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1:32:59
【楊力】?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著名中醫學家,著名中醫心血管病專家,著名中醫養生專家;著名易經專家,中國醫易學創始人,易經養生法開創者,中國象數科學提出者,中醫疾病預測學創始人,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國學大師,著名作家,著名歷史文化學者,中國作家學會會員。楊力教授學識淵博,精通文史哲醫,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博士碩士生主講《易經》、《黃帝內經》,教授研究生5000余名。出版文史哲醫等多種系列著作200余部,約5000萬字。代表著作《周易與中醫學》已有中、英、日、韓及中文繁體字等多種版本,暢銷世界各國,屢獲海內外大獎,并與《中醫運氣學》、《中醫疾病預測學》等著作,成為暢銷30年的經典巨著。
從新冠肺炎爆發三個月以來,我通過參與對這個病的醫治(遠程會診開方一百幾十例病人,包括輕癥、重癥、危重癥及恢復期患者)。逐漸摸索到了這個病的規律和特點,對這個病毒的來源也有了一定認識。現在分析如下:
一、從新冠病毒的性質特點來看
第一、屬陰性病毒:從病毒的性質特點來看,我最早就注意到這個病毒屬于陰性病毒。
嗜濕喜陰、怕光、畏熱、怕風,所以發起于冬春,習性很像它們的宿主蝙蝠、蛇、穿山甲、竹鼠……一類,這一類動物都屬于陰性動物,喜歡晝伏夜出,畏光喜暗。尤其喜歡在陰冷潮濕的洞穴隱居。遇敵都先卷曲而伏,攻擊則突然猛撲……
第二、與陰性動物同化:因此以這類陰性動物為宿主的病毒,自然也會與它們同化。尤其喜濕、喜陰冷、畏光喜夜伏。于是根據新冠病毒所致的疫病的特點就屬于土疫(濕疫),這是《黃帝內經》五疫(火疫、木疫、土疫、金疫、水疫)之一。
第三、最易爆發于濕域:由于武漢位臨長江、漢水,氣候偏濕,加之2019年末雨水多,氣化偏濕冷,非常適合土疫的爆發,土疫性質基本屬濕,濕性本陰,但隨地域和氣候的變化又有寒濕及濕熱之異。但基本屬性為濕不變。武漢為寒濕性質,這也是2019年底武漢成為最重受害地的原因之一。受侵害癥狀比較重的人也多為濕體、寒體、虛體。
二、從新冠病毒的家族史來看
第一、查病毒家族史:當醫生的,看病時少不了要問他們的家族史,比如長輩祖上有無高血壓、糖尿病、癌等然后再進行分析。對這個新冠病毒也不例外,我們也要看一下病毒的家族史。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新冠病毒最早是1937年在雞身上發現的,因為像皇冠,因而起名冠狀病毒。2003年非典爆發,非典病毒與一種蝙蝠有關,之后還明確果子貍是中間宿主。2012年在中東爆發了中東呼吸綜合癥,癥狀極像非典,但癥狀更嚴重,科學家們去中東調研,在中東的蝙蝠上又找到了新冠病毒。2019年底的新冠肺炎,科學家們又在蝙蝠體內找到了新冠病毒與蝙蝠中的冠狀病毒序列相似達96%。這三次疫情見證了它們是冠狀病毒這個家族中的三兄弟。
第二、查病毒演變鏈:從非典到中東呼吸綜合癥,再到新冠肺炎,總源頭可能都是蝙蝠,蝙蝠是唯一長翅膀能高飛的哺乳動物,而且身帶百毒而不死的毒王,足見它的威力。更重要的是非典、中東呼吸綜合癥、新冠肺炎,這三個以襲擊肺為主的病毒,毒力一次比一次大,傳染性也一次比一次烈。而演變鏈的總源頭極有可能在蝙蝠。
第三、找病毒變異原因:在尋找病毒宿主的過程中,有的尋求到了果子貍(非典病毒的中間宿主),有的抓住了駱駝(中東呼吸綜合癥的中間宿主),有的找到了蛇、穿山甲、竹鼠等(新冠肺炎的中間宿主),于是從原宿主蝙蝠到中間宿主、到人類,為了求生存,冠狀病毒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突變,毒力也一次又一次增強,傳染性也愈來愈烈。
