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9 15:27:01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張宏銀
蛟乙塘村史館建設成果展示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近年來,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蛟乙塘社區開創經濟繁榮、文明和諧、治安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新局面,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廣東省文明村、廣東省衛生村,東莞市文明標兵村。蛟乙塘社區黨工委書記趙暢安表示,社區要扎實做好重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同時以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工業興村 蹚出幸福路
中國周刊:近年來蛟乙塘社區在開創新局面基礎上,目前工業經濟發展狀況如何?2021年,蛟乙塘如何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趙暢安:社區以外向型經濟發展為主,帶動民營經濟、私營經濟同步發展。蛟乙塘社區現有蛟乙塘工業區、蛟龍工業區、銀湖工業區、寶石工業區和振龍工業區等五個工業區,各企業投資以電子、五金、塑膠、電業、紙品、玩具等產品為主,其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進入穩定增長新常態。為穩增長、調結構,社區黨工委認真分析,群策群力,主動作為,社區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對轄區企業加大幫扶力度,及時了解企業經營情況與經營困難,提供快捷高效精準服務,盡力協調與解決遇到的難題,使企業能安心發展,做強做大。
今年,蛟乙塘社區開展東莞創智匯智能產業(一期)項目的申報和建設工作。項目一期用地233609平方米(約合350畝),項目二期用地約127畝。項目一期,計劃計容總建筑面積約116萬平方米,容積率5.0。其中產業用房建筑面積約96萬平方米,主要引入生物科技、新一代電子信息行業(智能終端、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該項目總投資88億元,建設周期2021年1月—2024年12月,建成后每年生產總產值不低于每畝1200萬元。
蛟乙塘社區土名“菠蘿山”,土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蛟乙塘計劃打造成新型工業區,目前正積極準備“菠蘿山”工業區的各項申請手續。
在推進三舊改造工作方面,蛟乙塘對位于商業街片區的舊村和舊廠進行改造,擬打造成“中國版硅谷”。計劃更新改造占地面積735畝,項目一期用地32.3萬平方米(約合485畝),項目二期用地約250畝。該片區舊改規劃用地采用產城融合模式,其中60%為工業,40%為商業,工業園區主要引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相關產業(教學、實驗、研發、生產、銷售等),形成產業、居住、公服配套產城融合區。
蛟乙塘街心公園升級建設成果圖
改善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中國周刊:近年來,蛟乙塘社區在持續促進人居環境改善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2021年有什么計劃?
趙暢安:近年來,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中,蛟乙塘社區大力整治環境衛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優化升級宜居公園,打造一村一景點,村前屋后花紅樹綠,一派生機盎然。
去年,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戰”中,投入資金2580萬元;創建美麗宜居村共開展26個建設項目,涵蓋瀝青升級社區8條道路;整治社區環境25000平方米,建設街頭小景4個,共600平方米。建設街心公園3000平方米、綠化升級宜居公園和荔枝公園3500平方米。建設村史館一個,改造建設停車場6處,新增520個停車位總面積約為12000平方米,不斷推動了社區人居環境提質增效。
蛟乙塘社區將進一步鞏固成效,深入查找不足,彌補短板,整改提升,結合社區實際,計劃投入2430萬元,建設更多特色亮點,扎實推動農村人均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更新成效、更大成果。首先,擬計劃投資2000萬元,新建一棟4層、建筑面積為7772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喜慶樓),供村民日常喜宴、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等用途,現鎮政府已為蛟乙塘社區配有用地指標,社區將積極跟進各項建設手續。蛟乙塘社區已經投入130萬元建設村史館和街心公園3000平方米綠化升級,切實將蛟乙塘社區街心公園、村史館、文化中心(喜慶樓)一帶串連起來,打造社區新亮點、新門面景點。
推進平安建設,投入資金對社區交通要道、居民小區、學校等重點區域安裝“貓眼”監控,深入維護社區治安穩定。
加強“兩違”管控和城市精細化管理。保持高壓態勢狠抓“兩違”管控。對新增違法用地、在建違法建筑“零容忍”的要求,實現“新增違法零增長”的工作目標。積極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蛟乙塘社區把轄區規劃成7個網格管理,每個干部負責一個網格,明確分工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同時,積極做好農民公寓的籌備工作。農民公寓是社區的重點民生工程,目前蛟乙塘社區規劃近5萬平方米的土地用作建設農民公寓,現鎮政府已為蛟乙塘社區配有用地指標,該土地性質符合兩規,社區將積極跟進農民公寓的各項申請手續。
另外,社區將投入資金對社區道路和排水渠封閉升級,并對綠化升級和公園娛樂設施維護升級,建設智能停車場,解決村民停車難問題。
全力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攻堅戰,加大對人居環境整治已經成為蛟乙塘社區的共識和行動,蛟乙塘社區將大力整治環境衛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優化升級宜居公園,進一步美化提升社區人居環境,打造一村一景點,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