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 8:16:00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與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密不可分。對于純電動車,國家更是給予了每臺上萬元的補貼以刺激消費。然而補貼的方式卻使得中國新能源市場宛如“溫室里的花朵”,2019年補貼大幅減少后,新能源汽車市場便立即呈現下滑趨勢。
原計劃新能源汽車補貼本應在2020年徹底取消,但為保障新能源市場平穩發展,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以10%、20%、30%逐年退坡,最終徹底取消補貼。對于不少新能源車企來說,這無疑又降“溫床”延長了3年,但依靠補貼存活的車企最多還有3年的“好日子”,在此引用CCTV5的一句話:“留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時間不多了”。
面對未來沒有補貼的日子,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將直面市場,對陣諸如有特斯拉、奧迪e-tron、豐田等國際列強,只有擁有核心的技術優勢的企業才能在未來活的更好。漢騰汽車作為老勢力中的新勢力,則早早看清現狀,用前瞻性的眼光看未來汽車產業,在研發方面尊崇“生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規劃一代” 的思路,始終讓自己擁有技術領先,以保證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說白了就是耐得住”項目長跑”中的寂寞。也是不少習慣于迎合一時的政策導向、習慣于追逐市場短期利益、習慣了一擁而上的自主車企們,最缺失一部分。
坦白來講,漢騰作為一家僅成立7年的民營整車制造廠,漢騰汽車其實還算不上有多么顯眼,但短短7年時間,技術發展迅猛,尤其在新能源“三電”即電池、電機、電控。技術上擁有是國內極少數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汽車企業。
三電關乎電動車的續航、性能、穩定性,所以掌握三電核心技術,對于一個電動車企業來說關乎命脈,一旦缺失“三電”技術優勢,在未來電動車領域必將淪為“陪跑”的代工企業。對此,漢騰汽車深謀遠慮,貫徹“高起點”的品牌定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新能源技術研發體系,不斷吸收先進、成熟的新能源技術,如今已具備了打造新能源產品矩陣的實力。
在具體技術方面,通過漢騰電池管理系統(BMS),可實現智能學習、實時在線估算、動態均衡等先進技術等,可精確的預估電量,誤差更是控制在2.5%以內,遠超10%的國際標準,同時通過精確管理可使整車能耗降低10%,在同樣電池容量的情況下提升10%續航里程,緩解用戶里程焦慮,保證電池的狀態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電機方面漢騰汽車則前瞻性的將研發重點放在了永磁同步磁阻電機上,目前特斯拉model3配備正是同類電機,該類電機具有高安全、高保護、高防護、高監控四大特征。
整合“三電”技術的先進性,漢騰已擁有已上市純電的漢騰X5 EV和插混動力的漢騰X7 PHEV、幸福e+等多款車型,并且品質上在同級車中擁有很大的領先優勢。
同時在增程式混動汽車方面,漢騰子公司——騰勒動力更是瞄準國際先進的發動機技術,自研麥克斯韋增程器,目前已擁有MAXW30、MAXW40、MAXW50和MAXW60等多個型號,具有滿足國6排放標準、工作噪音、震動低、高度模塊化、高度集成化、高安全性能的特點。
面對消費者,漢騰則將質量作為企業立足之本,從源頭對供應商進行選拔,籠絡了大量汽車業頂級資源,包括聯手德國馬勒、英國里卡多、法國賽科集團、德國偉巴斯特、德國大陸集團、博世公司、英國米拉、法國法雷奧、美國伯恩斯等國際知名的零部件供應商。并建立完善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從產品立項開始一直到SOP,設置了8個質量閥評價節點,一共有170多項評價條款,層層把關。對出廠車輛更是采用100%檢測,標準甚至高于不少合資品牌的抽檢,在“品質為先”的造車理念下,漢騰汽車打造每一款車時都近乎苛刻,以高質量打響消費者心目中口碑。從質量入手的方法前期的投入無疑是最大的,但對于漢騰這樣一個新興造車企業來說,影響卻也是最深遠的。
從傳統動力到新能源汽車,從整車到核心零部件,規模并不龐大的漢騰汽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在短短7年多時間里,圍繞著新能源和智能化兩大關鍵詞,幾乎完成了一個主流自主品牌車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可能完成產業戰略布局。可以預見,面對未來新能源汽補貼退坡,漢騰汽車在“三電”領域的技術積累將逐步發揮出各自強大的能量, 下一個十年,面對沒有“溫床”的新能源市場,漢騰汽車必將加速整合自身在電控、電機、電池三者技術優勢,突破現有電動車里程瓶頸,擁有與眾多優秀合資車企的一戰之力。
編輯:張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