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15:11:17 作者:梅淑娥
金秋十月中衛沙坡頭(孟江波 攝)
當前,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二十大對持續深化醫改作出全面部署。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深化醫改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特征和重大原則,準確把握深化醫改所處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新要求,堅持“一個中心”,即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用好“一個抓手”,即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突出“一個重點”,即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不斷將深化醫改向縱深推進。
中衛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楊正權表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以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為載體,構建城市網格化醫療服務新體系。
2023年7月17日,中衛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正權(右四)到中衛市人民醫院對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孟江波 攝)
問:中衛市作為全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城市、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城市,貴市在深化醫改促進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了哪些的工作?
楊正權: 在中衛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中衛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健康寧夏、健康中衛建設,統籌中衛市區域內醫療資源,推動醫療改革逐步深化。
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醫改統一部署,中衛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按照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安排,以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為載體,構建城市網格化醫療服務新體系。
2023年6月8日,中衛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張利(右三)深入基層專題調研全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情況(中衛市衛健委 供圖)
根據中衛市地域特點、服務人口半徑、醫療資源現狀等因素,2022年7月成立了以中衛市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中衛市中醫醫院、中衛市第三人民醫院、中衛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衛市婦幼保健院、中衛市沙坡頭區醫療健康總院為成員單位的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成員單位覆蓋到中衛市沙坡頭區三級綜合醫院、三級中醫醫院、二級醫療衛生機構、醫共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院,為轄區居民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營養、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在集團總院外部,借助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平臺,與區內三甲醫院和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等協作單位,通過專科聯盟、醫學分中心、遠程協作網、優質資源對口支援等方式,發揮在疑難危重癥診療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方面的指導作用。
中衛市堅持“強基層、保基本、建機制”的原則,圍繞“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決,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里解決”,以及因地制宜學習借鑒三明醫改經驗,將深化醫改和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作為民生和民心工程來抓。經過改革探索,中衛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初步實現了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公立醫院得發展和醫療保障可持續的預期目標。
問: 推進醫改工作,中衛市有哪些新舉措?
楊正權:為了建立健全新的管理架構,在實踐中我們以一體化管理為基礎,探索形成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新模式。
中衛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正權(右一)對全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孟江波 攝)
按照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統一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建設指引,明確了功能及目標任務。我們設置了市醫療集團總院“五大中心”各自組織架構,并指導制定工作運行方案。
5月18日,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人力資源管理中心、醫防管理中心、運營管理中心、統計信息中心、物資供給管理中心正式啟動。這標志著中衛市在推進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設方面邁出了實體化運行的關鍵一步,也標志著城市醫療集團總院形成了管理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服務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為了落實一體化管理,集團總院 “五大中心”,以及骨科中心等16個業務中心,落實統一管理。由牽頭醫院負責建成了集團總院辦公區域,實現了集中辦公,提高了實體化運行效率。
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以“五大中心”正式運行為契機,樹立“一盤棋”理念,主動擔當、主動擔責、主動作為,建設既“聯體”又“聯心”的醫聯體,借助醫聯體之“通”破解體制機制之“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是突破口,符合實際的薪酬制度,可以發揮“指揮棒”作用,充分提高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我們制定任務清單,明確路線圖、時間表,一環扣一環,穩扎穩打,快速推進。要真正轉變思想觀念,打破各自為政的壁壘,建立多方協調聯動、綜合施策、深度合作、共同治理的長效機制,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同質化管理新格局。雖然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只要我們上下齊心,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善作善成,一定能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與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問:目前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以及“五大中心”實體化運行情況如何?
楊正權:我們成立了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黨委,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黨委書記由中衛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擔任,黨委副書記由牽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擔任,黨委委員由各成員單位書記或院長擔任。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院長由牽頭醫院院長擔任,副院長由各成員單位負責人組成。
城市醫療集團總院制定了總院章程、黨委會會議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周例會、月例會、專題工作會議等制度,從日常管理、業務流程、人事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推動集團總院與成員單位管理運行接軌。
