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疫情沖擊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將如何應對

2020-03-10 11:00:50

文/陶金 顧慧君 施旭健(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肺炎疫情緊急,對宏觀經濟將產生一定影響。短期來看,供給端的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會受到疫情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而收縮,例如勞動力供給或因人員染病、隔離治療、限制流動等多種因素而減少。需求端,除了對醫藥等個別產業帶來需求的短暫性爆發外,對消費、交通運輸等更為廣泛的服務業的需求產生沖擊。

青山爭日攝
凝望東方,太陽從云縫中掙扎著出來,照射在空蕩蕩的城市上空。疫情好轉,曙光初現。

前車之鑒

具體影響如何?可以參考2003年的SARS疫情。當年的SARS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是因為SARS與此次疫情在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

首先,造成疫情的病毒本身具有相似性。SARS的冠狀病毒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屬于同一種病毒亞屬,均可感染呼吸道系統造成較為嚴重的肺炎,同時也沒有特效藥,只能對癥治療。

其次,疫情演化形勢具有相似性。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于曉華應用經典的傳染病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模型來預測本次疫情的演化,該模型將傳染病流行范圍內的人群分為三類:S類,易感者(Susceptible),指未得病者,但缺乏免疫能力,與感病者接觸后容易受到感染;I類,感病者(Infective),指染上傳染病的人,它可以傳播給S類成員;R類,移出者(Removal),指被隔離,或因病愈而具有免疫力的人。

通過此模型,利用SARS參數模擬疫情傳播途徑。以SARS為例,SARS的首位患者于2002年11月中旬發現,疫情在2003年3月至5月加速擴散,從病毒爆發后的大概90天達到高峰,到6月則基本得以遏制,持續時間超過六個月。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第一個病例于12月8日發現,50天左右開始集中爆發(1月20日左右)。盡管該模型預測非常簡化,但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其他學者的認同。

由此看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很可能是一次持久戰,全社會都要做好全面準備。


從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來看,當年的SARS疫情影響不一而足。消費和服務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而基建、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影響也不小。首先,代表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在一季度的幾個月中持續顯著下滑到了4.1%,為前后幾年來的最低點;第二,交通運輸活動驟減,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增速在2003年5月降至2.3%,為前后幾年來的最低點;第三,雖然工業和制造業的需求依然強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0%),但供給端受疫情影響工期等因素的影響,明顯疲弱,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一季度的幾個月中持續顯著下滑。


由此來看,SARS疫情在短期內對經濟產生沖擊,但長期影響不顯著。

此次疫情的特殊性

不過,此次疫情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已與2003年不可同日而語。主要包括以下不同:首先,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本身還是與SARS存在不同。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強,但致病力和致死率似乎都較SARS更低。很多時候,一種病毒的傳染性越強,它的致病力往往會越弱(例如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極高,但傳染性較低,也較易進行隔離防控)。這為病患的診治提供了相對較好的環境,也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此次疫情可能不會如SARS那般嚴重。

第二,疫情的發現和管控相對較早,新聞媒體傳播也更加充分,政府應急能力明顯增強。當年的SARS之所以肆虐,與前期對防治的忽視有關,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疫情前期出現大量醫護人員感染發病,導致醫院人力資源緊缺,部分醫院一大半的醫護人員無法工作。針對此次疫情,政府較早地采取了應對措施,有效防止了疫情的廣泛擴散,至少目前沒有出現醫護人員大面積感染的局面。但反過來看,及時的管控措施很可能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全國范圍內的限制人員流動和大面積的隔離會對消費、服務業和交通等領域造成一定沖擊。


第三是經濟層面。當年中國經濟仍然處于剛進入WTO后的貿易井噴期,疊加投資主導發展模式爆發和人口紅利窗口,經濟很快就拐頭向上,疫情并未產生較大影響。但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與當年情況截然不同。經濟增速下滑中,疫情沖擊帶來的邊際影響可能更大,緩釋時間可能也更長,實質性沖擊可能來的更早。今年春節較早,如果疫情短期沒有緩解,可能出現節后返鄉群體滯后返工,基建、房地產等項目工期將在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悲觀預期下的消費、住宿餐飲、航空等領域將受到打擊。未來有可能出現這些領域增速降檔,難以在短期內回升。趨勢性下滑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較難找到新的突破點?;ê芸赡軙虼舜我咔槎降祝瑢m梻蓉斦碳さ牧Χ群托Ч残枰M一步觀察。