本來這些病毒在原宿主中生存的好好的,就是因為有些人殺吃蝙蝠、吃果子貍、吃蛇、吃穿山甲、吃駱駝……逼迫冠狀病毒突變求生存,終于找到了更新的宿主就是人類。可見新冠病毒來源于自然演變的可能性極大。
三、從疾病病象看
第一、從疾病傳播速度看:新冠肺炎,一開始傳播很緩慢,卷曲隱伏著行進,讓人們沒有警覺,然后突然爆發,讓人猝不及防。武漢一開始就是只在少數人中傳染,然后突然大爆發。
第二、從病程演變看:人們感染病毒后,不像以往的疫病迅速高燒,演變劇烈,讓人應暇不及,而這個病毒陰得很,七天之內,不動聲色,除了干咳、乏力之外,幾乎無恙,然后七天左右病毒一躍而起,病情迅速轉危,出現氣短胸悶,臉色變黑而倒地。
第三、從潛伏期看:相當一部分患者潛伏期較長,是這個病的一大特點,尤其后期的無癥狀感染者,病毒更是隱伏,長期潛在,待機而出。還有,有的病人白晝沒事兒,夜里加重…這些都見證了它的陰性病象。都說明新冠病毒屬陰性病毒,是從它們的宿主同化而來。
四、從治療來看
第一、陰病偏用溫藥:新冠病毒屬陰性病毒,因為是土疫,不是陽性的火疫、熱疫,所以全程偏陰,幾乎無高熱,所以我用藥也多用偏溫性藥,如人參、黃芪、蘇梗、干姜。
第二、重證更偏寒化陰凝:新冠肺炎重癥、危癥時往往出現肺閉心脫,病呈陽虛陰凝,用溫化扶陽藥方能解危,如用人參、瓜蔞薤白桂枝干姜湯溫陽開閉化痰,足涼冷汗則加附子溫陽固脫。
第三、用天然中藥殺毒有效:尤其我用中醫千百年來殺自然疫毒的中藥,進行了組合,用射干、連翹、金銀花、板藍根、貫眾五樣藥敗毒非常見效,目前正在聯系制藥廠準備批量生產。這就更符合這個病是自然而來的病毒。
五、從突變因素看
第一、變生戾氣的原因之一,陰穢污濁的變生:由于抓捕宰殺野生動物,尤其野生動物的血和糞相混,而變生陰穢污濁之氣,而產生疫氣。《瘟疫論》把這種具有烈性傳染性的疫氣稱為戾氣,就是可以滅門、滅村、滅城的疫毒。
第二、變生疫氣的原因之二,病毒抗原與人的抗體之間的平衡被打破:野生動物來自野生環境,由于抓捕宰殺導致野生動物之間的寄生鏈、食物鏈發生變化,從而致使病毒發生變異尋求新的宿主。因為病毒比細菌小得多,沒有細胞結構,它必須依靠宿主的細胞才能生存。所以它必須變異才能適應新的環境。這樣由于動物體內的病毒變異太快,人的抗體跟不上,病毒抗原與人的抗體之間的平衡被打破而致病疫爆發。
第三、變生戾氣的原因之三,病毒被迫變異跨越物種界:為尋找新的宿主。從病毒的原宿主蝙蝠來看,這個最早宿主可不簡單,它有十分古老的進化史,有五百萬年歷史和上千余品種。它還是哺乳動物中唯一長有肉翅膀能在高空飛翔的動物。蝙蝠堪稱毒王魔窟,能攜帶共生百余種病毒而不生病。足見它的免疫力之神奇。所以科學家何不從蝙蝠身上尋求免疫的神秘原因以啟發防治。另外由于蛇、果子貍、穿山甲、水貂、竹鼠等都以蝙蝠為美食,導致病毒在這些中間宿主中因為改變了環境而發生變異,如果人類再殺吃蛇、果子貍、穿山甲、水貂、竹鼠等中間宿主,就會致使病毒再次發生變異。這樣病毒從蝙蝠(原宿主),到蛇、果子貍、穿山甲、水貂、竹鼠…(中間宿主),再到人類,被逼而跨越物種界,加之環境不斷改變而逼迫變異,于是毒力及傳染烈性也就越來越強。包括會導致七竅流血而死的埃博拉病毒,也是因為吃了果蝠而病。而鼠疫有的是因為吃了嚙齒類動物(旱獺、野兔等)而感染的。這些疫病的爆發,都與吃野生動物有關聯。
結 語
第一、從以上五方面的分析可以見證,新冠病毒可能是自然演變而來,來自動物,與野生動物的關系極大。
第二、告誡人類,要吸取教訓,保護生態環境,嚴禁捕殺吃喝野生動物,不能打破它們之間的生態平衡。這樣才能阻斷野生動物疫源疾病跨越為人傳人疫病。
第三、保持環境衛生,實行垃圾分類,消除污穢環境。開窗通風多見陽光。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