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守住濕地的底線

2018-01-05 3:11:28

文/趙娜
攝影/肖詩白、余永澤、嚴荼
責編/王艷玲

在建工程侵占保護小區

有研究發現,在全國多處濱海濕地,均存在在建工程未批先建、化整為零的亂象,對天然濱海濕地及生物多樣性資源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在綠色和平發布的報告中稱,江蘇省如東縣小洋口(洋口鎮)“綜合下海通道與作業場地工程”和“重裝設備成套基地”兩個在建工程,侵占為保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極危物種建立的勺嘴鷸保護小區。

在綠色和平提供的衛星影像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該項目涉及的兩項工程距江蘇如東小洋口勺嘴鷸棲息地保護小區中心位置不足兩千米。一旦工程結束施工,并投入使用,無疑會對保護小區內候鳥的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2017 年8 月29日, 正在施工的“小洋口(洋口鎮)重裝設備成套基地”, 該工程距離小洋口勺嘴鷸保護小區的中心位置不到2公里。

據了解,兩個工程的環評報告彼此獨立,文字說明中均未提及對方。然而,兩個工程均為海上風電建設的配套設施。《海域使用權管理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同一項目用海含不同類型的,應當按項目整體受理、審查、審核和報批”,下海通道及重裝基地工程的審批和建設存在“化整為零”的嫌疑。

長期以來,濱海濕地保護為經濟發展“讓道”已成為常態。在可觀收益面前,開發商寧可違規也要在濕地“跑馬圈水”,這類問題非常突出。比如渤海灣沿岸如果全部用于開發,棲居于此的鳥類就會失去家園。

面對涌入濱海濕地的在建工程,國家層面還未就濕地保護利用出臺相應規范,部分省份已經出臺的保護條例也不健全,也沒有對應的比較明顯的處罰措施。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正旺告訴記者,這就需要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經濟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做到生態文明、科學發展。然而,做到“茍富貴,無相忘”談何容易。

除了經濟開發與保護棲息地的矛盾以外,還有管理上存在的諸多難題。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戴年華說:“水上的野生動物如水鳥歸林業部門管理,豐水期水下的魚類等歸農業部門管理,水退形成濕地且越冬候鳥來了,就歸林業部門管理,而水污染治理歸環保部門管理,水資源又歸水利部門管。這樣的濕地管理條塊分割嚴重,問題突出。”

由于缺乏不同制度、不同部門和區域之間的協調機制,導致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尚存在諸多需要協調的地方。同時,各自為政的局面也將導致后期多頭監管等問題。小洋口兩個在建工程的違規上馬,與各部門間存在的利益藩籬不無關系。

保護要杜絕“以次充好”

在江蘇省海洋生態紅線保護規劃中,將以小洋口灘涂濕地為主的小洋口國家級海洋公園劃入了限制類和禁止類的管控紅線,而和海洋公園相鄰的勺嘴鷸保護小區卻并沒有被劃入紅線范圍。

據了解,小洋口國家級海洋公園被劃入限制紅線區的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蔓延,生態功能降低,無法有效地為候鳥提供覓食和棲息的場所。相比之下,臨近的勺嘴鷸保護小區存有大面積的自然灘涂濕地沒有受到互花米草侵蝕,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危物種的勺嘴鷸重要的遷徙中轉地。這片灘涂濕地符合《濕地公約》中對國際重要濕地的定義,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如果不能被劃入紅線進行保護,隨時可能受到破壞而消失。

“保護水中生物如魚類等,比保護水鳥更顯急迫,即棲息地保護比物種保護更緊迫。”戴年華呼吁道:在濕地大家關注的是一眼就可以看得見的候鳥,往往忽視了候鳥的生存基礎——如濕地中的水生動植物。因此,保護候鳥,首先應該保護與其密切相關的棲息地和食物源。

如東縣小洋口勺嘴鷸保護小區,和小洋口化工園區僅隔一條海堤。

戴年華建議,要做好濕地綜合規劃,留足生存空間給候鳥,劃定生態紅線。劃出一部分區域給候鳥,拿出一部分區域供經濟發展以滿足生產生活需要,比如開發生態旅游、休閑景觀、濕地教育、服務產業等。同時,要堅守生態紅線不能開發的原則。

夏貴榮也表示,保護鳥類的同時,可以發揮濕地綜合效益,建立核心區、緩沖區、生態旅游區,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進行適度開發利用。

“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可持續利用。”李曉民強調,在不改變濕地生態功能、不超過濕地生態承載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濕地自然資源,但是不能過度使用,以免對候鳥生存造成威脅。

目前,最有效的保護候鳥棲息地的措施莫過于建立自然保護區。“劃定保護區域后,不但有專人管理,還會撥付專項經費。這種方式是保護候鳥最直接的方法。此外,要提倡科學施用化肥和農藥,減少對水體、水生物造成的不良影響。”李曉民建議。
夏貴榮表示,目前,我國濱海濕地還沒有形成濕地水鳥越冬地或停歇地的保護體系。“在面對保護和發展的矛盾時,人們通常會覺得如果一年僅有幾個月才有候鳥來越冬,其他時間幾乎看不到什么鳥類,也沒有明顯的景觀可供欣賞,那么建立保護區就不是必須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越冬地和停歇地在候鳥的生命周期中占了一半時間。因此,對越冬地及停歇地的保護力度應該提高到和繁殖地保護相當的地步。”

生態保護紅線作為中國環保的新契機,應杜絕“以次充好”的現象發生,將真正具有重要生態價值且缺乏有效保護、監管機制的棲息地劃進生態保護紅線進行保護,才能最大化生態保護紅線的價值。

如東縣小洋口勺嘴鷸保護小區,和小洋口化工園區僅隔一條海堤。

生態紅線內的濕地,該如何保護?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將實現“全國一張圖”,對紅線內的生態環境進行嚴格保護。這對于所有生態空間,特別是濱海濕地這類長期存在保護空缺的生態空間來說,是一個難得的保護機遇。

紅線是底線,也是高壓線、警戒線,一旦經過科學測算和整體統籌后劃定下來,就必須嚴格遵守。區域規劃建設也好,經濟社會活動也罷,都要主動與紅線‘對標’,在規劃過程中更應該有質有量,落在實處。

但是,劃定濕地紅線并不是那么容易。戴年華表示:“濕地范圍廣泛,如河流、湖泊、庫塘、淺海及海灘等,有的濕地分別建立了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源保護區、濕地公園等,但人類經濟活動也頻繁,如漁業生產、航運等。因此,濕地內劃定生態紅線,情況復雜,難度比較大。”

那么,劃定在生態保護紅線內的濕地,應該如何進行管理呢?

夏貴榮強調,單純利用法律條文來約束破壞濕地的行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讓當地居民享受到濕地保護的好處。因此,有關部門要通過建立保護區,發展生態旅游,解決當地居民的安居樂業問題,讓其共享保護環境帶來的生態紅利。

但是,紅線是不可逾越的。有專家表示,劃定在生態紅線內的濕地應該實行完全的封閉式保護,不可開發和挪作他用。

“紅線內的濕地保護,要因地制宜,最好一濕一策,或一濕地類型一策,如針對候鳥棲息、魚類三場(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等可實施季節性保護,也可區域內輪流輪片保護。”戴年華建議道。

他指出,但在繁殖季節,一定要嚴格保護。水生生物繁殖季節,最好能流域性全面禁漁,維護水生態安全。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