從預測的角度看,此次疫情可能成為更積極財政政策、央行降息的一個催化劑。從2003年政府政策來看,財政上,政府定向補貼了受影響較大的旅游、交通和餐飲等行業,并未大規模開展積極財政政策。而貨幣政策的確獲得了短暫的寬松,但很快就轉頭收緊了,因為彼時的中國經濟風險是過熱,而不是當前的趨勢性下行。當前全社會對于經濟前景的信心相對脆弱,需要一波刺激來增強信心。

不確定性仍較大

以SARS為鑒,當年的中國經濟受到了短期沖擊,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不過,從2003年全年看,這種沖擊似乎并不明顯。這也“打臉”了當時的很多經濟影響預測。

2003年4月中旬,有學者分析認為“SARS”的經濟影響較大。為此在北京實施一項實地抽樣調查,并利用消費乘數模型分析框架進行估測,提出“由于SARS的影響,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將在6%-7%,比預期低1至2個百分點”。為反映“SARS”對服務業的影響,國家統計局于2003年7月上旬進行了一次快速調查。結合調查結果,第二季度GDP、第三產業、其他服務業增長率分別被確定為6.7%、0.8%和-6.8%。到2004年7月,這幾個同比增速指標分別上調到7.9%、4.5%和5.7%。有些國際機構也進一步調低了GDP增速預測值。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2003年5月預測,“就目前的疫情局面來看,中國今年的GDP將從7%減少到6.5%”。實際上當年GDP的統計部門最初公布數為9.1%,后續修正值為10%。

可見,受對象性質制約,對“SARS”這類疫情沖擊的經濟影響,在事件發生之際要準確定量估計比較困難。過去10多年遭遇的其他災變,如1998年的洪災、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也給短期經濟預測提出類似難題。至少這幾個案例經驗提示,災變發生時,預測觀點似乎容易高估其宏觀影響。

綜上來看,此次疫情的形勢復雜,經濟增速是否會顯著降低,取決于疫情的發展和控制,取決于各方面下半年的努力,不確定性很大,情況也很難預料。但短期內對經濟的沖擊很可能是肉眼可見的。預計此前對于一季度、二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將略微下調。

對投資影響幾何?

對于投資者而言,突發疫情可能潛藏股市投資機會。從眾多國家的多次突發社會事件來看,在國家困難的時候,選擇堅定買入的愛國者,都在支持國家的同時獲得了回報,而那些趁機賣出的投機者、悲觀者大多以踏空收場。

以股市為例,2003年上半年的SARS疫情并未改變股市全年上漲的事實。上證綜指由2003年年初的1320漲到年末的1513,漲幅達到14.6%。


分板塊來看,疫情對各行業的結構性影響較為明顯,需要根據疫情演化的時間具體分析。下圖展示了當年若干受SARS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大多數行業板塊在疫情發展期(2002年12月-2003年2月)和疫情高峰期(2003年3月-2003年5月)的表現大相徑庭。大多數行業出現了疫情發展期上漲、高峰期明顯下跌的情形,典型的行業包括酒店、餐飲、旅游、商貿零售等。而乘用車、物流、醫藥等行業則更加受到需求轉移和擴張的影響,業績和估值雙漲。其中,乘用車板塊上漲的原因,除了行業處于快速成長期以外,疫情對公共交通的負面影響觸發了更多的私家車需求;物流業上漲則受到當年電商需求的爆發。


另外,需要注意相關聯行業的潛在投資機會。例如,SARS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自2003年一季度之后銳減,2003年二季度民航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48.9%,比2002年同期減少旅客約1000萬人次。航空公司業績也受到了很大影響,股價在疫情高峰期下跌。但與之緊密關聯的機場卻由于業績的穩定性(機場的收入并不依靠人流量,而主要依靠航空公司支付的費用)而在股價上保持了堅挺。

預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短期內對行業板塊估值和業績的影響,與2003年SARS疫情至少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影響程度要視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而定,尤其是要謹慎預判疫情的不同演化時期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變化。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