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王穎:農村創業,大有可為

2022-08-09 10:19:18 作者:王海珍

微信圖片_20210301093318.jpg


“我這個女兒,是真棒!”王穎的父親王久文看著女兒的眼神中閃爍著驕傲,“我總說,我家王穎,就是當代花木蘭”。


王穎輕輕地把兩杯熱飲推到父母親面前,爽朗地笑道:“當年選擇回到家鄉創業,還是受我爸影響。如果不是我爸勸我,我可能在大城市里做個法律工作者,但我現在特別感謝他。我很幸運,在家鄉找到自己的價值。農村創業,大有可為。”


1992年出生的王穎,現在是新發永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村姑進城”品牌創始人,也是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十家子村年輕的村支部書記。


家鄉在發展,需要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輕人


王穎從小學習優異,性格要強,少年夢想是長大后當法官、檢察官,為人間主持公義。2010年高考,她如愿以償考入吉林大學法律專業。大學畢業后,她一度想報考公檢法系統公務員,參考書買回來,書桌上堆滿學習資料。這時,父親走到她身邊:“家鄉在發展,需要你這樣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輕人。如果你們學成后,都去大城市謀求個人發展,誰來帶領家鄉人致富呢?一個人致富不是富,大家都富才是富,不如你就留在家鄉吧,把你所學的知識用在咱家鄉,帶領大家伙兒一起往前走。”


回家鄉創業,王穎之前沒想過。在她心中,帶領鄉親們致富的這件事是父親一直在做的——


王穎的父親王久文是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十家子村村民,年輕時和妻子韓秀蘭一起打拼,做過冰棍,賣過農產品、土特產,兩個人吃苦耐勞,生意越做越好。2007年,在商場有了一番成就的父親被鄉親們請回村里當村支書。村民們對王久文說,你有能耐自己富,你也想想法子讓咱村都變富吧,大伙兒都盼著過好日子呢。村民們的殷切期盼,讓王久文把生意上的事大部分交給妻子打理,自己精力主要放在村里,放在如何帶領村民們一起致富上來。


QQ圖片20210301095409.jpg


王穎幫助農戶賣笨雞蛋


在王穎記憶中,父親一直積極樂觀,勤勞能干,“當村支書后,他想盡各種辦法促進村里產業發展。一年時間,體重從原來190多斤掉到130多斤。”在父親和村民一起努力下,十家子村從2007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村,一躍成為2020年人均收入1.5萬元、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盡管村里收入連年提高,但留村里創業發展,王穎最初還是有點猶豫。農村孩子從小上學的動力之一就是“鯉魚躍龍門”,離開農村去城市發展,大學畢業剛好有這樣一個機會,為什么還要留在農村?王穎一時有點轉不過彎。但父親期待的眼神和消瘦的身影,又讓王穎心中的天平開始轉向,父親在村里當村支書那么累都不愿意離開,反而越待感情越深,這片土地一定有神奇之處。她第一次以旁觀者的心態觀察自己從小生在這里長在這里的地方。


十家子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有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的麥田和玉米,有喜歡干熱天氣的金絲棗。這里土壤沒有污染,種植的蔬菜、水果和各種農作物都是綠色純天然,吃著放心、安全、健康。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不但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純天然綠色食品未來空間會很大。王穎覺得,家鄉的農產品就是一個亟待挖掘的大寶藏。而且,家鄉朝陽縣彼時還是貧困縣,這意味著相較于其他地方,家鄉發展還遠遠落后。家鄉的農產品那么好,叔叔伯伯們一年忙到頭卻掙不了多少錢。


“既然父親都能為了帶領全村人致富回來當村支書,我為什么不能放棄進大城市的機會,回來為家鄉做一份貢獻呢?”王穎越想越覺得熱血沸騰。“對,聽父親建議,留在家鄉,家鄉發展需要年輕人。”王穎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干,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5年,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下,王穎的創業激情被點燃。這一年7月,王穎成立朝陽縣新發永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借助網絡電商推廣家鄉農產品。賣農產品的公司很多,怎樣才能在競爭中勝出呢?勤思考愛學習的王穎經過一番琢磨,想到產品有影響力,增加用戶粘度和忠誠度,還是要創立自己的品牌。于是,當年,以她頭像為LOGO的品牌“村姑進城”誕生了。


