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11:44:43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李莉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外景
中國開放的春風撲面而來、溫暖世界。在當前全球抗疫和世界經濟復蘇的關鍵時刻,辦好進博會彰顯了中國與世界分享自身發展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舉辦的進博會上,處處能感受到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
進博會穩步增長、越辦越好。從第一屆到第三屆,進博會的意向成交額分別達到578.3億、711.3億、726.2億(美元),前三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約2016億美元。第四屆進博會參展國別、企業數均超過第三屆,總展覽面積進一步擴容到36.6萬平方米,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回頭率”超過80%。進博會不斷刷新謀合作、促創新、求共享的“成績單”,體現著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與世界共享機遇的胸懷,彰顯著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責任擔當。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交流創意和理念,聯通中國和世界,成為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四大平臺,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讓世界共享中國機遇
在開幕式上,一位外國與會嘉賓把進博會比喻為通向中國廣闊市場的“金色大門”。如今,這扇“金色大門”越開越大:全球企業在此展示新產品、結識新伙伴、開拓新市場,不斷為全球創造新機遇。
全球經濟在疫情的籠罩下,貿易投資機遇資源稀缺,中國進博會為各國企業搭建交流融匯的平臺。據悉,在本屆進博會上,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金磚國家有80多家企業參展;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對話伙伴國有近200家企業參展;中東歐國家也有120多家企業參加企業展。
“最不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走出去很難,而進博會搭建了一個合適的舞臺,幫助這些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原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合設機構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阿蘭查·岡薩雷斯說。
世界各國對于進博會的熱情支持和參與逐年見漲。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介紹說:“15個國家首次在國家展亮相,其中5個國家是首次參與進博會。由于疫情影響,這些國家難以參加線下展,而今年進博會恰好推出了線上國家展‘云上’展示窗口,為他們提供了參與進博會、共享中國發展機遇的平臺。”
據悉,今年進博會國家展首次在線上舉辦。本屆進博會采用三維建模、虛擬引擎等新技術手段,打造沉浸式數字展廳。觀眾可在線上瀏覽展廳展示內容,并可通過展廳鏈接快速獲取該國企業參展情況和展品信息。展廳集中展示了參展國的發展成就、優勢產業、文化旅游等內容,充分展現世界多元文明風貌和各國經濟發展狀況。
“進博會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展示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展現了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它為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表示。
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認為,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平臺,也是構建“雙循環”格局的重要窗口。隨著以東盟為主導的RCEP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協議生效進入倒計時,對印尼華僑企業來說,進博會更是不容錯失的“中國機遇”。
越來越多的海外企業和機構希望通過長期參與進博會深耕中國市場,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得益于中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內需潛力,進博會正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匯集點,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平臺。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外景
進博會上,處處呈現著對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本屆進博會首次在服務貿易展區設立文物藝術品專區,英國、西班牙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0家境外機構申報文物藝術品178件;設立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生物醫藥、智慧出行、綠色智能家電及家居等新專區,同時在裝備、醫療、汽車展區試點設立創新孵化專區;氫燃料電池汽車、“零碳工廠”方案、關節外科手術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集中首發……更“新”的進博會魅力十足。
據悉,包括創新孵化專區在內,今年的進博會共設數字工業、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集成電路、公共衛生防疫等13個專區。中國消費經濟學會會長楊繼瑞表示,這對于優化新發展階段的雙循環產業鏈供應鏈,促進我國高質量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既是世界之福,也是中國之需。
新發展格局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表示,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相互協調,進博會則是連接“雙循環”、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的重要橋梁。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外景
“中國當前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致力于不斷提高對外合作水平,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說,展望未來,中國將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自貿試驗區布局,深化對外投資合作。
多位業內人士在本屆進博會期間表示,在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進博會作為聯通中國與世界市場的重要平臺,其溢出效應將進一步放大,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伴隨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進博會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深耕中國市場,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拉美駐華使團團長、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里斯稱:“我們正嘗試理解中國提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從中尋求合作共贏機遇。”
培育消費市場推動消費升級
以色列的“便攜式農場”、德國的生物可降解設備、瑞士的碳減排服務系統、意大利的無人駕駛果汁販售車,還有來自烏克蘭的不含反式脂肪酸的人造黃油……越來越多的世界品牌攜全球首發新品集聚進博會。從衣食住行到高端裝備,從有形產品到無形服務,正是由于敏銳洞察到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和消費升級的旺盛需求,才有將自己“王牌”產品拿到進博會上來的迫切心情。
進博會溢出效應愈加明顯,不僅讓進口商品消費實現快速增長,也與國內消費市場形成互補、相互促進,進一步激活市場潛力。
據悉,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12年的20.6萬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39.2萬億元。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綠色、健康、可持續消費不斷擴大,服務消費快速發展。同時,居民消費結構正處于持續升級階段,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特征明顯,消費市場潛力大、韌性強、活力足,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進博會正潛移默化地培育中國消費市場。”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大學教授張敏說,進口商品增多會帶動消費理念提升,增加消費品門類,以良性循環推動消費升級。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支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近年來中國積極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推動消費平穩健康發展,可以說消費不僅為中國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了強大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在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消費已經成為雙循環發展的核心動力、關鍵環節和重要樞紐,為全球跨國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中國市場有大量的新消費需求,為全球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有利于推動國內外企業創新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中國始終是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丹麥格蘭富集團總裁保羅·杜·耶森表示,“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希望更加深入地參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多互利合作成果。”
擴大開放合作共贏
“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在第四屆進博會開幕式上,三個“決心不會變”,再次讓世界聽到中國強音。
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成為第四屆進博會場館內外的廣泛共識。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
無論世界局勢如何紛繁復雜,中國始終如一擴大開放、推進合作。從“中國將始終是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到“中國將張開雙臂,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從“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到“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疫情影響下,進博會的如期召開,展示出中國與各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誠意和決心。前三屆進博會上,中國宣布的一系列擴大開放舉措也都是“干貨滿滿”,并且已基本落實。
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中國將踐行更多新舉措: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有序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更多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投向中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出臺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宣布了一系列對外開放新舉措,進一步堅定了跨國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信心。
近年來,中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有力保障。中國美國商會《2021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1%的受訪外資企業將中國作為首選投資目的地,81%的企業認為2021年本行業的中國市場將實現正增長。中國歐盟商會調查顯示,六成受訪歐洲企業計劃在2021年擴大在華業務,中國市場已成為許多歐盟跨國企業全球業務的重要支柱。中國德國商會的調查顯示,72%的受訪企業計劃進一步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中國市場的磁力效應正隨著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而不斷增強。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95%的受訪企業稱過去一年其中國業務實現盈利,64%的受訪企業稱其中國業務營收實現增長……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外景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
“進博會是企業向市場展示自身的一扇窗,更是洞見中國市場的一扇窗口。中國的持續開放讓中國和世界的消費者都接觸到了更多的商品和選擇,也讓更多中國制造的產品去往世界各地。”新西蘭奶制品企業恒天然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周德漢表示,作為進博會的“忠實粉絲”,恒天然相信中國的持續開放將會增強人們對中國營商環境的信心,這對受疫情影響的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沈凖碩表示:“中國擴大開放舉措為加強各國經貿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各國命運休戚與共,更應加強開放合作,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好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愿更多國家與中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察勢觀勢、同舟共濟,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凝聚應對全球經濟困局的合力,推動世界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韌性的發展。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外景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