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陳振桂:教書要有志,育人要用心

2020-05-08 2:01:16

作者簡介:陳振桂,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特聘教授、廣西寫作學會常務理事,研究的方向是傳統文化、兒童文學、幼兒教育、應用寫作等。截止當前,他在全國二十幾家出版社出版98本著作,其中正在全國使用的大學教材有10本。


陳振桂及其部分著作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的工作跟行政干部和工廠工人有很大的不同。干部工作叫上班,老師工作叫下班;工人的工作效率可以用打卡、記時、記件來記算;但老師工作的好壞絕不能簡單地用打卡、記時、記件來蘅量。因為教書是一種特殊的個體勞動,老師有高度的自主工作權,大多數情況下是憑良心工作的,可以偷工減料,出工不出力。所以師德至關重要。怎樣才能做一個好老師,我的體會是:教書要有志,育人要用心。

一、教書要有志

1.立志終生從教,不為權錢所動。我大學畢業就分配到廣西教育局,當時的局長崔毅兩夫婦到火車站接我,他對我說,雖然你名額是分配到廣西教育局,但實際你是到幼師去的。如果你不想當老師,你就實話實說。我說,我很想當老師。到幼師后,我也有過多次機會調離幼師。第一次是秦似教授要我去編辭源;第二次是區婦聯主任劉碧清推薦我到區宣傳部;第三次是區教育廳周祖臣推薦我到廣西教育報;第四次是我同學推薦我到區人大;第五次是我老師黨玉敏、同學黃理彪推薦我開書店,代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我不答應,后由另一位老師負責代銷,贏利早已超過千萬。有記者問我:你的同學、朋友當官的當官,發財的發財,你也曾經有過當官發財的機會,可你放棄了,現在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教師,你后悔了嗎?我說,不后悔!教師雖然不能像官員那樣被人迎來送往,也不能像大款那樣揮金如土;但教師旱澇保收、有固定工資,一年還有兩個假期,教書寫書也逍遙。所以我一直堅守在教育陣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經46年,現在還繼續堅持上課。

2.要做研究型的教師。教師有兩種,一種是傳聲筒。把古今中外的知識原原本本的教給學生,現買現賣,不參私貨,教學全是照搬別人的東西,所以稱之為傳聲筒。老師教學一般都經歷三個階段,第一輪教學是探路期,也是資料搜集期;第二輪教學是提高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所據有的教學資料進行反復修改教學方案;第三輪教學是頂峰期,也就是說,一個教師如果經歷過三輪的教學,這第三輪的教學,基本上是他的最高水平,以后如果不進行知識更新,就會逐漸走下坡路。不過對于傳聲筒式的老師來說,倒也省心省力,一般經歷過三輪教學的老師,不備課或少備課,都可以應付上課了。但很可能是教了一輩子書,沒有一本教材是自己編寫的,沒有專著、沒有論文,甚至連自己的教學觀點也沒有。我不想做這種老師。

另一種是研究型。研究型老師是立足教學、研究教學、結合教學搞科研,教學科研互相促進。做研究型的教師是我的事業追求。作為一名現代教師,一定要適應教育新形勢,要不斷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才能教好書。因此,我拿到一本教材,首先分析教材的內容對我們學生今后的工作有什么作用?然后再確定教材的取舍、教學重點難點。并研究這部教材的優缺點,提出編寫這類教材的設想。結合教學我出版過多種教材教參,其中正在全國相關學校使用的大學教材有10本:專著《新兒童文學教程》(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中華傳統文化系列講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編著《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當代兒童文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幼教應用寫作》(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主編 《全國三年制高專學前教師教育教材·幼兒文學》上冊(語文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主編 《全國三年制高專學前教師教育教材·幼兒文學》下冊(語文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幼兒文學閱讀與指導》(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兒童文學作品賞析》(廣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高等院校通識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傳統文化概覽》(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全國師范院校“十三五” 系列規劃教材·幼兒文學》(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曾經使用多年的《幼兒園教材故事》(廣西美術出版社1993年9月),這套幼兒園教材總共13本,獲第三屆桂版優秀圖書獎二等獎。我把教學中遇到的難題,作為科研課題,邊教學,邊研究,邊寫作。到目前為止,我在全國二十多家出版社出版教材和著作共有98本,大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水平。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也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因為一個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的影響是有限的,一本教材在全國發行,影響就更廣泛更深遠。教材,教材,教人之材,只有好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成才。人民日報的人民號網曾以《出版98本著作的陳振桂教授》為標題,對陳振桂的教學科研成果作過長篇報道。

