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16:28:56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劉安沐
昆山天福國家濕地公園
昆山,是江蘇省的一個縣級市,自秦代的婁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昆山還是“百戲之祖”昆曲的發源地,昆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曾獲聯合國人居獎,昆山也是我國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2019年,昆山先后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縣(市)排名第一、2019年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縣”。
江南水鄉 大美昆山
說到我國哪個城市最富有?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廣這些城市。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江蘇省的一個縣級市——昆山。昆山緊鄰上海,面積900多平方公里。我們從一些數據中可以發現,昆山每年財政收入大約是300多億人民幣,而出口額卻高達到5000多億人民幣。就拿昆山的GDP來說,昆山的GDP不僅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市)第一,而且超過了西藏自治區。看到這個數字大家是不是覺得特別的吃驚?這就是昆山的實力。
昆山的綠化和交通真的很棒,基本每個小區附近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公園,里面綠樹成蔭,小橋流水,還有各式的健身器材,這些都是免費的。交通十分便利,公交覆蓋了各個村鎮。昆山還是縣級市中第一個建立中環的城市,確實彰顯了這個城市的實力。
昆山的風景也很美,擁有江南第一古鎮之稱的周莊,沈萬三的故居所在,是來昆山旅游的必去之地。還有錦溪古鎮和千燈古鎮,如詩、如畫,一切江南水鄉之美,盡在大美昆山。
走進昆山三大古鎮
對于江南的印象,不禁會浮想“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古建筑與豐富的江南特色融為一體,身臨其境仿佛時代的穿越。昆山共有三大古鎮:周莊,錦溪,千燈。先說三個小鎮的名字。周莊,又是周公又是莊子,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意蘊高遠。錦溪,最美最富詩意,與鎮子本身的陰柔之美也頗為契合。千燈,初看樸實無華,細思還挺具氣魄。
錦溪正如沈從文先生所說,如同睡夢中的少女。夏日的錦溪,水面清圓,一風荷舉。那一片輕盈縹緲的水域,映著橫跨水面的廊橋倒影,那么沉靜賢淑。它是軟的、輕的、純潔如夢的。走進錦溪,就是走向了一片清涼,一份纖巧。
昆山市“金字塔”樓宇
千燈卻似一位清雋的男子,頗有點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名士風骨。在三個古鎮中,它最低調沉穩,卻最有文化底蘊。它是顧炎武的出生地,又是始建于梁的七層寶塔秦峰塔的著落處。如果說錦溪最感性,那千燈就是最理性。它是硬朗的、厚重的、沉思的。它的格調之高,注定了它是“得一知己足矣”的交友之道。如果胸無點墨,千燈什么也給不了你;只有胸有丘壑的人,才能品出千燈的綿綿韻味。
周莊古鎮
說到江南水鄉,首先不得不提“周莊”!作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周莊,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也有著“中國版威尼斯”的美譽。
周莊鎮是江蘇省昆山市下轄的一座江南小鎮,有“中國第一水鄉”之譽。周莊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福而得名。春秋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名為貞豐里。周莊歷史悠久,是中國水鄉文化和吳地漢文化的瑰寶。周莊鎮60%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筑,僅0.47平方公里的古鎮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周莊民居古風猶存,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
踏上周莊的石板路,看著小舟泛波而過的景象,仿佛就像回到古代。柳岸隨風飄飄,初冬的周莊帶有一絲涼意,也帶有一絲愛意。走在周莊的街道上,那拱起的石橋,仿佛連接圖畫的通道,不時將人送到水墨畫中。周莊,需要你用心去聆聽,你才能讀懂它的心靈,需要你用心去觀看,你才能明白它的用心。什么時候攜著愛人的手,漫步走進這江南水鄉的夢境里,寫一幅寧靜的圖畫?
