和探索。未來,律師學院將依托律師培訓的功能,與律協、律所共建資源共享平臺,深層次地實現律師的深度參與,也期待能夠獲得海華永泰的鼎力支持。
如何發揮上海律師在雙循環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對于這個議題,上海律協律師事務所規范與發展委員會主任吳堅給出了獨到見解。從改革開放早期到當下的新時代新格局,我國發展經歷了從強調“走出去”外循環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變革,吳堅律師認為這是隨著中國國力進一步提升后的必然結果。他以上海與西安兩地的法律服務資源分布情況為例,并指出上海是內外循環的連接點,西安則是內循環的轉接點,兩地相呼應便形成了雙循環格局。
吳堅律師表示,面對新格局,上海律師有著天然的機會。上海律師在內循環中具有領先地位,同時又擁有更多的外循環經驗,上海律師可以帶動西部律師參與到中國經濟的內循環之中。
雙循環背景下,中國律師能夠做什么、該做什么、要做什么?為迎接挑戰,已經有律所開始了再造!上海市中聯律師事務所管委會成員沈榮華律師分享了中聯所成立的前世今生,總分所成員均孵化于中世律所聯盟,聯盟內的多年伙伴合二為一便是在審時度勢下做出的決定。據沈榮華律師介紹,中聯所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全新的全國性品牌律師事務所,利用中聯在上海的市場優勢地位,以及聯盟成員所在各自地域內的行業影響力,以聯盟為背景建設“全國一流綜合大所”。
如何建設國際化一流律師事務所?對此,海華永泰全國管理協調委員會負責人歐陽群律師結合海華永泰的中長期目標分享了海華永泰的做法。將律所發展戰略調整為“深耕國內市場,適時布局國際”,通過激發個體潛力、釋放協同效應來促進律所內部管理升級。同時進一步細分專業,創新業務模式,通過系統培養青年律師打造行業專家。未來,海華永泰將更重視數據分析,嘗試法律科技的更多可能,為律所、律師賦能。
雙循環背景下律師行業有什么發展機會?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陳峰律師表示,法律服務行業一直服務于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在大格局下,法律服務行業、律師行業一定要服務大局、跟緊形勢,這樣發展才能取得更快更好更優質的發展。
陳峰律師指出,伴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一體化等區域化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疫情下物流產業鏈的發展以及高水平對外開放引發的一系列涉外投資、貿易機遇,都對法律服務提出了更高更強的需求。
抓住雙循環的機遇,上海律師正積極做好人才儲備,蓄勢待發、順勢而為。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