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15:49:38 作者:王雪銘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要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中醫講究整體觀、辨證觀,注重平衡,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倡導養生保健、個體化診療、辨證論治思想,突出“治未病”,通過“望聞問切”,追求固本的治療手段調節人體機能,自然對抗疾病,使陰陽平衡,產生抵抗力。幾千年來,中醫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系統且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縱觀我國歷史,正是因為有中醫藥的防治作用,從未發生過諸如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等致幾千萬人死亡的重大瘟疫。
自疫情發生后,在缺乏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就是憑借歷史上針對疫病的扶正祛邪治則和辨證論治方法,全程參與疫情防控與患者救治,極大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目前,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最佳治療方法。
近年來,中藥在治療危急重癥方面的良好成效,讓世界看到了中藥的實力,中藥逐步進入了國際醫藥體系,中醫的治療手段也逐步被世界所接納。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已有103個國家認可并使用針灸療法,其中18個國家已將針灸療法納入醫保體系范疇。中醫的艾灸、拔罐等治療方法也受到國際友人的熱捧。
據專業人士觀察,國外執業的中醫師70%是洋中醫;中醫服務的患者70%是外國人。統計數據顯示,每年13000多名留學生來華學習中醫藥,約20萬人次境外患者來華接受中醫藥治療。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標準化、規范化和信息化正逐步形成,影響力日益擴大,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開展人文交流、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中西醫結合”的重要意義。在此次座談會上,總書記再次高度肯定了中西醫結合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為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指明了方向。總書記對中西醫結合的指導思想,必將推動我國中醫藥振興發展,推動中西醫藥互鑒互補,為最終戰勝疫情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應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既要“古為今用”,也要“洋為中用”,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姿態發展中醫藥。通過本期《中國周刊》特別報道,我們一起關注中西醫結合的創新發展之路。
編輯:張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