二、育人要用心

1.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長,注意因勢利導。老師,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特長,注意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特長。比如,在幼師優先招生期,我是任26班的班主任,當時我就發現了班上陳麗虹的寫作特長,并加以重點培養,在學校就發表了幾篇作品,現在已成為全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成為冰心兒童文學獎的獲得者,編寫并出版了十余本童話專著。陳麗虹在北海日報發表文章回億中專時的讀書生活時說,她因為音樂舞蹈不好而受到老師批評差點退學;幸得陳振桂老師及時指點和鼓勵,才有勇氣和信心堅持下來。否則,現在的我就不可能成為兒童文學作家。

在幼師招生困難期,一百多分的學生也能進幼師。許多老師都埋怨現在的學生比過去差,我就在課堂鼓勵學生說,你們的普通話普遍比過去的學生講得好。過去許多學生進幼師,還不能用普通話交流,把“提桶”說成“迪董”把“大片”“大便”,獲得學生陣陣的掌聲。有同學對我反映說,某老師罵我們班的學生全是垃圾,我就在班上向學生解釋說,你們不是垃圾,你們是待開發的人才;即使是垃圾,我們老師也有責任把你們培養成才;要不然,還要我們老師干什么?這番解釋,博得同學們陣陣的掌聲。這番話,也增強了同學們的學習信心和勇氣。

2.要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水平進行教學,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考試是檢查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搞得好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杠桿;搞得不好是摧毀學生學習信心的加速器。我們學校曾經出現過一次補考2000多人次、部分班級的學生80﹪不及格的現象,考完試學生就怨氣連天、垂頭喪氣,有的產生厭學情緒,有的甚至提出退學。對于考試,我特別對試題下工夫,首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以學生的中等水平出題,以80﹪左右的學生通過努力能考得80分為標準,5-10﹪的人在90分以上,極少數人不及格,兩頭小中間大,讓大部分學生考出信心。四十多年來,我一直堅持這個出題原則;所以,我所教的班級,不管學生來源如何,水平高低,一個班最多是3-5人不及格,很多時候是全部及格。這樣考試就能考出學生的信心,考試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安心在學校學習。

3.教書育人,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反復實踐,用心總結出一套獨特的“五運用教學方法”:運用情感教學法,培養學生熱愛文學;運用因材施教法,解決學生“吃得飽”和“吃不飽”的問題;運用閱讀概述法,培養學生的“一眼功夫”(即看一眼文章,就能概括出中心);運用精讀仿寫法,讓學生作文有格可依;運用點評法和發表法,鼓勵學生多寫文章,寫好文章。僅2014年春季一個學期,我所教班級的學生就在報刊雜志網站上發表作品61篇。同時我還把學生發表的作品和習作反復修改編輯成書出版,1996年12月在接力出版社正式出版學生作品集《想飛的嘰嘰》《咪咪冰淇淋屋》《幸運指環》《慢慢國歷險記》等四本童話故事。2014年,我把10000多篇學生作品修改編輯成《學生原創文集·童話故事》、《學生原創文集·兒歌》、《學生原創文集·寓言故事》三本,由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語言文學系編印,作為高校兒童文學作品創作教學的閱讀和評論文本,于2015年三月與學生見面。我所教的學生特別愛寫作,例如陳麗虹,在學校就發表作品,現在她已發表作品1500多篇,出版童話專集8本。其中在臺灣出版的《為孩子開醫道門》,榮獲臺灣地區“好書大家讀”好書推薦,這是中國第一本以中草藥為形象的創作童話專集;陳麗虹創作的《兩頭藍鯨》和《愛讀童話故事的樹》兩篇童話分別獲得2006年和2008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其中《愛讀童話故事的樹》還入選大學教材。陳麗虹最近又創作出300集的動漫片《大海精靈》。

回顧幾十年的教書生涯,值得一提的是:始終把博學多思當作提升人生的手段;把育人作為我的最高要求,希望能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引路人;把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形成自己的專業優勢,做到出成果,出精品,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師作為我的人生追求。

編輯:陳仕優


來源:城市發展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