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傳承南泥灣精神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2021-07-30 18:22:03 來源:中國青年網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徐寧)“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這首膾炙人口的《南泥灣》,唱出了當年359旅在南泥灣掀起的大生產熱潮,更為后人留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

  如今的南泥灣,不僅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更打造出了鄉村振興的樣板。陜北“好江南”的美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來此觀光旅游。

  紅色南泥灣 暢享文旅盛宴好去處

  延安南泥灣是南泥灣精神的發祥地。1941年,359旅的戰士們士氣高昂挺進南泥灣,把荒無人煙的爛泥灘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讓這首經典民歌《南泥灣》家喻戶曉,也讓南泥灣故事被代代傳唱。

  如今的南泥灣很不一般,已建成三五九旅旅部舊址、中央管理局干部休養所舊址、南泥灣墾區政府舊址、八路軍炮兵學校舊址等眾多紅色旅游景點,成為集參觀、旅游、紅色培訓為一體的教育基地。

  聚焦文旅產業,擁抱高質量發展。南泥灣開發區深入對接企業,開展了南泥南泥灣品牌計劃、紅色南泥灣文旅融通基地、南泥灣青少年研學基地、數字南泥灣、南泥灣軍民融合產業園、南泥灣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積極打造全域旅游和生態康養示范區。傳承359旅精神,大力推進全域紅色旅游、教育培訓、現代農業、健康養老、藍色科技為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旅游集聚區。

  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作為軍墾、農墾的發祥地,南泥灣進一步整合紅色教育培訓資源,建成南泥灣教育基地南北校區和金盆灣青少年研學基地,成立南泥灣紅色文化培訓有限公司,成為弘揚、傳承紅色文化的高質量載體。

  數據顯示,2020年,南泥灣接待游客突破80萬人次,單日最高達到5.3萬人次,成為網紅打卡地和延安市民休閑娛樂后花園。

  

  綠色南泥灣 奮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南泥灣,好地方。走進南泥灣,一片碧綠映入眼簾,腳下草木青青,遠山郁郁蔥蔥,天空蔚藍,空氣清新,開闊的視野即刻讓人神清氣爽。透過這美麗畫卷,是南泥灣從綠水青山走向金山銀山的奮進路。

  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南泥灣開發區加強林業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累計恢復稻田1500畝,水源涵養能力全面提升,水生動植物繁育棲息、蓬勃生長。2019年底,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成為陜北地區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率達到38.94%。

  堅決打贏“碧水藍天青山凈土”四大保衛戰。南泥灣開發區大力實施汾川河流域河道修復、九龍泉濕地保護、南泥灣國家濕地恢復等系統工程。在全域開展清潔能源推廣運用、垃圾分類處置、亂排亂放整治、大氣污染防治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專項行動。現在,水源涵養功能顯著增強、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植被覆蓋率達到87%,農村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 85%,地表水水質達到Ⅲ類,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 325 天以上。

  

  堅持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南泥灣加快推進規劃區水、電、路、氣、暖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鎮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廁所革命,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產業,讓大美鄉村與精彩城市交相輝映,實現開發建設和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相得益彰。2020年,南泥灣開發區建成群眾安置房46棟789套,改造農家院落345戶、改廁267戶,環衛、綠化一體化全覆蓋,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昔日大生產,今日大發展。傳承“南泥灣精神”,南泥灣正奮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先行區、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等,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有為的舉措,續寫“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時代篇章。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