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16:46:12
“雙減”落地后,中山路小學緊扣“雙減”政策,嚴格落實“雙減 ”具體要求,并結合實際,以“雙課”活動為抓手,落實高效課堂,提供多種平臺提升教師素養,惠及中山學子。
“新教師跟蹤課”夯實教育教學主陣地
為了讓新教師快速成長,10月份以來,中山路小學每周進行新上崗老師跟蹤課。教導處精心組織相應年級組跟蹤新教師,同時教導處每周有目的選取新教師進行跟蹤。跟蹤課后,以年級組為單位教研修正,提出改進措施并隔周再次跟蹤直至成熟。“新教師跟蹤課”作為提質增效第一步,夯實了新老師“第一次課”質量,鼓舞督促新上崗老師快速成長,為學生的優質課堂奠定了根基。讓家長”放心,安心”,也為“雙減”下的課堂質量保駕護航。
圖為張萌老師、趙佳老師的跟蹤課
張琪涵老師的數學課,高效練習穿插新授之中,努力通過課堂練習做加法。
李春香老師語文課,課堂拓展字詞,朗讀中教會學生體會文本背后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助力語文學法指導。
韓婕老師的英語課,短語的不同變化與多樣練習,達到高效口語表達。每個孩子都能暢所語言說英語。
“新教師亮相課”,豐富課堂內涵,破解“雙減”難題
對于成熟的新教師,進行“新教師亮相課”。教導處帶領學科教研團隊聽課,議課。
落實“高效課堂”,申雪莎老師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第一,圍繞著學科核心素養制定教學目標。針對古詩教學,從吟誦著手,在吟誦中體會詩歌情感,從而感悟詩歌的“言志”的特點。
第二,追求思維的真實發生。在教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時,引導孩子理解其中的因果關系,并結合生活經驗,體會詩句背后所體現的詩人積極精神。
第三,盡可能借助以往所學,跳一跳摘到桃子。教學中“通過想象,說出詩歌畫面”,引導孩子回憶《小兒垂釣》、《鵝》等詩歌,從而過渡到《登鸛雀樓》。
冉艷老師的數學亮相課也極具風采,減負之下,冉艷老師圍繞數學課堂高效練習發力:
1、通過故事中的情景,體會0+幾等于幾,幾-幾=0的算理。達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目的。深化認知,內化理解。
2、通過課堂上形式多樣的練習達到課堂做加法,課下做減法的“雙減”目標。
3、追求學生思維與生活的聯系,通過5-5=0的數學不同表示與創編習題,使學生達到了不僅會解決問題,更會提出問題、創編問題的思維進階,進而實現“雙減”下課堂的質變。
每次新教師亮相課后,同日即有學科教研組的教研,圍繞“雙減”下課堂的提質增效系列相關問題,大家集思廣益,或出謀劃策,或拋磚引玉,或激烈爭辯……
課后教研中,老師們積極交流,就雙減之下,課堂結構是否發生改變,什么變,什么不變;指出低年級詩詞課如何讓一節課學習變成系列課的方法指導;數學課在雙減之下,新授時間是否發生變化?如何練習更高效等等。老師們積極思辨,達成共識:“課堂上我們要積極主動汲取學科的歷史文化,從文化的高度給學生做滲透。讓學生在課堂中愛上學科文化。“雙減”政策的關鍵在提升課堂效率,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才能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作業負擔。”
破解難題的“新教師亮相課”,在教研中思辨,在反思中改變,在改變中豐富課堂內涵,助力“雙減”提質增效。
雙減落地,新思路,新方向,新起點。中山路小學教育集團多措并舉縱深推進高效課堂,依托教研育團隊,轉變教師育人觀念,向課堂要質量,對學生“在校”做加法。“雙課”活動的持續推進,不僅給老師們搭建了挖掘潛能、快速成長的平臺,更讓孩子們在高效課堂中跑起來、唱起來、笑起來、玩起來,為“雙減”工作提供了切實保障。(呂云濤 郭曉燕)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