水鄉有河有街必有橋,周莊古鎮景區有兩縱兩橫四條南北和東西呈井字型相交的市河,故而橋多。長長短短、方方圓圓、拱拱平平、造型各異的橋幾十座,其中大多為元明清時的古橋。雙橋,俗稱鑰匙橋。是由一座石拱橋——世德橋和一座石梁橋——永安橋組成。碧水泱泱,綠樹掩映。河上的石橋聯袂筑成,顯得十分別致。周莊古鎮路很窄,凹凸不平,有一種很古樸的感覺。
沈廳是鎮內重點建筑,由沈萬三后裔建成。沈廳建筑面積龐大,一共有七進五門樓,大小100多間房屋。典型的“前廳后堂”的建筑格局,氣宇軒昂,布置精當。另外,沈廳歷經五百多年滄桑,但氣派依舊。正所謂“橋自前門進,船從家中過”。在漫長的歲月中遭到損害的磚雕門樓,堅實的石柱,細膩精良的雕飾,仍不難看出沈廳昔日的風采。夜幕下的周莊,尤其美麗。可以留宿一晚,一睹風光,感受別樣的江南古鎮生活。
錦溪古鎮
錦溪古鎮位于昆山南郊的淀山湖畔,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不大,中國山水畫般的古蓮橋、神秘的陳妃水冢吸引著游客前來一探究竟,各種民間藏館也值得參觀,老街上還有各種小吃店。錦溪古鎮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留存諸多人文景觀、古跡名勝和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筑。千年水鄉錦溪,因鎮內一條燦若錦帶的小溪而得名,澤浸環市,街巷依水,古橋聯袂,素有“三十六座橋,七十二只窯”的美譽。
“錦溪”這個名字不禁讓我想起《甄嬛傳》里面的一個角色——槿夕姑姑。“錦溪”給我的感覺是那么溫文儒雅、又那么恬靜美麗,給人舒服自在的感覺,與槿夕姑姑的人物特征頗有幾分相像!錦溪又是歷代文人騷客的怡游之地,南宋詩人吳文英,名人衛徑,元人馬致遠,明代詩人高啟、沈周、文征明、祝枝山、唐伯虎等輩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詩文。
錦溪古鎮
錦溪古鎮這個名字的由來,很浪漫。古鎮原有一溪,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爛若錦帶,故得名錦溪。錦溪最美的是入鎮第一眼橋景。一橋飛跨湖面,優雅且古典,伴隨太湖波光倒影間的綺麗,華美極致。橋畔有蓮池禪寺。寺院左側,石拱小橋跨渠,桂子花樹穿墻欲出。在橋上回眸,寺墻的黃,僧袍的黃,桂花的黃,緩緩飄落層疊組合,各種黃色的美,因光影歲月參差組合。禪寺內有文昌閣,禪與儒的完美結合,文風佛境,相得益彰。
巴城石板街
拾步在小鎮橋間,錦溪三十六橋,處處靜美。隨處可見灰白的墻壁,低矮的屋檐,古樸的雕花窗戶上鏤刻著歲月的痕跡。青石小路,亭臺廊橋,一切都保留著最原始江南的味道。曾經的錦溪,叫陳墓,這名字自南宋起流傳了800年之久。那是抗金的歲月,陳妃,一個柔情且堅毅的女子,香魂留此。一方水冢,居于鎮畔湖上,至今流傳。這有皇族之令,更有民間之情,讓故事和記憶歷久彌新。
千燈古鎮
千燈古鎮離蘇州市中心35公里,古鎮上有四大看點,一是江蘇省最長的石板街,二是延福禪寺,三是昆曲發源地,四是顧炎武的故鄉。你可以在河東臨水有屋棚的長廊里走走,看看河邊白墻黑瓦的水鄉人家,衣服臨河曬著,探出窗子的老人悠閑地逗弄著竹籠里養的鳥。或者過橋到江蘇省最長的石板街走走,鋪著青石板的小道南北貫穿古鎮,全長1.5公里,街道狹窄,兩邊建筑的屋檐形成一線天,住在街兩側二樓的居民,伸出手就可以和對方握手。
千燈古鎮-昆曲之鄉
千燈,聽起來浪漫至極的名字,卻源于吳越爭霸戰爭中的一千座烽火臺。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為抵御海寇大造烽火臺,而第一千座正好落在此地,故稱“千墩”,由此諧音,亦名“千燈”。
千燈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愛國學者顧炎武的故鄉,又是昆曲的發源地。千燈在悠然老去的歲月中漸漸沉淀出自己的獨有韻味,歷久生香,與其他古鎮有著不一樣的味道。聽一曲評彈,是來千燈古鎮必須做的事情。感受古人聽曲的樂趣,我想在千燈你一定能夠實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而他的故鄉便是千燈古鎮。古樸又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街巷與建筑,當我走在青青石板路上,仿如前世今生。
周莊夢里水鄉情
一曲評彈,唱出古往今來。千燈古鎮的味道更偏向于歷史人文,與錦溪、周莊這些充滿“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大不一樣,或者用耐人尋味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千燈就是這么一個地方。千燈說大不大,只有一座廟宇,一座寶塔,幾個名人故居,雖然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走完,但每一處風景,都有著千百年的底蘊精華。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