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鄉親不富誓不休

2020-11-05 17:15:1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姚媛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曾是一個省級貧困村。從小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裴春亮,扎根太行山,帶領群眾艱苦創業,不僅讓一個省級貧困村發展成為全國文明村,還以“1+N”扶貧模式,讓11個村11800多口人實現搬遷脫貧,帶動太行山區5萬多群眾脫貧致富。

peichunliang.jpg

裴春亮在裴寨服裝產業園了解員工工作生活情況 圖片來源:農民日報


      2005年,裴寨村換屆選舉,鄉親們把希望寄托在裴春亮身上。面對一窮二白的爛攤子和鄉親們渴望脫貧的眼神,他暗下決心,發出“鄉親不富誓不休”的誓言。他從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做起,捐資3000萬元,無償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讓全村153戶595名群眾住進了功能齊全、整潔美觀的裴寨新村。他帶領黨員群眾打深井、建水庫、修水渠,讓鄉親們吃上干凈水、種上水澆地;拆除老村復墾土地600畝,興建鋼架地溫大棚、玻璃日光溫室等750余座,成立蔬菜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350余戶1250多名群眾發展高效農業,使每畝土地年收益從五六百元提升到五六萬元。裴春亮引導村民家家入股,籌資5億元創建了擁有多元產業的春江集團,裴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千元增長到2019年的1.8萬多元。

       裴寨村的日子越來越好,與周邊村的落差就越來越大了。裴春亮提出,以裴寨村為依托,整合全鄉11個行政村1萬多人,成立公共配套設施齊全的裴寨社區。為了緩解裴寨社區群眾的就業問題,裴春亮先是把7米寬的老街擴建成25米寬的商業街,建起1000多間門店。又把村邊的荒溝整理成建設用地,采取免費提供廠房、減免水電費等措施,引進3家服裝企業,打造了可供2000人就業的服裝產業園,群眾真正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太行山區一帶盛產紅薯,2016年,裴春亮倡導舉辦了“中國太行首屆紅薯粉條文化節”,銷售了10多萬斤粉條,鄉親們大呼想不到,裴春亮也感到異常振奮。從通過“公司+農戶”模式,規模化發展紅薯深加工產業,到注冊“裴寨村”特產商標,讓紅薯等土特產變身高端商品。裴春亮的“紅薯革命”,讓當地的“土蛋蛋”變成了“金豆豆”。以紅薯粉條酸辣粉為主打產品的河南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代加工的品牌達178家,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近萬人就業。郭三蘋、裴有紅、馮貴花等貧困戶月工資達到4000多元,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因紅薯而改變了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裴春亮說,現在,他要修的是“網上之路”。他推動形成了“鄉黨委政策引領、裴寨村硬件支撐、公司網上經營、貧困戶參與其中”的四方聯動機制,籌建電商扶貧大廈,3000家淘寶商戶在裴寨落地生根,帶動貧困戶實現家家“網上淘金”、戶戶“線上脫貧”。井南洼村31歲的貧困戶代艷萍,經過一個月的培訓,成為淘寶店主人,月收入5000多元。越來越多的“裴寨”新農人,通過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平臺,不僅自己走出了貧困,還成為助農脫貧的帶頭人,找到了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臺。

      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后,裴春亮的勁頭更足了。他了解到,輝縣西部太行山區的西溝、東寨、平甸、潭頭4個村453戶1798口人,還散居在海拔900多米的深山中,脫貧能力很弱,決定發展旅游把群眾帶動起來。他捐資8000萬元,配合當地政府實施“寶泉花園”扶貧搬遷工程;籌資5億多元開發建設河南寶泉旅游度假區,安排搬遷村民在景區就業,并帶動景區周邊西沈莊、東沈莊、周莊等村600多個家庭,從事農家樂餐飲、民俗紀念品開發、土特產銷售等旅游服務業,帶動山區群眾直接就業2000余人,間接就業1萬多人。2017年,寶泉景區被評為“河南省旅游扶貧工作先進單位”。

      不以事艱而不為,不以任重而畏縮。在確保“不讓一個人掉隊”的脫貧路上,裴春亮像扎根太行山的崖柏,正在用“最美奮斗者”的初心堅守、使命擔當,唱響“鄉親不富誓不休”的奮進之歌。(姚媛)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