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1:06:49
“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一定有新的相逢將溫暖延續”——王源。
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堅韌不拔、頑強奮戰;在這場疫情戰中,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充分展現。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集中體現,是引領一個民族面對風險和災難進行頑強抗爭的精神力量。文化所蘊含的理想信念、價值操守、科學素養等,深深融化于人們的血液中,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規范。在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文化力量和文化自信充分展現。
一些文藝工作者通過藝術作品(系列作品、組畫等形式)的創作展現抗疫期間的心路變化歷程,借筆言志,以墨傳情,創作出有情懷、有擔當、有深度、有溫度、有力量的書畫作品。他們用藝術作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凝聚強大精神力量;用藝術創作頌揚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各行各業工作者的感人事跡和高尚情操,傳遞人間真情,弘揚社會正能量。
為弘揚抗疫精神,堅定抗疫信心,《中國周刊》雜志社聯合君祉林文化傳媒公司共同推出的“翰墨同心,共克時艱”抗疫主題作品展進入第四期。我們將繼續通過藝術作品宣傳黨和政府對防控疫情、恢復經濟的英明決策,表現文化藝術工作者的責任擔當與時代作為,體現全國人民攜手同心、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希望通過藝術的表達影響人們在后疫情時代的新行為方式,讓人們在極具創意巧思中逐步養成新的社交模式,助力城市恢復有序生產生活的狀態。用藝術給人們帶去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宣泄,共同展現藝術對時代的關注和生命的反思。
郭世昌作品:《江山無恙照新光》
郭世昌作品:《撥開烏云見曙光》
同心者勝,共濟者贏。用藝術交流深化抗擊疫情國際合作,共筑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具有很強的凝聚力、感染力。郭世昌以書畫家的大國情懷,不負文化使命,傳遞共同抗疫正能量,表達撥云見日,未來可期。郭世昌,生于武漢,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冉春艷作品:《花開富貴》
牡丹花期已過,疫情之下,不能出來賞花,但是我們準備了一組牡丹視覺盛宴,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領略牡丹的國色天香,感受國花牡丹的絢爛春色。
冉春艷,中國書畫院副院長,凝香書畫院院長,北京華夏惠眾國際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國家美術院會員。
王曉珍作品:《王者之香》
“春來誰作韻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盛開的百花之中,最吸引眼球的當屬牡丹,它雍容華貴、艷壓群芳,被譽為“花中之王”,是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藝術家筆下被永恒演繹的經典。王曉珍,保定清苑人,凝香書畫院院士,保定竹林書畫院會員,作品多次參加畫展活動。
楊俊英作品:《富貴滿乾坤》
楊俊英,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國家美術院會員,中國書畫促進會河北省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雄安書畫院副秘書長,河北省保定市凝香書畫院理事,河北省保定市神州書畫院理事,師從中國花鳥研究院教授田林元,專攻中國國畫花鳥。
顧利君作品:《竹報平安》
顧利君,浙江余姚人,寧波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研究院藝委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被譽為“江南一竹”。
田秀花作品:《富貴長壽》
牡丹在人民心中有特殊地位,牡丹花作為擁有悠久歷史和深遠寓意的花朵,在中國文化里有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陽光總在風雨后,田秀花用牡丹作品愿世界無恙,人類康寧!田秀花,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國家美術院會員,北京華夏惠眾國際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藝術促進會河北分會常務理事。
李關生作品:《贊伉儷》
李關生作品:《詠蛙》
李關生,沈陽人。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國家高級美術師,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中國『德藝雙馨』文藝展示活動書畫評委會委員。獨創生宣油畫中國畫法,中西結合的新典范。
李洪濤作品:《獨占人間第一香》
李洪濤,中國書畫院院士,凝香書畫院副秘書長,師從中國當代著名女畫家冉春艷門下,曾多次參加獻愛心捐贈公益活動。
徐明華作品:《春色滿園》
徐明華作品:《春色滿園》
徐明華,現任國務外事特供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亞洲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國學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美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中華德藝雙馨藝術家。在商業領域,現任御霏國際文化傳媒(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在藝術品收藏領域,現任國家藝術品高級鑒定師、評估師,上海復旦求是學院藝術品投資與收藏研究中心主任。
陳登霞作品:《入骨清香舉世稀》
陳登霞作品:《荷露清香》
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征,象征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荷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荷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稱,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陳登霞老師用作品表達了對新氣象、新提高、新作為、新面貌的期待。
杜凱溪作品:《合美圖》
杜凱溪,豐臺區美術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文化藝術研究院理事。中國國畫研究院理事。
馬牧作品:《德醫雙馨》
“大醫精誠,無問西東”。中醫與西醫協同攻關、優勢互補,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智慧”,為世界貢獻了獨特的“中國經驗”。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醫務人員以3000多人感染、40余人殉職的犧牲,換來了人民群眾的平安。馬牧,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曾任甘肅人民出版社即《讀者》出版集團副編審,中國民進甘肅省委常委。現為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國詩書畫院院長, 國家書畫院副院長,人民書畫院榮譽院長,國家一級書法家。2003年被評授為全國50名“當代中華詩神”之一,2008年獲中國改革開放文藝終身成就獎。2012應邀赴臺時被臺灣媒體大幅報道并評價為“作品直追唐宋先賢”。
郝湛秋作品:《眾志成城》
郝湛秋,少將,河北深州人,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會長助理兼高端論壇秘書長。為中國軍事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軍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軍事科學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學會會員、南京政治學院書畫研究院院長、顏真卿書法研究院名譽院長、江蘇省公益總會名譽會長。
趙金光作品:《鞠躬》
楊少龍作品:《守望相助》
楊少龍,本名楊友,字少龍,黑龍江哈爾濱人,青年時代曾師從啟功、沙孟海、楊再春等前輩研習書法。好讀書史,喜詩文。其治學主張師古而不泥古,繼承傳統而又能時出新意。
葛建新作品:《天佑中華》
葛建新,江蘇省宜興市丁蜀中等專業學校紫砂藝術指導教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九龍暢游圖》入選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展播,獲得優秀獎。
鄭玉彪作品:《精氣神》
鄭玉彪,號華陽道人,系保定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涿州玉皇宮書畫院副院長,淶源泰山宮書畫院副院長,淶水祖沖之書畫院副院長。
彭宏昌作品:《京城山水》
錯過了繁花盛開的春天,有幸,我們不再錯過生機盈然的夏天。此時鮮花、綠樹、陽光、美食簇擁而來,景致無比風情。初夏的風吹過胡同的天空,鴿子成群翱翔,綠樹掩映灰墻青瓦,又到了胡同最美好的時節,讓一切交給時間去等待,等待我們一起走出去,感受老北京濃濃的風情。彭宏昌,1961年生于成都,著名書畫家,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中心的考級注冊高級教師。
王峰賢作品:《草木蔓發春》
王峰賢,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曾派彩墨山水畫院會員,河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保定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保定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名家會員,中國藝術名家協會創作委員,中原書畫院客座教授。
每到緊要關頭,中國精神總能爆發出磅礴的中國力量;每到危難之時,中華民族總會彰顯強大的凝聚力。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在一次次的災害和困難面前,我們百折不撓,奮勇前行。相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生命保衛戰中,中國人民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編輯:張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