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 17:26:57 來源:中國青年網
舞劇《英雄兒女》(見圖)、復排京劇《奇襲白虎團》與歌劇《同心結》、話劇《上甘嶺》……近日,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致敬“最可愛的人”,一批抗美援朝題材文藝作品涌現在舞臺上。
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新創舞劇《英雄兒女》改編自同名電影《英雄兒女》,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王成犧牲后,妹妹王芳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相比于同名電影,此次舞劇用舞蹈語匯重新詮釋這部作品,舞段編排獨具匠心,集納了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多種舞蹈形態,將劇情與人物情感緊密相連。全劇以古典舞為基礎,融入現代舞、民族民間舞等元素,其中一段明朗激昂又不失細膩委婉的朝鮮族舞蹈堪稱亮點。
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的劇本雛形誕生于朝鮮戰場,老一輩文藝工作者邊取材創作,邊行軍演出,受到志愿軍戰士的熱烈歡迎。經過不斷打磨、調整、豐富,回國后在1964年的全國戲曲匯演中大放異彩,而后又在1972年被拍攝成京劇電影。作為山東省京劇院的“看家戲”,此次復排推出的全新版本中,老一輩藝術家與青年一代攜手復刻經典,使舞臺表現與電影效果更加融合。
同樣經過復排的還有民族歌劇《同心結》,該劇首演于1981年,以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的事跡為主線創作。此次在保持原有藝術本體、藝術規格和高品質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編排演繹,進一步深化了愛國主義主題,利用新的配器技法,豐滿織體、和聲,進一步增強宏大敘事和音樂的交響性。劇中還特意加入四川元素,結合現代審美,自然地融入故事中。
由大麥出品、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出演的原創話劇《上甘嶺》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及老兵口述進行改編,講述了一位炊事班班長、一位女衛生員與一群志愿軍戰士堅守陣地、保家衛國的故事。為營造真實的戰爭場面,該劇創造性地將爆破戲搬上話劇舞臺,選用“氣動爆破”方式炸開炮彈、子彈、沙石,營造飛沙走石的戰爭氛圍,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視聽震撼。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對此創作贊賞有加:“話劇《上甘嶺》讓我們看到了別樣的、久違的作品。戰爭題材在舞臺上太難表現,但是我們太應該表現了。”這部劇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青睞,有網友表示:“這是一部像極了電影的話劇,沉浸式的戰爭場景,煙霧一出,探照燈一打,仿佛真的置身在烽煙四起的戰場。印象最深的是衛生員慟哭和炊事員唱山東快書兩個片段。劇終時,音樂劇演員阿云嘎重新演繹的《我的祖國》響起時,那份感動在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