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潮起鄉村:“蝶變”吳王廟

2022-04-19 11:22:48

圖片1.png


近年來,湖北洪湖市烏林鎮吳王廟村結合村情,堅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推進民生福祉不斷改善,精心繪制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新景象,先后榮獲“中國楹聯文化村”、“湖北省十大美麗鄉村”、“湖北省示范兒童之家”、“全省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工作先進行政村”、“荊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近日,洪湖市委組織部下發《關于開展向吳王廟村學習的通知》,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對照標桿、學習標桿、看齊標桿”的意識,深入開展向吳王廟村學習活動,比學趕超、建功立業,為實現“兩爭”“三市”戰略目標和洪湖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圖片2.png


脫貧出列富起來


洪湖市烏林鎮吳王廟村歷史文化悠久,以東晉所建的古廟——吳王廟而得名。過去的吳王廟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業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植、養殖及務工為主,村集體經濟是負數,村基礎設施落后,水電設施老化。


日前,記者來到吳王廟村海納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只見蔬菜大棚內,生機勃勃,空心菜長勢旺盛。正在與社員一起給大棚通風的合作社負責人徐順階告訴記者,合作社的成員都是本地村民,社員們用自己的土地入股,種植需要的技術、人力、物力都由合作社提供。


實際上,在吳王廟村,像這樣邀請村民入股,以“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已經十分成熟。近年來,吳王廟村堅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先后成立煦童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海納蔬菜專業合作社,鼓勵動員村民流轉土地、入股分紅。通過土地流轉、連片種植、發展特色產業,不僅全村112戶貧困戶321人全部實現脫貧,還清了80萬元的債務,而且村集體每年收入達23萬元,華麗蛻變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在熙童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童剛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流轉村里土地2193畝,發展“四大家魚”帶動村里農戶40余戶,每戶農戶一年可收入2-3萬元。而在海納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順階望著流轉的600畝蔬菜大棚自信地告訴我們,一畝田賺一萬元錢,是很簡單的事情。


圖片3.png


革除陋習樂起來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誠、孝、儉、勤、和”,一走進吳王廟就看到“五字新風”。吳王廟村兩委班子帶領全村村民積極開展治理不良習俗活動:文化廣場和農戶門口隨處可見形象有趣的移風易俗的宣傳標語,除了禁賭、講究公德、尊老愛幼等,還有“紅白喜事用車不得超過10輛,每桌宴席不得高于600元”等內容。


同時,為推動移風易俗,吳王廟村還開展了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將各家是否遵守村規民約作為主要參評條件;結合“送文化文藝下鄉”活動的開展,抨擊鋪張浪費、封建迷信、不贍養老人等不文明、不道德行為,全村形成了村規民約樹新風美好圖景。


此外,該村提倡勤勞節儉美德,培育健康生活方式。開展家風家訓教育,編撰《家訓手冊》,倡導鄰里友善、互幫互助。創辦詩詞楹聯協會,組建腰鼓隊、民間樂器隊等民間文化隊伍,組織老黨員、老教師、老退伍軍人、鄉賢成立了“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調解委員會”等各類村民自治組織,構建了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組織共同參與的治理體系,開展文明村風宣傳,遏制鋪張浪費、炫富攀比、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陋習,賭博風、扯皮風、鬧事風在吳王廟村已經成為過去。


烏林鎮吳王廟村結合村情村貌,以示范帶動、群眾參與的方式,助推鄉風文明建設,形成文明鄉風、良好農風、淳樸民風,為全面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


圖片4.png


鄉村振興美起來


“您認識他嗎?”“怎么不認識啊,就是我家的啊”


臨近中午,吳王廟村黨支部書記余光寶和駐村工作隊隊長陳雪飛一行來到李碧秀奶奶家,80多歲的李碧秀和余生山顫顫巍巍,一雙充滿老繭的手拉住兩人的手久久不愿松開。李奶奶和余爹爹子女常年在外務工,兩老年紀大了,腿腳越來越不便,日常吃飯就成了問題,令她沒想到的是,如今的他們,每天都吃到來自村里老人幸福食堂送來的熱騰騰的飯菜。而這,也是很多村民在過去想都不能想的。


近年來,富裕起來的烏林鎮吳王廟村,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發展產業項目,樹立文明鄉風,建設生態優美農村,活躍農民文化生活,統一規劃了20座小洋樓,高檔的黨群服務中心、高檔且適用的老年兒童幸福之家、老人幸福食堂、文化豐富的文化廣場、人民樂園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通過修廣場、建涼亭,增設健身器材、圖書屋等設施,村里基礎變好了,村民們的素質也隨之提高,自發清掃道路,自覺遵守村規。民風越來越淳樸,村里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


以群眾為中心,想群眾所想,憂群眾所憂,吳王廟村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厚實。如今,村里還定下了“清潔村莊日”,在勞動中,群眾與村干部聯系地越來越緊密。


“廟藏帝氣旺人煙,逐浪江東赤壁旋。碧水一潭沉往事,月堤楊柳喚新船。”這是該村楹聯文化協會成員為吳王廟村書寫的楹聯。近年來,吳王廟村生產生活條件、民生福祉不斷改善,民風越來越淳樸,村里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如今的吳王廟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全村人正在向著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前進。


(洪湖融媒體記者 王智 樊柳依 唐密 彭宵 廖俊恒)


《潮起鄉村》專題策劃:秦前松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