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寫意、寫情、寫心 ——彭太武的花鳥畫創作

2020-07-10 13:59:57 作者:邵大箴

微信截圖_20200710135405.png

彭太武,1957年1月生于武漢,湖北大悟人。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藝術碩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美術院中國畫創作研究室原主任,湖北書畫院院士,湖北楚天畫院副院長,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彭太武館員藝術研究院院長。

長期從事中國畫創作研究,多次榮獲國家級重大美術作品展覽重要獎項。獲湖北省文藝明星獎、楚天文華美術獎、屈原文藝獎等。多次在中國各大城市舉辦個展、聯展。多次赴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中國港澳臺地區參加展覽,并出版發表作品,其作品被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博物館、美術館和收藏家收藏。


微信截圖_20200710135530.png

吉祥花店 146×186CM 紙本水墨


彭太武的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僅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還引發人們思考有關寫意花鳥畫的創新問題。他的畫何以有如此的藝術魅力,新在哪里?據我個人的認識,新在具有強烈個性的筆墨語言,新在傳統寫意精神的現代發揮,新在放縱而不失嚴謹、浪漫而又清新的藝術境界。

傳統大寫意的花鳥畫必須以書法入畫的筆墨語言取勝,這是人所皆知的道理。筆墨作為一種技法,古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語言,后人從這里起步,學習、鉆研,體會其奧妙而用于自己的繪畫實踐。筆墨作為技法,掌握其共同法則固然要花很大精力,但相對作為精神層面上的一種個性化語言,畢竟是屬于技巧層面。對這一點,并不是所有藝術家都有清晰的認識。許多人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古人的筆墨為樂趣、為目標,炫耀自己熟練的筆墨技巧,而忘記了筆墨既有共同規范,更應有規范之外的個性發揮,這便是古人說的“從法”與“尊受”的關系。藝術家用筆墨表現自己面對客觀的感受時,一定會自然地流露出強烈的感情,如果程式化的筆墨語言不能達到這一目的,則要敢于嘗試用新的筆墨手段。彭太武的勾、勒、點、擦、皴、染技巧,有深厚的傳統功力,他遵從古人關于筆墨取于物而發于心的教導:寫物之象,寫自己的心跡。物之象,各人有各人的觀察和體會,訴諸于筆墨也一定是因人而異。彭太武尊重自己的觀察,他筆下的物(花鳥)是他取之于客觀自然的象,但帶有相當的主觀性,為表現這些主觀性的物象,在筆墨中透露出引人注意的主觀色彩。例如他常用細柔的筆線與墨色的塊面相結合來描寫物象;又如他愛好用混合色彩的微妙變化與純色加以對照,組織成畫面,而少用墨線來劃分物體形象的界限,等等。尤其要指出的是,為了表現他心中的物象,抒發他內心的感情,他更善于在畫面上發揮隨機應變的能力,運用筆墨的偶然性即興產生的新思緒,果斷地采用新的手段,補充原來的構思,生發出新的繪畫元素。寫心中物之象與寫心中之情的結合,賦予彭太武花鳥畫以不同于他人的鮮明個性面貌。

微信截圖_20200710135520.png

光含麗月天 68×138CM 紙本水墨


如何使傳統寫意精神具有時代性,是彭太武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因為傳統寫意文人畫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今人既要繼承傳統繪畫人與自然的和諧品格,又要高揚當代人的進取精神。前者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根基,后者簡言之是當今時代的旋律。兩者的有機融合,是擺在中國畫家們面前的嚴肅課題。彭太武對此有所自覺。他在一篇文章中說:“中華民族具有儒、道、釋為核心的中正、剛健、渾厚、磅礴的陽剛氣象,同時兼俱自然、虛靜、空靈的陰柔品格,又具有和諧、寬容的大氣使它綿延千年而不衰……”(彭太武:《寫意精神與時代精神》)他認為,“美術作品中的時代精神,必然是民族精神的鮮明體現”,表現寫意畫的時代精神必須從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出發,使其理念得以發揚。同時,感受時代跳動之脈搏,吸收當代中外文化中的積極因素,使之具有時代色彩。由此,彭太武在花鳥畫中所表現的時代精神,不是對時尚和摩登的追隨,不是表面形式的花樣翻新,而是在傳統文化基礎上有深度思考的創造。他堅信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寫意中國畫,有廣闊的包容度,不會拒絕新元素的融入,而能隨著時代的變革而產生自身的變化。彭太武的大寫意花鳥畫得傳統寫意之精粹,有穩固的根基,同時又敏感于天地時勢之變化,從古今中外文化和藝術中吸收營養,使作品放出奇異的色彩。他把構成法融入筆墨語言中,有時用滿構圖處理畫面的空間,有時以彩代墨強化色彩的作用,有時用超越特定時空的構圖等等,都是他對傳統寫意法的補充。他的這種變革,表面上看是繪畫形式的,實際上是通過這些形式面貌的變化,強化了他作品中的時代精神,體現當今時代變革步伐和他內心激越的感情,也適應了人們在審美趣味上喜新厭舊的趨勢。人們常說畫貴在“不落俗套”,這里說的“俗套”既指當代畫家作品的千人一面,也指當今畫家對古人作品的爭相模仿。彭太武的花鳥畫風獨樹一幟,與古人、與同代人拉開了距離,這在當代中國花鳥畫壇是很可貴的。

微信截圖_20200710135547.png

無邊清氣 138×68CM 紙本水墨


藝術作品的好壞優劣最終體現在境界上,潘天壽說:“中國畫以意境、氣韻、格調為最高境地。”在繪畫中,意境、氣韻、格調是抽象的,難以言喻,但其氣息可以使人有清晰、明確而不是模糊、含混不清的感覺。它們體現在作品綜合性的語言上,包括取材、筆墨、色彩、章法、構圖等等方面。具有動的精神氣勢和語言的情致,即在畫面上的構圖安排、形象處理、線條的組織運用、墨色的配置變化上,注意氣的承接連貫和勢的動向轉折,以造成畫面靈動而蓬勃的生機,是意境和格調不可或缺的。彭太武深諳此理,他特別注意自己作品的氣韻生動。他認為,“氣,主要指的是力和勢,而韻,則主要指的是情和味。氣和韻在態勢上是相悖的,但在效果上是互補的。”(彭太武:《寫意精神與時代精神》)根據這個原則,他努力在語言運用上辯證地變化放與收、張與弛、虛與實、動與靜、重與輕的關系,使畫面輕盈中有厚重感,靈動中有力度,充滿韻律與節奏,情趣橫生,顯示出他豐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創造精神,也予人以力感和美感,使人陶冶在他構建的富有詩意的境象之中。

微信截圖_20200710135458.png

山鳥初來 68×68CM 紙本水墨


微信截圖_20200710135509.png

月亮情韻 68×68CM 紙本水墨


微信截圖_20200710135537.png

月亮情韻 68×68CM 紙本水墨


彭太武是一位既有天資又有功力的畫家,他的畫不以功力取勝,而以性情、靈性、修養求語言的美感,求作品的品格和文化內涵。正因為如此,他多次榮獲國家級重大美術作品展覽的重要獎項,作品也在國外享有聲譽,為許多博物館珍藏。他以自己的探索成果,躋身于當代有創新精神、知名的大寫意花鳥畫家行列。彭太武正處于藝術創作的旺盛期,憑他的勤奮、智慧和悟性,他的藝術前程是難以限量的。


編輯:張馨潔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