王穎(右)和農戶探討作物生長.jpg


王穎(右)和農戶探討作物生長


王穎隨即建立團隊,村里也有和她一樣身處選擇迷茫的大學生,“為什么不試試在家鄉創業呢?我們在網絡時代中成長,也能用網絡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量”。她開始像父親當時說服她一樣說服她的同齡人,給他們伸出橄欖枝。很快,大學生創業團隊搭建起來。

王穎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想好,利用“互聯網+種植基地+深加工+實體店”模式,解決農產品從生產源頭到終端銷售的問題。那一年,王穎23歲,面對未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盡管準備充分,現實還是給王穎狠狠上了一課。為了保證食材可溯源,王穎決定流轉村里土地,自己種植全部農產品。她興致勃勃地去村里給鄉親們說自己的計劃,沒一個人看好。“當時就有人問我:一畝地你能給多少錢?我腦子里是懵的,當時我還真的沒具體概念。”


王穎天性好學,隨即跑去問父親,問叔叔伯伯。她白天拿著小本本和他們深聊,記錄關鍵數據,晚上坐在燈下核算成本,算出一畝地種玉米能收多少錢,種水果又能收多少錢,怎樣才能取一個好價錢促成合作。有了數據打底,之后的洽談順利得多,多位村民表示愿意加入。王穎采取土地流轉+入股的方式,成功談下一千畝地,用于種植小米、小麥、葵花、葡萄、蘋果等綠色農產品,并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統一管理、高標準要求,保持農產品綠色生產,保障產品源頭的健康。


有了好產品,如何解決銷路是關鍵。那時正值微商浪潮期,然而由于物流和包裝制約,成熟農產品品牌電商少之又少,但人們對好產品渴望越來越大,王穎看到第一個商機。她迅速在網上搭建社群,五百人的微信群建立幾十個,日銷售額近萬元,這讓王穎看到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也看到未來發展希望。每天,王穎都興致昂揚地沖到一線,既當銷售,又當客服,隨時記錄顧客的需求和建議,力爭把“村姑進城”品牌打響,“讓好食材走進每一座需要它的城”。


打造“村姑進城”全產業鏈生產線


2016年,公司漸漸步入正軌,“村姑進城”品牌逐漸受到認可。王穎的線下實體店開始布局,最先在朝陽開店,之后又在上海成立“村姑進城”辦事處,開啟云倉模式,大大減少南方的物流成本。


從生產源頭到終端銷售的全新產業鏈模式搭建成功,接下來就是實干。如何讓“村姑進城”讓更多人知道,王穎開啟全國走訪、考察、宣傳的路演模式。24歲的王穎,一個人背著包,帶著換洗衣服,坐火車去南方各地洽談業務,獨自住店趕路,星夜兼程。王穎知道,她現在不僅僅代表她一個人,同時還是“村姑進城”的代言人,她的背后還有創業小伙伴,以及朝陽縣十家子村的村民們。


QQ圖片20210301095238.jpg


王穎在葡萄產業園和技術人員一起探討葡萄長勢


最長一次出差,王穎離家45天。“當時是去廣州參加亞太青年創業論壇,又去南京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論壇。我和爸媽說中間一二十天不回東北,去南方轉一圈,向先進生產力學習。”那段時間,她先后到成都、貴陽、杭州、義烏等地,考察學習當地先進經驗。沒時間逛景點,也沒時間購物,她全部精力都用來和當地創業小伙伴交流學習。45天漫長出差結束后,王穎覺得家鄉的資源還有很多有待挖掘,但理性又告訴她,不急,慢慢來,穩扎穩打,走好每一步。


向外打開銷路的同時,王穎也給家鄉的村民做互聯網銷售科普工作。“當我說要把村里貧困戶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往外賣時,大家一頭霧水。有一年春節,一個客戶訂購1000只笨雞。村里人以為把雞抓來,裝進袋子賣出去就完事。聽我說要把雞殺好,清理干凈,打真空包裝,大伙都說太麻煩,不想弄”。王穎回憶當時的情景,“心里憋屈呀,我全國各地跑來跑去,好不容易有個大訂單,村民卻覺得太麻煩。我以為他們不會來幫我了。1000只笨雞清理、包裝不好弄,我發愁怎么一下子找來這么多人干活。讓我意外的是,當天晚上30多名村民幫我一起打包裝。他們說,雖然不懂電商,但娃娃要做事,咱們必須支持”。


