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10:47:42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在核心商圈和中央商務區設立自貿試驗區的板塊,4.38平方公里的重慶自貿試驗區渝中板塊,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圍繞改革重點領域、立足渝中特色、聚焦群眾關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走在創新開放發展的最前沿,以不到全市自貿試驗區4%的面積入駐了超過全市20%的服務業外資市場主體,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30余項。其中,探索涉外法律服務新模式等4項向全國復制推廣、“互聯網+高效貨運物流”供應鏈體系等7項在全市復制推廣、探索核心商圈“保稅+實體新零售”新模式獲評“我最喜歡的重慶自貿試驗區改革案例?!?/p>
渝中發布“十大開放機遇、十大示范項目”
渝中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五年來,渝中板塊全面提升開放經濟能級,高質量發展示范效應初顯。落戶世界500強正威國際集團第二總部、世界500強日鐵集團重慶設備工程中心、歷峰高奢名表珠寶集合店等一批標志性開放項目,累計新增外資企業159家,占全市自貿試驗區比重19.8%。落地全國首家二手名表珠寶交易市場、陸海新通道國際消費中心等重點項目457個,渝中板塊累計新增企業9017家,占全市自貿試驗區比重14.2%。
先行先試差異探索多個領域首創
近年來,渝中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用心用情做好服務,激發企業首創精神,政企聯手謀突破。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開放疊加優勢,渝中在發揮制度創新引領作用、提升投資自由便利水平、推進服務業開放先行先試、推動“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優化營商環境上積極探新路、作示范,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制度創新性強、市場主體反應好、示范帶動作用突出的創新典型案例。
日前,仲量聯行發布了“渝中區服務業擴大開放暨自貿五周年十大創新案例”,展現了渝中在涉外法律服務、金融、醫療、知識產權保護等多個領域的首創項目、首創探索。包括全國首例以烏茲別克斯坦采礦權增資的“一帶一路”法律服務新模式、全國首創“匯保通”匯率避險新模式、探索全國首個基于區塊鏈的電子商務價值行為地方標準、首創“政府+平臺+企業+司法機關”四位一體數字經濟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探索中新基礎教育智慧化合作新路徑中落地全國首個基礎教育領域中新教育合作項目、在推動中國冶金工業標準技術和服務輸出中首次實現我國千萬噸級綠地鋼鐵系統設計和全產業鏈海外應用等。
渝中開放創新項目案例發布會
“依托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紅利,我們嘗試了中外律師事務所合作聯營模式。”上海段和段(重慶)律師事務所主任冷開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聯動境外分支機構段和段中亞業務中心,該律所探索了全國首例采礦權增資的“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創新“中國律師主導+外國法律顧問輔助”的全鏈條涉外法律服務模式,突破烏茲別克斯坦采礦權利人無權以其作為注冊資本對外出資的原有司法實踐,落地烏茲別克斯坦首例以采礦權進行增資的海外投資項目,助力中資企業實現海外投資收益2.5億美元,成為全國首例為中資企業投資烏茲別克斯坦采礦權提供直接涉外法律服務的創新案例。
記者注意到,在渝中探索的以醫學影像為切入點的創新數字化醫療解決方案中,實現了一個案例多個全國首創、全國率先。重慶數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建設運營全國首個全棧式省級醫學影像云,全國首創“數據質控+業務質控”雙維度醫學影像質控體系和基于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的檢查結果跨機構調閱互認模式,全國率先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醫學影像數據的集中歸檔,構建起醫學影像數據采、存、治、管、用全流程服務體系,實現超10億條影像數據實時匯聚,促進了區域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共享,推動了行業醫學影像質控工作智慧化開展。
渝中區委常委、副區長鄧光懷日前在開放創新項目案例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渝中正搶抓RCEP生效實施、自貿試驗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成渝雙城經濟圈、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窗口區、世界知名商圈及“第一街”建設、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等十大開放機遇,加快關鍵領域制度創新和差異化改革探索,提速先行先試步伐,將制度創新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重點產業全面提升區域開放能級
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的自貿試驗區,渝中不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的規模,通過創新延伸和拓展產業鏈,增強國際經濟合作,塑造現代金融、現代商貿、專業服務、文化旅游、數字經濟、健康醫療等重點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作為重慶金融發展的“排頭兵”“領頭羊”,渝中聯手合作銀行在全國首創“匯保通”匯率避險新模式,助力企業科學管理匯率風險。與此同時,通過中新合作、成渝共建、跨區域聯動等方式,渝中大力吸引多邊金融機構、境內外區域性總部、功能性中心等進一步集聚發展。2021年,渝中加速打造內陸金融中心核心區和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金融業增加值376.9億元、居全市首位。銀行業存貸款余額1.18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居全市前列。金融開放窗口功能更加突出,跨境結算量突破4500億元,區內70%以上中小外貿企業實現正增長。
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升級發展現代商貿業,渝中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開展進口商品展示交易政策優勢,創新發展核心商圈“保稅+實體零售”新業態,依托解放碑核心商圈國際消費吸附力,探索“保稅+暫時進出境”業務模式,落地全市單筆最高奢侈品保稅貿易項目5.98億元,創新跨境電商保稅展示交易業務,打造渝歐跨境數字貿易產業園、洋碼頭保稅展示交易中心,陸海新通道國際消費中心等一批進口零售業態,進一步豐富進口商品線下消費場景,構建多層次進口商品分銷體系。2021年,渝中社零額突破1300億元、居全市第一。
打造西部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性高端專業服務業中心,渝中探索涉外法律服務新模式獲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會計服務示范基地、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綜合服務集聚示范區、化龍橋法律服務集聚示范區等加快推進。目前,渝中已集聚重點及品牌機構總數累計155戶,形成以會計、審計及稅務服務、法律服務、工程技術與設計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房地產顧問服務、保險中介服務六大重點領域為支撐,涵蓋10個大類32個小類的產業體系,成為重慶高端商務功能的重要支撐。
推動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渝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商旅城深度融合,2021年,文化旅游業實現營收超1300億元,年接待游客504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18.3億元,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居全市第一,獲評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解放碑-洪崖洞街區、二廠文創街區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渝中區推進文旅消費升級,文商旅城深度融合》入選中國文化消費投資發展報告案例,支持重慶銀行文旅特色支行建設,創新“文旅貸”文化金融產品,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渝中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渝中將繼續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服務業開放先行先試、提升投資貿易自由便利水平等方面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持續以制度創新帶動產業發展、項目落地,同時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力爭2022年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1800家以上,形成在全國、全市復制推廣創新案例2個以上,助力渝中打造現代服務業引領區、歷史文化傳承區、創新開放窗口區、美好城市示范區。(俞芳)
來源:國際商報 原文鏈接:http://epaper.comnews.cn/xpaper/appnews/797/8230/38869-1.shtml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