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人生為荷 荷為人生 ——吳景騰荷花攝影里的詩和思

2019-07-22 3:02:01

歐銀釧/詩文 吳景騰/攝影

驚蟄時,我接到吳景騰電郵來的荷葉圖片,上面有些毛毛蟲;春分時,吳景騰寄來荷葉迎風;谷雨時,他又拍了含苞的荷花,層層包裹的淡淡粉紅,在池塘里與昆蟲對話。接下來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吳景騰幾乎總是踩著節氣的鼓點,寄來荷的各種景致。

一年四季,他守候著許多地方的荷花。他的時間隨著二十四節氣運轉。除了平日拍荷花,每逢節氣也一定會到荷塘去攝影創作。

“都是荷塘風景,節氣時有什么不同?”

“當然不同的,天地有話對荷說?!?/span>

吳景騰1953年生于臺灣嘉義大林,既是攝影藝術家,也是資深新聞工作者。他追拍荷花四十多年,從臺北、新北、桃園、嘉義、臺南,一直追到上海、南京、淮安、北京、哈爾濱……

以前,只要和我碰面,他往往都是帶著筆記本電腦,一邊喝咖啡,一邊帶我欣賞他電腦中從各地拍回來的荷花圖片。深邃的荷塘景色深深感動我,不禁像吳景騰一樣以荷思索生命。他是用鏡頭來聚焦,我則陸續寫詩,記錄下他所拍回來的四季荷花給我的感動。不知不覺,日積月累,已為138幅攝影作品寫了138首新詩。這些哪里是詩哦!分明是我長年看荷花寫荷花,住進荷年荷月荷日里的心的悸動。我忘了時間,也忘了到底寫了多少,直到吳景騰告訴我,已寫了138首。

去年7月,吳景騰和我合作的攝影詩話集—— 《人生為荷》 于臺北出版,同時也在臺北和高雄兩地舉辦了 《荷詩對話——吳景騰追荷攝影展》 。今年5月,江蘇淮安國際攝影館也主辦了 《荷詩對話——吳景騰追荷攝影展》 ,同樣的荷花照片和詩作,在不同的地方,有相同的感動。荷花與詩如何對話?我也不明白,只是直覺感受到,每一朵荷花都帶著一首詩,每片荷葉也印刻著一首詩。每每看著看著,心里就有詩的聲音回旋。

展覽期間,臺灣各地的人們來到臺北或是高雄展場,欣賞吳景騰拍的照片,也和我討論詩句。有些人搭了長途車,專程來看展覽,有些人等在現場,就是要和我們討論心中的感懷。人生為荷,人生為何,在不同年紀,我們總是有不同的體悟。

在淮安,人們在多幅拍自淮安荷花蕩的作品前面佇足沉思。那是吳景騰在2017年拍攝的淮安雪日荷花蕩?!澳悄?,我請淮安日報社攝影部主任程鋼幫我關注淮安的天氣,如果下大雪即通知我。2017年大年初四,程主任告訴我淮安正在下雪,我隔天立刻搭機趕往南京,轉搭車到淮安,和程主任會合再趕往金湖縣荷花蕩,到那里已經半夜12點了,隔天早晨5點半起床,黑蒙蒙的荷花蕩沒下雪,氣溫大約是零下3攝氏度左右,氣象預報7點太陽才會升起。我們開車在一望無際的萬畝荷花蕩里尋找拍攝的景點,東方的天空色彩慢慢變化,7點鐘太陽從遠處的樹梢升起,為一大片枯萎的殘荷,傾注溫暖與熱情,美極了!” 吳景騰向我述說著心中的震撼與感慨,一首首詩也在我心里生長。

為了拍攝“雪荷”,吳景騰還從網上查找到哈爾濱有位旅游達人叫冰城馨子,也就是趙天華女士,她拍過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的雪地殘荷,于是吳景騰請她幫忙關注哈爾濱的荷花及雪況。

2017年11月底哈爾濱開始下雪,友人告訴他:“氣象預報12月9日還有可能下雪?!彼?日就乘飛機趕到了哈爾濱。吳景騰后來說:“當夜開始飄雪,我整夜輾轉難眠。清晨,天微微亮,帶著相機和三腳架到荷花池畔。雪停了,氣溫零下20攝氏度,看到白雪停留在蓮蓬上,荷的生命力實在太強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荷因繁茂而美,不因衰敗而廢。凜冽冰雪中的殘荷鐵骨錚錚地佇立著??菸⒉灰馕吨?。艷麗逝去,必將奇葩重生!