“五大中心”實體化運行,構建起了診療服務的新格局。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對集團總院各成員單位基本情況進行摸底,建立臺賬。集團總院核定床位2045張,現有職工2404人,核定編制814人,在編人員751人,備案1653人;專業技術人員2239人、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65人;正高職稱81人、副高職稱204人、中級職稱357人,研究生55人。年門診量約126萬人次,住院4.62萬人次,手術1.14萬人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56項。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制定了人才培養、崗前培訓、職稱評審等23項管理制度,完成了集團總院副高級職稱自主評審。制定《中衛市城市醫療集團總院人力資源管理中心運行工作任務分工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和任務清單,加快推進人力資源“八統一”工作進度,確保各項工作同步推進,落實落地。中衛市人民醫院抽調醫療、管理等崗位8名業務骨干,赴自治區人民醫院進行為期兩周學習薪酬制度改革經驗,組建了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專班,集中辦公。目前,已完成序列設置、薪酬標準測算摸底核實工作。制定了《中衛市人民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召開集團總院第8期“衛醫論壇”暨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與運營管理培訓班,邀請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2位專家作專題培訓,培訓人員200余人,爭取形成中衛市薪酬制度改革模式和樣板。
醫防管理中心工作由市人民醫院開設“黃昏門診”、1塊錢“方便門診”,為患者就醫提供了多元化的便捷服務。在中衛市人民醫院設立集團總院公共衛生部,實現公共衛生工作一體化管理。在集團總院成員單位設立5個慢病綜合門診部;在沙坡頭區基層醫療機構設立家庭醫生簽約門診部11個,中醫館9個、中醫閣2個;在轄區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10個,在村衛生室設立公共衛生室141個,織牢織密市、縣、鄉、村四級醫防融合服務體系。
按照自治區衛健委“千名醫師下基層”、市衛健委“百名醫師下基層”對口支援活動要求,集團總院選派76名專業技術人員對口支援海原縣人民醫院等21家基層醫療服務機構。集團總院攜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開展博士專家“組團式”義診活動,受益群眾300余人。利用愛耳日、愛眼日等節日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義診12次,健康知識講座6場次,受益群眾兩萬余人。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抽調360名專業技術人員組建9個醫防融合服務團隊,涵蓋“一老一小”、婦女兒童、慢性病、特殊病種、地方病等篩查、診斷、治療、訪視、干預。開展疑似精神障礙及癲癇篩查776人次、沙坡頭區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村兒童氟斑牙監測726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 7705人、中衛市城鎮農村婦女兩癌篩查29723人。
開展抗震減災應急救援應急演練、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突發事件應急演練、護理工作情景模擬應急演練、防汛高處墜落綜合應急救援演練等,進一步提升了各成員單位應急處置能力。通過組建專科聯盟、柔性引進人才專家團隊等方式,促進了集團總院各成員單位和聯盟單位學科建設和業務能力提升。
運營管理中心按照“統一財務核算、統一預算管理、統一成本管理、統一資產管理、統一醫保管理、統一績效管理”原則,制定完善了運營管理中心制度、職責、流程85項。運營管理中心2023年度工作任務清楚,周安排、月督導。中心對集團總院各成員單位資產負債及收支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制定了集團總院“扭虧為盈化解債務”實施方案和集團總院2023年預算草案,嚴格按照預算項目、科目、金額執行。對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成本測算,力爭在中衛市衛健委和中衛市醫保局共同協助下,實現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中心人員深入中寧縣人民醫院等10家兄弟單位開展新型醫聯體背景下提升醫院運營管理能力和水平調研工作并形成調研報告。
物資供給管理中心建立集團總院統一的藥品、耗材采購目錄和供應保障機制,鼓勵牽頭醫院充分發揮在基本藥物、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優先配備使用方面的引領作用,優化和規范用藥結構;制定了集團總院物資管理相關制度135項,形成制度匯編,完善了各類采購辦法。統一藥品醫用、耗材目錄。對各成員單位上報的藥品醫用耗材使用目錄,組織專家進行論證遴選,形成了集團總院藥品、醫用耗材使用目錄,其中常用藥品目錄2479種、臨用藥品目錄206種,常用醫用耗材目錄7436種、臨用醫用耗材目錄2009種。制定重點監控藥品目錄30種、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23種,對納入目錄的重點藥品、醫用耗材動態監控。四是對各成員單位消毒供應能力、設施設備、中藥煎配室運行、后勤服務保障進行摸底,為集團總院資源整合、統籌規劃等奠定堅實基礎。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上級醫療機構藥師對下級醫療機構用藥指導和幫扶作用,推動提高基層藥學服務水平,逐步實現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內藥品供應和藥學服務同質化。
統計信息中心以中衛市“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臺為依托,加強“互聯網+智慧醫院”建設,制定統計信息中心實施方案、議事規則、周例會等6項制度。制定統計信息中心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擬定了消毒供應管理系統、中藥共享配送中心、全域醫衛協同服務應用、雙向轉診等建設方案和區域一體化平臺、檢驗中心、人財務管理中心、病案首頁等數據對接標準規范。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智慧醫院示范項目,對各成員單位進行合同制定及實施方案統籌指導。開展了中衛市“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臺項目培訓,為集團總院信息化建設理清了工作思路。
問:中衛市在智慧醫療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楊正權:依托中衛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雙節點”城市和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優勢,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智慧醫院和公立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我們組織轄區11家醫療機構積極對接自治區“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臺,對電子病歷數據及影像檢查3類9種結果、檢驗項目6類17種結果數據進行對接改造,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通互認。中衛市三級醫院網上預約診療率達90%,二級醫院達79%。4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門診電子健康碼使用率達到65%以上,基層電子病歷規范率達到98%以上。
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目前我們“互聯網+醫療”展廳,可以全面展示中衛市衛生健康工作信息化建設成效。集團總院智慧會議室正在積極建設。
問: 在醫改推進工作中,您體會最深刻的是什么?
楊正權: 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把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領導貫穿示范項目的全過程各方面,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不斷提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能力,高位推動項目實施,就會激發公立醫院改革新動能。
我們市領導親自研究部署示范項目工作,每月專題聽取項目推進情況匯報,專題研究項目建設實施方案、設備購置、資金支付、信息化建設等事項。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市長為組長的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示范項目工作。印發了項目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7大工程33項具體任務,成立6個工作專班,各負其責,合力推進。
《中衛市全面開展縣(區)域綜合醫改實施方案》《中衛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示范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市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醫改經驗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中央財政支持中衛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20多個文件先后制定實施。市委、市政府將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納入年度重點督查事項,“一把手”親自調研、專題聽取項目推進情況,信息化建設項目納入2023年中衛市第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強力推進實施。
黨的領導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發揮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優勢,具有強有力的領導體制和推進機制是醫改工作的制勝法寶。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