當晚,大家一起在工廠里清膛、打真空包裝,一邊干一邊聊,一派熱鬧景象。“每次想到這件事,我都充滿力量,正是這些鄉里鄉親的支持,讓我堅信我選擇的路是正確的。后來他們漸漸了解,我們的農產品加工后就可以賣到全國,價錢也賣得更高。遇到需要深加工的產品,他們也都會盡自己一份力”。


微信圖片_20210301093127.jpg


微信圖片_20210301093149.jpg


王穎宣傳“村姑進城”


很快“村姑進城”品牌靠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贏得了一批批忠實粉絲。“同一塊土地出產的農產品質量差別不大,差異化主要是細節與服務。”王穎說,“比如小米包裝的粘合口,我們試了又試,最終確定在一個位置,方便用戶使用,還不易灑漏。我們賣出一個產品,售后服務都主動問詢產品是否出現損壞。我們一向倡導,讓客戶給我們反映情況,不如我們主動去問詢客戶。小小的細節,會讓客戶心生暖意,我們很在意那種暖意”。


細心的王穎觀察到團購社群里有一些準媽媽和全職媽媽,就針對這個群體推出一項服務,給準媽媽和帶孩子的媽媽免運費。“有的媽媽帶著孩子不方便采買生活用品,如果采購不到一定數額又有運費,她們一時又不需要采買這么多,為了方便她們,我們在運費上就補貼一些。”王穎說,“我們做產品,一是要保證質量,另外還要有暖心服務,所有產品背后都是有溫度的人”。她希望人們想起“村姑進城”,就會想到綠色、健康、溫暖。


隨著“村姑進城”品牌農產品銷售量增加,王穎和創業小伙伴們與紳士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擴展京津冀市場,并在淘寶、小程序、村姑進城官方網站等運營銷售,實現線上和線下結合。


2019年,王穎積極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特色葡萄種植,建設精品冷棚葡萄園40棟,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她們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利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電商+貧困戶”的“五+”模式,與農戶加工合作社建立合作,公司以農民入股合作社的經營方式把土地承包過來,按股份制比例分紅,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到合作社打工,不僅帶動農戶種植積極性,也解決大學生和農民就業難的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合作社流轉的土地統一經營管理,年底進行分紅,提高了農戶收入;帶動27戶貧困戶依靠產業實現脫貧,安排就業80余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線下實體店影響很大,對線上交易卻是機遇,王穎又加大公司網絡直播銷售的力度。“我一個人直播力量有限,我的目標是把團隊每個人都培養成主播。”風物長宜放眼量,她一個人“紅”,不如整個團隊的人都“紅”。這個思路和父親一直以來秉持的“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一個道理。如今,朝陽線下店店長董淑霞已經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網紅主播”,直播賣貨成績喜人。走在路上,會有陌生人跑來和她打招呼。


“我的青春是彩色,閃閃發光”


創業以來,王穎幾乎沒有一個休息日,太多知識需要學習,為了從源頭保障產品質量,她買來大量農業專業書籍;為了掌握財務數據,她自學拿到會計證;為了打造品牌影響力,她買來大量傳播學、經濟學方面的書……她像一塊海綿,源源不斷地吸收著新知識,然后再把自己學到的迅速輸出給創業小伙伴們。她深知,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創業中有困難嗎?當然有。做全產業鏈產品,從種植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遇到問題,但不管怎樣,王穎知道,遇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迎難而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唯有胸口攜一“勇”字,往前走。