他給我傳來哈爾濱的雪荷圖片和他的心情寫照,我為之震動。白茫茫一片,只有枯枝撐著雪。不由地心中響起詩的聲音:“雪地里/我留下線索/所有一切都被收藏/只留下孤獨……”

雪荷的震撼,激發我心中詩意不斷:“來到雪地了/是否記得青春/是否記得往事/追尋一生/原來我們是彼此的寧靜/失去睡眠的夜/原來我們是彼此的月光”。

自2010年起擔任臺北歷史博物館館長的張譽騰也偏愛吳景騰拍的 《雪荷》,他說:“吳景騰遠至哈爾濱拍荷花,雪地里何來荷花?冰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只有荷的枯枝,但是他卻拍出天地間的訊息:地底仍有希望,只要春天來到,荷會再生,生生不息??葜Σ淮硭劳?,只要有心,只要有春風,春暖時節,荷會再來。枯枝是指向天地的生存。

數十年拍攝荷花,吳景騰領悟到荷的生命觀。“荷花四季,春、夏、秋、冬,好像人的一生。荷為人生,人生為荷。春荷、夏荷、枯荷、雪荷都有各自每個時刻的美”,在他的鏡頭下,荷是蓬勃的動力,荷是生命的輪回。

為了追荷,吳景騰總是立刻動身,爭分奪秒,拍回荷的千姿百態。

9歲開始接觸照相機的吳景騰,從小有著攝影夢,報考大專時,只填臺灣當年唯一有攝影科的世界新聞??茖W校印刷攝影科。吳景騰一生鉆研攝影,他曾任臺灣聯合報系新聞攝影中心副主任,曾獲第25屆文藝獎章,第13屆、第16屆金鼎獎 (新聞攝影類),以及第23、24、26、27屆曾虛白新聞攝影獎。也曾擔任2009年、2016年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 評委,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的2011年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評審委員。

今年5月,我們從淮安返回臺北的次日,我還在睡夢中,他又一次傳來荷花圖片,附加說明:“這是新北市新店安坑的荷,今早拍的?!痹瓉?,他的心中早就記掛著那朵荷,因此,一回來便立刻去拍。我看著那朵初綻的荷,又有詩來到心房:“蜻蜓如約來到,立夏,我在風中等待,夏天的開始,溫度剛剛好,見荷如晤。”

吳景騰對光影、畫面有著獨特的構思。早年,他在學習攝影期間,對黑白攝影、紀實攝影、運動攝影、風景攝影、生態攝影、人像攝影等各類題材,他都有嘗試。直到有一天,他想:“如果東拍一張、西拍一張,無法顯現自己拍攝風格,于是選擇離家最近的臺北植物園荷花池,嘗試拍荷花,初期先拍50張不同姿態的荷花,再增加到100張、200張,希望經由構圖、光線、呈現不一樣的主題?!?/span>

1983年,他先后在臺中、臺北、高雄等地舉辦“荷花攝影巡回展”,彼時,攝影大師郎靜山 (1892-1995)特別前往臺中為他的攝影展開幕剪彩。郎老告訴吳景騰:“你的荷花拍得很有生命力,要繼續拍下去?!?/span>

郎靜山老人的這句話在年輕的吳景騰心中像首歌,反復播放。從此,他追著荷花,拍了40多年。

我從沒看過這么特別的荷花?;蛟S是吳景騰一生都在追新聞,看遍世事人情,看透時光。因此,他拍的荷花有一種特殊的寂靜,有著獨到的體悟,喜怒哀樂、生老病死、愛恨悲愁,盡在他的取景框里。

吳景騰拍的荷花有一種特殊的寂靜。

而這份寂靜是經過磨練的。

“我開始拍攝荷花時,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上六點到植物園觀察拍攝荷花,到八點半就去雜志社上班。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荷花的生長過程像人生一樣,從出生、幼年、青年、壯年到老年,也有喜、怒、哀、樂。荷花冬天枯萎,春天又復蘇。我的心深受啟發?!?/span>

我想,他觀照荷花,而荷花也觀照了他。于是荷的思想在他心里生根發芽。

40多年來,風雨無阻,他守著荷花池拍攝。他在守著什么?

