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6 23:58:39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梁鳳英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人們往往想起我國避暑勝地之中的云臺山,它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也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還是丹霞地貌的代表景區。 云臺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和國家自然遺產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榮獲了世界杰出旅游服務品牌等多項榮譽。云臺山景區面積24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茱萸峰、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巖、疊彩洞、獼猴谷、青龍峽、峰林峽等十一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臺天瀑。云臺山古稱覆釜山,因山岳高峻,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故又名云臺山。連日的高溫,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最近我慕名走進了這避暑勝地——云臺山。 云臺山日出 云臺山——因峰冠雄 云臺山因山而生,因山而著名。山水叫絕,因峰冠雄,因峽顯幽,景色薈萃各不同。春來山花爛漫,夏至飛瀑流泉,秋日紅葉似火,冬季銀裝素裹,四季濃淡總相宜。在這里你既可領略北國山川的雄渾,又可品味江南水鄉的秀麗。云臺山素以擁有亞洲第一高瀑和華夏第一奇峽而聞名遐邇。懸崖峭壁似刀劈斧削,曲洞相連。盤山而繞的山路條石鋪就,逶迤而下。長達11.5公里的紅石峽,長廊蜿蜒于群山之腰。險要關隘或一線望天,或巨石懸頂,巧奪天工;“龜背巖”“蝴蝶石”栩栩如生,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人間如此奇觀。紅石峽集秀、幽、雄、險于一身,攬泉、瀑、溪、潭于一谷。可謂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清涼的溪水,順流而下;瀑布高懸,水花四濺;河水湍急,濤聲震耳,翻滾著潔白浪花,奔騰不息。潭水清澈見底,魚群水中游弋。碧波蕩漾的子房湖,再現“高峽出平湖”的奇觀。遠眺云臺山,山勢起伏,連綿不斷,層巒疊嶂,云煙氤氳。雨后的云臺山更顯山清水秀,又添幾分清幽嫵媚而生機盎然。 進入修武縣,迎面而來的第一座山脊,就已經把我震撼得無言以表。這是什么樣的山梁啊!儼然是一架巨大的綠色屏風,刀削斧鑿一般突兀地橫亙在眼前。連綿數百里的懸崖絕壁,好像是被一把神奇的刀斧斷然切開,筆一樣地直立在那里。斷崖上生長的高大蒼翠的樹木,在巨大的巖壁上如同青石上斑駁的苔衣一般,顯得分外渺小和模糊。 車子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疾馳,心隨著窗外的新奇的景物而飛了起來,再不能靜默了。車子隨著曲折的山路而左搖右擺,上下起伏,讓頭一次在這種路況下乘車的游客真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然而,在司機的臉上,卻看不到半點的驚慌,一種淡淡的微笑始終蕩漾在他成熟的臉上,方向盤在他手中平穩嫻熟地轉動著,目光卻始終注視著前方。我的心在他專注的目光里慢慢平靜下來。 云臺山 清新涼爽潭瀑峽 往山上直行,一座牌坊式的大門橫在路上,那就是潭瀑峽,又稱小寨溝。相傳唐王李世民曾在此安營扎寨故得此名。進入潭瀑峽,峽兩側山體夾谷矗立,峽谷漸窄,路時而在山崖上行,時而在谷底碧溪的大石上過,兩側峰巒疊秀,溝北,峭壁聳翠,基巖裸露;溝南,秀峰參差,峰群排列,峰峰爭奇。峽谷邊高山對聳,峽谷蜿蜒,谷底時而巨石矗立,時而平坦開闊,溪流涓涓;這里是瀑的世界,水的樂園,號稱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被譽為“潭瀑川”。景色是真的很美。走近瀑布,感覺十分的涼爽。途中經過長生泉,我也拿個空瓶接了一瓶山泉水,嘗一口,就像剛從冰箱拿出來的一樣爽。 走在潭瀑峽的水邊,絲毫想象不到外面即將的高溫,兩邊的小道被茂密的樹木所掩映,外面環繞在峽谷的兩邊,仿佛走在秋天的林蔭小道,不時親近一下溪水,擁入大自然的懷抱,清新涼爽,完全可以逃避夏天的炎熱,飽嘗大自然的恩賜。 最后來到唐王試劍處,登上點將臺,你可以感受一下坐井觀天的狹隘,體驗龍鳳呈祥的美妙圖畫,回首走過的路,時隱時現,溪水也蜿蜒在群山之間,如同一條玉帶纏繞在凌厲怪石之間,最后匯入河流。 云臺山風景區子房湖景觀 山中的猴子 峽谷極品紅石峽 紅石峽是云臺山最有名的景點,不游紅石峽,云臺山也就白來了。這片石英砂巖峽谷因為富含氧化鐵因而呈現出詭異的銹紅色,加上子房河水對它千百萬年的侵蝕,終于形成了“集秀、幽、雄、險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的奇景。 