壓力最大是2017年,朝陽線下店擴大營業面積,從原來90多平業米擴充到200多平米,準備從試營業進入正式營業。為慶祝“村姑進城”品牌逐漸擴大影響力,王穎和父母決定搞一個慶典。籌備中,母親韓秀蘭從縣里趕往村里時路上出了車禍——正是冬天,剛剛下過雪的盤山路有些滑,韓秀蘭開車不小心翻到山溝里。車身朝天,母親僥幸逃出,臉上身上多處受傷,當即被送往醫院搶救。“得知媽媽出車禍的一剎那,我手是抖的,心慌得不得了。”她以最快速度沖進醫院,看到站在一邊崩潰流淚的父親,強穩心神。她知道,父母從小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又一起打拼事業,不論父親決定做什么,母親都第一時間支持。母親遭遇飛來橫禍,父親已經心神俱亂,是她站出來當家里主心骨的時候了。


“媽媽身上多處受傷,住院治療好幾個月,這期間,我爸也生病住院,我媽住市第一醫院,我爸住另一個醫院,弟弟在外地上大學,我兩個醫院來回跑,”王穎說,“那段時間正是申報農業部創業項目,以前填報表格、提交資料都是我媽負責,我主要抓產品質量和銷售,這些事沒經手過。但我告訴自己,媽媽住院了,事情不能耽擱”。開店慶典取消,貨物還是如期鋪滿200多平方米的新店面,“村姑進城”產品生產和銷售一樣也沒停,王穎更忙了。


“那段時間我每天跑兩個醫院,照顧完媽媽,再去照顧爸爸,熬夜處理公司的事,一日三餐基本沒按點吃過,胃病就是那時落下的病根”。王穎說,“真累啊,但我必須扛起來家里和公司,有時實在受不了,我就在車里大哭一場,擦干眼淚補補妝,再笑著進媽媽爸爸的病房。我在他們面前永遠都是笑咪咪的”。那段時間,公司營業額穩步提高,她申報的農業部大學生創業項目也獲得審批通過。


春節到了,王穎的父母先后出院,媽媽還要在家靜養,不能走動。王穎工作稍一得閑,就坐在媽媽跟前和她聊天解悶兒,媽媽會安頓她,記得把家里的院落打掃干凈,家里家外要弄得清清爽爽,不能因為家里有事,就讓別人看著凄惶。媽媽也會安頓爸爸,出門一定要穿干凈的衣衫,脖領上別落灰;往年春節都會去看望接濟的孤寡老人,今年也別忘,要記得在困難時候幫助過咱們的人……點點滴滴,都在告訴王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打點好自己的生活,越是遇到事,越要有精氣神。王穎也從媽媽細細的叮囑里,看到父母的生活智慧。他們沒受過高等教育,沒有看過那么多書,但他們有來自生活磨礪的樸素認知:知道感恩,記得幫助過自己的人;要有精氣神,那是支撐人往前走的動力。


王穎(右)和“村姑進城”銷售人員.jpg


王穎(右)和“村姑進城”銷售人員


母親臥床在家,也是王穎深入了解父母的契機。人的一生猶如織錦,慢慢地,會看清鍛造織錦的經緯線。從父母身上,王穎似乎看到自己這段織錦的經緯——敢闖敢干源于父親勇敢創業的影響,耐心細致來自母親的條縷清晰。父母吃苦耐勞也教會她,想過好日子,就要辛苦付出。“記得我6歲時,我家做冰棍賣,媽媽天天熬夜做冰棍,爸爸白天到處跑市場,我挎著一個籃子,里面裝著100根冰棍,去村里賣。那時候我就對自己說,賣不完不回家。我媽不會那么要求我,我會給自己提要求。”回望童年,王穎說現在她還是那個會給自己提出要求、不輕言放棄的姑娘。


媽媽臥床半年靜養,終于完全康復。王穎瞬間覺得自己輕松下來,“有一個月,我不想出門,不想說話,幾乎失語。就窩在家里睡覺,吃零食,看電視。那段時間父母很擔心我。我告訴他們,不用擔心我,我就是前一陣子太累,他們好了,我卸下一塊大石頭,一下子緩不過來,就用這種方式療傷。讓我安靜呆著就好。我在家循環播放《黃土高天》連續劇,覺得那個劇就是給我拍的,演的就是我家的事”。王穎說,“還有《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這兩部反映農村生活的電視劇,給我帶來很多思考和啟發”。


