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全國人大代表殷紅梅: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等終端使用管理

2021-03-19 15:42:20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李莉

微信圖片_20210319154121.jpg


中小學生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的有效管理一直是教育部門管理中的一道難題。一方面,未來的社會是信息化、網絡化的社會,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是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作為數字化時代的未來公民,學生需要提升信息素養。另一方面,因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使用不當,不僅會給學生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障礙、視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學生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風險,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網絡色情等問題頻發,更有因手機管理出現的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家長之間極端的傷亡事件。因此,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解決好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管理問題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殷紅梅表示,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的有效管理是全社會的責任,需要從立法角度,明確各主體的責權。中小學生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有效管理涉及的主體也包括了學生、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庭、網絡及社會。而教育部出臺的《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只是一個內部指導性文件,其政策對象涉及的是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不直接對中小學生和家長具有強制約束力,各個中小學校還需在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細化學校針對學生的手機管理規定。“通知”更不會對網絡及社會等具有約束力。


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的有效管理應是全空間、全時間的“禁”與“用”的合理匹配,這也需要從立法角度去明細。而“通知”只對校內手機使用有約束力;教育部等八部門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關于科學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也只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在立法中,《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四條提出“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這些規定主要強調了手機的校內管理,亟待對校外如何有效管理、發揮手機積極功效等提出針對性管理辦法。


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的有效管理應是科學的,涉及網絡管理和科技創新,需要從立法角度去促進。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對政府、學校、家庭、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等不同主體作了相應的規定,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其中,第七十條提出“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為中小學生手機的網絡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同時,還需要借助科技手段,針對學生學習時段,開發安裝自動提醒軟件、手機使用限制系統等,凈化學生手機環境。


手機管理制度的制訂、實施需要民主合法,不是學校管理者單方的事情,也不是通過強制或命令可以簡單實現的。建議從立法角度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的管理,早日出臺相關的管理條例。


編輯:孫遠進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