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湖南新化油溪橋村:昔日石頭山如何變身3A級景區

2020-11-17 17:11:49 來源:光明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龍軍 禹愛華

  初冬時節,記者走進湖南省新化縣油溪橋村。沿著青石板路,觸摸著竹欄籬笆,放眼望去,村民們的古樸院落和良田美景,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

  油溪橋村地處湖南省婁底市與益陽市交界的偏遠山區,轄12個村民小組228戶868人,全村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石頭多耕地少,屬典型的石灰巖地貌。種下去的莊稼苗不粗、果不實。

  村里的文化長廊張貼著一組老照片:13年前的油溪橋村,漫山遍野雜草叢生,難見成片綠林,石灰巖裸露、遍地“瘡疤”。由于林權邊界不清晰,加之村民缺乏有效收入,盜砍濫伐現象嚴重,極度透支生態資源。荒涼貧瘠,逐漸成為油溪橋村的“代名詞”。

  亂丟亂扔、打架賭博、大辦宴席,甚至向過路車輛收“買路錢”……曾經的油溪橋村一度被貼上了“爛村”的標簽。

  2007年,油溪橋村村支兩委改選,在外經商的致富能人彭育晚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帶領新一屆村支兩委班子,以問題為導向,制定了詳細的鄉風文明創建管罰措施,利用積分制模式逐人逐戶實行積分動態管理。

  完成義務出工的加5分,為游客提供幫助的酌情加5至20分,違規操辦紅白喜事的扣20分,燃放煙花爆竹的扣200分……在油溪橋村村民積分卡上,清楚列出加分細則42條、減分項目42項,大到村級事務、公益活動,小到隨地亂扔垃圾、未圈養家畜家禽等,都有嚴格的評分標準。村組干部每月按時對村民的生產建設、遵守村規民約等情況進行督查登記,對好的現象及違反村規民約、不履行村民義務等行為,村委召開評議會議并經核實后記入文明檔案,并與獎罰措施相結合。

  通過積分制管理,油溪橋村有效調動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在易旱易澇的石頭山上繪出一幅秀麗的山水畫。

  彭育晚還牽頭制定了村級發展10年規劃,堅持把生態保護融入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等各個領域。村里對現有林地全面實行封山育林,同時規定村民每人每年植樹不得少于100棵,村組干部不得少于500棵。

  2009年開始,彭育晚帶領300多位村民,翻山越嶺尋找水源,在陡峭的石頭山上挖溝埋管,花一年多的時間,建好了飲灌一體的水利工程。僅花費3000元購買鉆機,村里便完成了預算16萬元的管道溝挖掘項目,水利專家估算耗資300多萬元的飲灌一體工程,村里只花了60萬元。清冽甘甜的泉水流進了每家每戶,還連到了每一塊田地,實現了一水兩用。

  通了自來水,村民發展產業有了信心。憑著這股干勁,村民義務投工投勞、挑土上山、開荒辟地,栽下了2800多畝果林,開始發展水蜜桃、世紀紅柑橘、楊梅等錯季經果林,做到村里四季有花看、有果摘,滿足游客不同時期的采摘觀賞需求。

  同時,村民利用過境的油溪河搞起了峽谷漂流,采取多種入股形式,開發了生態農莊、釣魚山莊,在稻田里養起了禾花魚,打造了集漂、游、摘、吃、住、行、玩、購于一體的生態旅游項目。

  如今,油溪橋村已蝶變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是全國整村被納入國家3A級景區第一村。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07年的不足800元到2019年的21682元,村級集體經濟從負債4.5萬元發展到2019年收入121萬元。該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百強特色村莊、全國十大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等40余項榮譽。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03版)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