有一天,媽媽照例做好飯給女兒送過去,準備悄悄離開,王穎從沙發上一躍而起,“媽,從今往后,你又收獲一個嶄新的女兒”。王穎再一次全力投入到公司運營中,干勁更足了。經歷母親車禍、父親生病,和父母親密接觸這段時間,她和家人、家鄉、鄉親們之間的情感鏈接更深厚,做大做強公司,經營好“村姑進城”品牌的動力更足。


ffab5c9c9a64e528e96a29a0c460839.jpg


王穎說,鄉村振興,村姑在路上


“創業路上,離不開社會各界支持和鼓勵。”王穎說,“團中央和團市委、團縣委為我們大學生創業提供多次交流機會,以及外出考察和學習培訓課程,還有專業導師團隊對項目進行指導。奮斗,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如果說我的青春是什么顏色,一定是彩色,而且閃閃發光”。


經過幾年打拼,王穎和“村姑進城”漸漸受到各方關注,她先后獲得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全國婦聯創業帶頭人、遼寧省綠色經濟發展研究會農村電商行業理事長、遼寧省優秀共青團員、遼寧省巾幗建功標兵、朝陽市脫貧攻堅帶頭人、朝陽市創業創新先鋒、朝陽市優秀共青團員、朝陽市三八紅旗手、返鄉創業標兵、感動朝陽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她積極參與農業部、團中央舉辦的創業大賽,帶著自己的產品參與各個農產品交易會,以親身經歷發表創業演講。


2019年南京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論壇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來到“村姑進城”展位前,品嘗王穎端出來的草莓,專門鼓勵她:小村姑,加油!自此,她常常自豪地稱自己為“村姑”。


接棒父親當支書,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彌漫全國,王穎的線上電商進行得如火如荼,“村姑進城”銷售額未降反增,公司運轉順暢。閉門在家不能外出的那段時間,她一次性買來50多本書,從經濟學到傳播學、種植養殖,凡是涉及到公司運營的領域,她都認真學習,開啟在家充電模式。


正學得津津有味,父親再次來到她身邊,這一次是找她做黨員與黨員之間的正式談話。父親想讓她出任村黨支部書記。王穎第一反應是拒絕:“我覺得我管理一個企業就可以,從來沒有想過擔任村支書。這工作,太不容易。”


從王穎上中學起,父親開始當村支書。她知道,父親當村支書這些年,過得不易,他的體重再也沒上去過。本來他可以呆在縣城的家里,照應一下走上軌道的企業,過輕松的城市生活,但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村里發展上。王穎也知道,為了支持父親,母親付出了很多,不僅要肩負起父親企業發展的擔子,還和父親一起村里縣城兩頭跑,村里誰家現金周轉不開,她都自掏腰包幫人解燃眉之急,村里孤寡老人冬天取暖的煤,都是母親幫著拉回來,一家家送。王穎還知道,當了村支書后,時間就不再屬于自己,村里家長里短、大事小情都得操心。她那么年輕,還沒做好準備。


父親卻看中了女兒身上的特質,“她吃苦耐勞,敢想敢做,最重要的是心地善良,有包容心,心里能裝得下別人。有能力又有好心腸,是村支書的好苗子”。老支書的建議得到縣鄉兩級政府支持,王穎這幾年創業成績有目共睹,由她擔任村支書,沒問題。


相關部門領導又來做她思想工作,談國家扶貧攻堅政策開始談起,談現代農業化發展,談個人人生追求融入社會發展……王穎的心再一次被撬動。“我行嗎?”


選舉前一天晚上,她來到媽媽床頭,趴在媽媽懷里哭了一鼻子,躍躍欲試又心里惴惴,她怕擔負不起村民的信任和囑托。媽媽和她一起回憶村里這些年的變化,“你小時候上學,要走好幾里地到學校,泥巴路,不好走,一到下雨天啊,回來渾身都是泥。有時雨大,你就住在學校附近的姨家嬸家,等路好走了才回來。這些年,咱們村路修好了,再也不會泥巴糊一身。可咱村還能發展得更好,你說是不是?”母親又說,“你爸是個苦孩子,六歲沒爹,你奶奶一個人拉扯四個兒子長大,不容易,村里人沒少幫助你爸,這也是你爸當初回村當村支書的主要原因。他啊,始終沒忘當初幫助過他的父老鄉親。咱日子過好了,可村里還有很多人也想奔好日子。孩子,你有能力,就帶著大家伙兒一起往前奔吧。”