即使我們已在去年出書,同時也在臺北、高雄、淮安等地舉辦了荷詩對話攝影展,吳景騰依然守在荷塘邊,守著他心中的荷花。

我繼續接到他從各地拍攝來的荷花圖片。

今年母親節,他拍攝了一朵荷花和一片荷葉,在來信中寫道:“一朵荷花,旁邊一定有一片荷葉,這片荷葉稱為‘伴生葉’,它是供給花朵養份的,像媽媽撐傘在保護小孩一樣,無時無刻的照顧。小孩在媽媽的保護傘下茁壯成長。愿天下的媽媽都快樂。”

我看著他拍的花與葉, 《伴生葉》 美麗的荷葉,美麗的愛。

今年四月下旬,我們前往淮安前,先到南京,拜訪了南京的荷花達人、中國花協荷花分會副會長丁躍生,他在為 《人生為荷》 所作的序言中寫道:“余種荷植蓮三十余載,與吳先生同喜荷成為蓮友。觀吳先生的荷花攝影,讓我聯想起佛,荷在佛的世界里是崇高、圣潔的象征?!?/span>

佛家說人生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吳景騰拍荷,拍出了境界,拍出了特殊的寂靜,一塵不染。

彼時,丁先生的荷花園里的荷都還在缸里撫育,有些才剛開始長葉子。吳景騰拍到一朵“花”。很美。我問這是在那里拍得的?怎么我沒看見?

他笑了。他說,那不是荷花,是荷葉,是在缸里初生長,探頭看世界。于是,我心中又有詩:“前世度不成,今生來等你。我是你的船。2019年,春夏之間,荷葉說。”

還記得今年春分時,他拍白鷺鷥飛過荷田,我回他:“白鷺鷥的翅膀上有春天的味道。飛來荷的春分。”他很高興,又傳來幾張,我寫詩回他:“于是,我展開雙翅,乍暖還寒,擁抱一池初綻的荷。故宮似遠還近。我們一起去看看蘇軾的寒食?或是就在至德園等待吳景騰?”他回我一個害羞的笑臉。

夏日,他寄來盛開的荷花,我回他幾句:“一個季節已經夏天。一個還在春日??绾?,我們看到荷的不同風景。有特別的光。

他又傳來更多荷花。我的手機像是荷池,一年四季開滿荷花,盛滿夏日時光。

前臺北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曾說:“吳景騰不但把握住每個剎那,而且以鏡頭作畫,拍出有如畫作的荷塘風景。”臺北歷史博物館緊鄰南海學園的植物園荷花池,張譽騰長達7年在那兒上班,他常遇見守候在荷花池畔的吳景騰?!八弥障鄼C,守候著池塘。他那專注的神情,讓我想到盛夏的綠池紅荷。”

是的,吳景騰就是荷。尋尋覓覓,反復拍了40多年,荷的四季都在他的觀景窗里。但是,他還在不斷思索。也許,他在按下快門時也想著,人生到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荷花而來?

“人生為荷,荷為人生?!笔⑾?,他傳來這句話,附帶一張綺麗的荷花。

照片里彷佛有暗香飄來,我想起曾為他的荷花寫詩:“荷花嬌欲語/李白 《淥水曲》 的詩句/荷花心事/粼粼水波/那些將說未說的/一千多年了…… ”忽然間,我想,吳景騰此生不就是為荷而來,他要把那些藏在心中未說的荷花心語,好好說一遍,于是他窮盡大半生,追著荷池跑,他要說出“荷語”:“人生為荷,荷為人生?!?/span>


吳景騰:攝影名家,1953年生于臺灣嘉義縣大林鎮,曾任臺灣聯合報系新聞攝影中心副主任、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技術教師,2009、2016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評審委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2011年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評委。

 

 


歐銀釧:臺灣知名女作家,出生于澎湖縣湖西鄉。曾任臺灣《皇冠》雜志編輯、聯合報系民生報資深記者。1998年被《臺灣文學年鑒》選為“十大文學特寫人”之一; 曾獲臺灣 “五四文學獎”之文學教育獎、最佳華文寶藏獎。

 

 


來源:中國周刊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張馨潔

下一條:飛翔的朋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