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 16:38:15 作者:錦鱗
大蓮花體育場杭州亞運會開幕
山水人文
數字火炬手踏浪而來
錢塘潮涌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
杭州亞運會創作及藝術總指導范揚先生與8萬觀眾一道在“大蓮花”體育場,共同見證了這一非凡的時刻。
開幕式的表演氣勢宏大,“大蓮花”主場內外人聲鼎沸,高潮迭起。
畫家范揚心潮澎湃,潑墨揮毫,創作《錢塘潮涌》《數字火炬手踏浪而來》《山水人文》《焰火綻放大蓮花》 等多幅作品,把現場的感受融入筆墨,將精彩的瞬間化為藝術的永恒。
心隨我動,筆隨心動。
杭州亞運會賽事精彩紛呈,各國運動員皆有出色表現。中國健兒們摘金奪銀,比賽引人入勝。
運動員們在賽場奮勇搏擊,畫家也隨時跟進,揮毫不息。
乒乓球是國球,一向被人關注。亞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成績輝煌。在女子團體決賽中,中國隊孫穎莎、陳夢、王曼昱三位名將先后出場,3:0勝出。女將們球藝超群,心理強大,拿下了這塊沉甸甸的金牌。范揚的畫作表現了團隊奪冠瞬間的暢快。
中國選手馬振昭在柔道女子87公斤級決賽中戰勝日本選手高山莉加,勇奪冠軍。
宋兆祥在跆拳道男子80公斤以上級決賽中勝出。奪冠之際,仰天長嘯,情感迸發,勝利豪情躍然紙上。
中國乒乓球女團奪冠
飛魚入水
杭州亞運會電競比賽中
15歲陳燁滑板碗池奪冠
滑板街式
張雨霏堪稱“泳池飛魚”。《飛魚入水》表現了張雨霏入水一躍的剎那,這是力與美的完美呈現。
泳池里,中國隊捷報頻傳,健兒們勇立潮頭,奪冠氣勢一浪高過一浪。
畫家還畫了泳池邊運動員出發前躍躍待發的場景,箭在弦上,躍如也。
《電競入亞運》,這是范揚頭一次畫電競運動,也是新鮮嘗試。畫面上選手們全神貫注,全力以赴,中國隊決賽奪冠。
滑板比賽特別受年輕人喜愛。街頭少年的歡欣跳躍,是他們青春活力的迸發和釋放。“街式”“碗池”的賽制,似乎把人們從賽場帶到了街區。其動作入畫,盡顯生動。
范揚畫了崔宸曦在女子滑板街式比賽中的矯健身影。13歲的小姑娘成為中國隊歷史上最年輕的亞運金牌得主。
中國隊在馬術賽場也有上佳表現。馬術盛裝舞步的賽事畫面漂亮,騎士的颯爽英姿也讓人目不暇接。畫家眼追手隨,記錄下這瀟灑的身姿。
中國女籃的勝利令人鼓舞。中國女籃在決賽中以74:72的比分絕殺日本隊。比賽爭奪激烈,扣人心弦。最后一刻,中國隊勝出,金牌來之不易。
黃娟在亞運會女子單人皮劃艇激流回旋決賽中奪冠。決賽之際,中流擊水、激流勇進的場景令人難忘。同樣,中國隊男選手在激流回旋比賽中也是頑強拼搏,展示了我國健兒雄強的體魄和英勇的氣概。
看賽觀畫,心潮逐浪高。
中國隊杜林澍奪得男子50米步槍三姿金牌。
畫作表現杜林澍臥姿瞄準的情境,運動員沉著冷靜,穩如泰山。
亞運會女子鏈球中國選手王錚奪冠。畫面以王錚旋轉如風的身影,呈現出她在賽場上舍我其誰的王者風范。
馬術盛裝舞賽
杭州亞運會中國女籃勝日本隊
杜林澍50米步槍三姿奪
女子鏈球王錚奪冠
謝振業百米奪冠
田徑場上,群雄逐鹿。男子百米飛人大戰最是引人關注。 中國運動員謝震業沖進10秒大關,強勢奪冠。謝震業終點沖刺的那一刻正是畫家捕捉的瞬間。
林雨薇以12.74秒的成績在女子100米欄決賽中奪冠。畫面表現了林雨薇奮力跨越的身形。
跳水運動員全紅嬋不負眾望,勇奪金牌。比賽中其“水花消失術”的絕活引得7位裁判員同時舉牌滿分10分,全場一片喝彩。
中國臺北的女運動員在跳馬決賽中表現出色。
印度選手親吻接力棒的圖像,也讓人們體會到運動的魅力和競技體育的精彩。
2023年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圓滿落下帷幕。閉幕式在“大蓮花”體育場進行,簡約而精彩。范揚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了閉幕式“美麗花園”上的美妙場景。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美麗的杭州讓來自亞洲各國的朋友們流連忘返。
林雨薇女子100跨欄奪冠
金紅嬋在比賽中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閉幕式火炬手“弄潮兒”奔向星空
比賽圓滿,友誼長存。
閉幕式上的大型舞蹈氣氛優雅,飽含深情。“最憶是杭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麗的西子飛天而至,手捧金荷碧桂,散花空中。湖面上細浪映月,漣漪閃爍,群仙起舞,天衣飛動。仙女們凌波微步,翩若驚鴻,仙袂飄飄,委婉動人。
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拉賈· 蘭迪爾·辛格先生在閉幕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我愛杭州,謝謝杭州,再見杭州。”情真意切。
范揚也記錄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大屏幕上,數字火炬手“弄潮兒”一步一回頭,依依不舍地從“大蓮花”體育場冉冉升騰,跨越杭城, 奔向星空,帶上了今宵的快樂,帶給人無限的遐想。
杭州亞運會精彩非凡,運動員們表現卓越,畫家創作的作品也讓人們再讀比賽,重溫難忘的激情時光。
范揚,1955年1月生,祖籍江蘇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1982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曾任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后導師。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東盟藝術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特聘院長。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0年被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國家科學藝術院聘為院士。2013年被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科學藝術院聘為院士。2014年在法國圣愛美隆市接受魯德拉騎士授勛冊封。2019年在北京獲得由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親自頒發的顧拜旦獎章。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