“你爸說你是花木蘭,我說你是穆桂英,”母親接著說,“穆桂英披掛上陣,勇往直前,沒怕過什么”。王穎擦擦眼淚,點點頭,莊嚴認真地參加第二天的村支書選舉大會,毫無懸念地以高票當選。村里的叔叔伯伯們都愿意支持她,讓她帶領村里奔富裕的生活。“公司事情再忙,都是可衡量、看得見的,村里的事,永遠做不完,永遠懸著一顆心,壓力很大”。王穎說,“父親當村支書時,村里基礎不好,生活水平有提高,大家伙就很高興。現在村里基礎已經很好,想讓村民滿意,就要做得更好。”自從當上村支書,王穎的手機就沒有關過。半夜有村民打電話反映情況,她也要連夜趕回去。


王穎的實體店在縣上,縣上也有房子,以前她大部分時間住在縣上,自從當了村支書,她就兩地奔波。從村里到縣里單程60多公里,大部分是盤山路,有三十三道彎,過每一個彎道都要很小心,母親出車禍就在這條盤山路上。當村支書后,王穎在村里住的時間越來越多。


“管理企業時,員工做得不好,我可以發脾氣,可當村支書不行,因為面對的大部分是長輩,永遠要帶著笑,永遠要低著頭,因為你是為他們服務的”。王穎總結說,“當村支書一定要能受得了委屈,要有度量”。比如疫情期間,有村民不配合核酸檢測,想要出具核酸報告,但又不想付錢,怎么辦?“我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他們”。處處都是考驗,每一關都得跨過去,沒有退路可言。


十家子村是個大村,全村一共2343人,每天一睜眼,就是事,要完成政府交給各村的任務,要操心村里黨建團建學習,還有村民婚喪嫁娶……樣樣都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春節期間,王穎挨家挨戶上門拜訪,隨身帶著筆和紙,誰家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困難,她都一一記在本子上。從年初一回村,直到初九才回到縣上休息。男朋友貼心地要帶她出去吃飯放松,她擺擺手,“我累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呆著,就像野獸受傷,獨自回洞里舔舔就好了”。男友理解她,推掉已經和朋友們約好的飯局,給王穎安靜空間休息,這也是自從母親出車禍后,她發現的最好的休息和充電方式。


2020年底,隨著京沈高鐵開通,王穎又看到村里發展機遇,“奈林皋站距離我們村步行十分鐘,從這里到北京朝陽北站僅僅需要一個多小時。以后,我們村可以開發旅游資源,做北京的菜籃子、后花園”。王穎興奮地規劃著村里的未來,“鄉村振興已經開啟,我們可以做旅游休閑小鎮,我們村是全國美麗鄉村,現在又有交通優勢和綠色農產品特色,發展休閑小鎮的報告已經申報到農業農村部,期待盡快獲批”。


小村姑,大夢想。在王穎的規劃藍圖中,“村姑進城”將繼續響應農業農村部進一步強調農業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的政策要求,廣泛利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等新興手段,加強品牌市場營銷,加快農業綠色發展,積極推進和完善品牌建設,促進農業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市場化和服務社會化,助力特色農產品打開銷路,助推朝陽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揚。“我們也會加大和農校的校企合作力度,更多向農村輸送一批懂農業、愛農村的人才,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作出積極貢獻”,王穎說,“鄉村振興,村姑在路上”。


王穎把文創產品納入下一步發展規劃中。朝陽歷史悠久,有三燕古都之稱,有深厚歷史底蘊,將歷史細節挖掘出來,做成文創產品,既創收,又提升家鄉知名度。“最初不理解爸爸為什么放著掙錢的企業不去管理,要回來當村支書,自己當了村支書,就慢慢理解了他。在和村民每一天每一件事的相處中,自己和這片土地的感情越來越深,內心就生發出一種責任感。我的家鄉天高地闊,土地豐饒,人民勤勞善良,我和他們都是有關系的,我的雙腳是扎根在村里的,我想讓大家伙兒都過上好日子。”王穎說,生活是一座需要天天攀爬的大山,她不敢有一刻松懈。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