來到紅石峽景區的道路是一條天然加人工融合的棧道,紅石峽是一個天然峽谷,兩邊仿佛紅石一塊塊堆砌而成,棧道頂上紅石如同斧削一樣平坦,如同一個個巨大遮陽傘,擋著頂上的陽光和雨水,走在上面絲毫感覺不到谷外的高溫,峽谷的風吹來一陣陣涼意,不過偶爾也有一滴滴泉水從頂上滲出,滴在身上,涼在心里,也讓你感覺走在溶洞一般。 丹石碧水皆妙趣,左右高低各不同。這里外曠內幽,奇景深藏,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的一個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濃縮。游覽紅石峽最重要的要訣就是:不要著急,慢慢走慢慢看,千萬不要錯過任何景色,否則沒有后悔藥吃。 紅石峽位于子房湖南,屬于北方很少有的丹霞地貌,是14億年前震旦紀地殼升降運動形成的大斷層。崖壁棧道是從紅石峽絕壁半腰鑿巖摳出來的觀景通道,山路崎嶇陡峭,懸崖鬼斧神工。在紅石峽谷底,抬頭一望,到處都是山崖與山崖的交錯,從峽谷頂端的橋上走過,俯瞰百米谷底,谷內碧水紅巖,人若蟻動,讓人嘆為觀止。 走在峽谷的左方,峽內赤紅的石壁,碧綠的潭水,人行其中,如入畫里一般。經過一座天橋,躍入峽谷的右方,就進入紅石峽的標志景觀——紅石橋。小石橋很短,只有十幾米長,橋面窄狹,只能兩人并行。小橋的橋面是用兩邊崖壁上開采下來的石塊壘砌建成的,下面有三個拱形的橋洞。上游的水流從兩個橋洞中穿過,由于落差較大,兩股水流傾瀉直下,就形成了兩條瀑布,情調雅致,煞是好看。走過紅石橋,前方不久就到了試心石,赤紅色的絕壁之間,有一塊白色的鐘乳石頂在絕壁之上,站在絕壁之下,體驗是需要勇氣的,所以叫試心石。再往前走就到了飛天瀑了,一個巨大的瀑布飛流而下,瀑花四濺,飛濺在游人身上,好像一個天然的浴場,好好享受大自然的沐浴吧。 走過近2000米的游程,花費大約一個半小時,到達最后一個景觀——大瀑布。這是最壯觀的瀑布,近百米的落差,豐沛的水流,可以讓這個瀑布盡情地表演,宛如一條白色的玉帶從空中飄灑而下,重重地擊打在石頭上,落入地下,老遠就能聽到瀑布的聲音,非常震撼。游人不能近距離看它的芳容,只是遠觀,已能感覺到它的氣勢恢宏,蔚為壯觀。這個大瀑布為我們的紅石峽之行畫龍點睛,添上了濃墨重彩一筆。 走出紅石峽來到了子房湖,在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后,乘坐快艇在湖上轉了幾圈,雖然時間不長,但足以把之前在烈日下排隊的痛苦一掃而光。云臺山特殊的地理地貌和美輪美奐的山峽潭瀑令人贊嘆不已。 云臺山竹排景色 云霧云臺山 氣勢恢宏泉瀑峽 云臺山泉瀑峽,全長約3公里,溝內高峰聳立,氣勢恢宏,花木繁茂,泉壑爭流,沿溝上行400米,就可以看到華夏第一大高瀑。向峽谷深處走去,我們不覺已陶醉在如畫的景致里了。烈日當空,剛才還酷熱難耐的暑氣,此時已蕩然無存了。在一路前行的山路上,我們穿行在一個綠色的世界里。腳下石階縫里長著低矮的小草,無名的野花開在腳下、路旁,還有伸手可及的山崖上。走累了,停下腳來,倚靠在路邊的山石上隨意地瞭一眼身邊一側的山崖石壁,發現那原來也是一道迷人的風景。緊貼著山崖石壁上垂落下的藤條,密密地排列著,像一綹綹垂落的秀發。細細的泉水順著它的枝條從上流下來,在它的枝梢葉末,匯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水珠,好像一串珍珠頭飾一般。水珠在上面稍做停留,便又化成細流流淌下去,變成了條條銀線。這些密密的銀線,掛在山崖突兀出來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幅幅水晶般的水簾了。身處其內,格外涼爽。 不知走了多久,突然聽到“轟轟”作響的流水聲。抬頭向遠處的山頂望去,一條瀑布懸掛在遠處的懸崖絕壁之上,如白練當空。因近處的山巖所遮擋,我們還不能看到它的全貌,但心已隨它而去了。加快了腳步,向瀑布方向走去。轉過幾道彎,前面豁然開朗,山路也到了盡頭。一高達數百米的絕壁,把這片不大的平地,圍成了一個碩大的自然天井。一條飛流直下的瀑布懸掛在右側絕壁上,如從天而落的銀河,又似天宮的水簾。遠遠望去,瀑布上吻藍天,下蹈石坪,猶如擎天玉柱,好似白練當空。絲絳抖動,似銀河傾瀉,吼聲震耳,地裂天崩,十多米寬的瀑面,拍石打浪,風馳電掣地落入碧水潭中,濺起了千堆雪。潭下又有隱瀑,構成疊瀑,氣勢壯觀恢宏。當你來到這里時,你就會親身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導游指著瀑布告訴我們,這就是云臺山著名的云臺天瀑了。瀑布上端如同朵朵白云、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紛紛揚揚,灑入墨綠色的水潭。急瀉而下的瀑布,在水潭中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朦朦的霧中。若雨多的季節氣勢更為磅礴,山洪暴發時,瀑布像脫韁之烈馬,日夜奔騰,聲震數里,近聽如悶雷轟響,遠聽似古鐘長鳴。你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瀑布的流水在懸崖下面形成一泓幽深墨綠的深潭,近處的潭水清澈見底,游人涉足其間,盡情享受云臺盛夏的清爽和趣味。 云臺山儼然是地質博物館的“萬卷史書”,更是山水風光的“百里畫廊”,游覽云臺山水不僅可以領略到山水的外在秀美,還可以了解到自然的神奇演變。“云臺地貌”也是一個很好的地質科普旅游,在觀光中感覺自然美,又學到了知識。一天的游覽轉瞬即過,徜徉在云臺山地質公園,感嘆既有塞北山勢之雄,又可領略南國山川秀美,讓人余興未盡,回味無窮。(圖文/梁鳳英) 云臺山日出美景 云臺山的清晨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