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姜雨荷:打工女孩的逆襲之路

2024-06-03 15:44:49 作者:王瑞紅

為國奪冠的00后女孩姜雨荷(1).jpg

姜雨荷


初中畢業就開始打工的“00后”女孩,人生還有沒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今年22歲的河南女孩姜雨荷,用自己的經歷給出了精彩回答:讀技校、學技能,奪得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金牌,并且靠實力成為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最年輕的教師。如今,已成為技校老師的姜雨荷表示,她將向前輩和專家學習并不斷提升自己,同時把大賽經歷、訓練經驗分享給自己的學生,讓更多學生用技能實現人生夢想、回報社會。


打工女孩,講述不一樣的故事


河南省人社廳官網前不久公布了河南省技工院校教師系列高級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名單,鄧州市“00后”女孩姜雨荷的名字引發關注,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年紀輕輕就評為正高級講師,更讓大家欽佩的是她的勵志故事。


姜雨荷出生在南陽鄧州市腰店鎮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母親在紡織廠打工,父親在家種地。小學階段,姜雨荷總是坐不住,喜歡跟小伙伴們去掏鳥窩、捉蝦,“越往上學就覺得越困難”,這一度讓她對學習失了興趣。初中后,她上課老喜歡“神游”,還看了不少《火花》之類的言情小說。沒堅持到初中畢業,她就決定不再上學了。


2017年,姜雨荷連畢業證都沒拿,就跟著表姐來到了東莞。很快,她就發現打工和自己想象的根本不一樣——憑借自己的初中學歷,只能進工廠做流水線女工,從早干到晚,每個月最多也就4000多元工資。工廠里的日子一眼就能望到頭——女孩們再大一些就可能會結婚生小孩,再了不起也就是當個組長。


她不甘心每天在車間里做著重復的機械工作,她不想讓自己的人生之路就這樣走下去,打工的艱辛使她產生了繼續求學的想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復習,姜雨荷順利考入了河南化工技師學院。


把“一萬小時定律”從概念變成現實


進入技校后,相比初中,姜雨荷的學習狀態有了很大改變。河南化工技術師范學院位于開封市,是一所“含笑量”很高的學校,電梯里提示:微笑成為習慣;校園里還有一處景觀題名為“開心走廊”。這些,讓姜雨荷感到十分開心,同時也給她帶來極大的信心和勇氣。


姜雨荷選的專業是化工分析與檢驗,課程以專業課為主,文化課偏少。初中時對化學“不太感冒”的她發現,這個專業還挺有意思,“這個專業的實踐性比較強,在實踐中去學,特別好玩兒”。上課的時候,姜雨荷還主動坐到第一排。她之所以主動地靠前聽老師講課,是因為她認識到,技校學習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自己必須認認真真地聽課,踏踏實實地學習。


第一學年結束后,河南化工技術師范學院啟動了化學實驗室技術培訓項目。培訓隊開始招人,賀攀科老師注意到了她。姜雨荷回憶,當時有八九十個人報名,但她“一開始很不起眼”,成績只能排到班里的15名左右。不過,這里的選拔標準不是“唯分數論”,除了理論和操作以外,還考察心理和體能。姜雨荷的心理測試成績是第一名。“教練認為實操和理論是可以慢慢補起來的,但一個人的性格難改,所以教練決定把我留下繼續觀察。”


剛剛入隊時,姜雨荷覺得拿獎還是件離自己很遙遠的事兒。當時,姜雨荷的學長賀江濤即將前往俄羅斯喀山參加世界技能大賽,聲名大噪。她想:“我跟他距離十萬八千里,這種好事怎么可能輪到我?”但不論如何,教練堅持讓她試一試。


有了明確目標后,姜雨荷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學院集訓,并一路從省賽、全國賽,奔向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從來沒有逆襲的天才,唯有奮斗不止的青春。備賽時,一個動作重復成千上萬遍,模擬測試更是家常便飯,每天訓練都是十四五個小時。春節別人在家里和親人團圓,她卻在實驗室與瓶瓶罐罐相伴。比賽中,必須使用“化學滴定法”,關鍵時刻,單次滴入溶液的量要精確到四分之一滴,也就是0.01毫升,極輕微的手抖都可能前功盡棄。


姜雨荷從班里的12名選手中脫穎而出,辛苦是必然的,也會有情緒。“做實驗的時候,教練覺得我做得不夠好,告訴我要這樣那樣調整,我有時候還會發脾氣。”姜雨荷說。


訓練又苦又累,不斷有選手退出或是被淘汰。到2019年底,校集訓隊只剩姜雨荷和另一名選手。最后,唯一的伙伴也回去了。但姜雨荷明白,想成功就必須堅持。“即使不出眾,也沒那么優秀,但只要能堅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她說。


在一個月的集訓中,她每天堅持訓練到凌晨2點。粗略算下來,這幾年她的訓練時間累計超過14000小時,不知不覺中,把“一萬小時定律”從概念變成了現實。


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要求選手獨立撰寫大篇幅、高質量的英文實驗報告,這對于很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是巨大的挑戰。初中畢業的姜雨荷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隨身帶著英語單詞本,吃飯時背、睡覺前背、走在路上繼續背。


姜雨荷回憶,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奧地利賽區比賽第一天,面對從未見過的新題型和儀器設備,她一時不知所措。但長期精益求精訓練形成的肌肉記憶,讓她迅速進入狀態,最終圓滿完成了比賽,并以優異成績完成了長達11頁的英文實驗報告。


2022年11月27日,在奧地利薩爾斯堡舉行的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比賽中,姜雨荷戰勝眾多世界頂尖選手獲得金牌,實現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勇往直前,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023年4月,姜雨荷榮獲第27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之后又榮獲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


與一些成熟且富有經驗的“成功人士”不同的是,姜雨荷身上的驕傲很少,她身上依然保留著一名“00后”的平凡和稚氣。2002年出生的姜雨荷,見比自己大的都會甜甜地叫“姐姐”。她是一個讓人感到內心干凈并且善良的人。在更多人的認知里,培養冠軍是一個“造神”的過程,但對于姜雨荷來說,一切不過是剛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發生了。


距離姜雨荷拿到金牌已經過去一年多時間,而她至今被廣為講述的大都是她逆襲的故事。成功后的姜雨荷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打工跟打工之間是有區別的,但凡知識和技能你掌握一個,都可以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個明確的定位。”


姜雨荷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只要努力和堅持,就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成績。金牌不是她的終點,成功不會為她設限。除下金牌的光環,她身上展現的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堅強意志和歷盡千帆而不墜青云之志的志向與勇氣。


姜雨荷的成功逆襲之路,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對所有有夢想、有追求的人的激勵。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只要心懷夢想、勇往直前、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有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