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15:59:01 來源:中國周刊
2021年8月23日,石家莊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市人民會堂開幕。來自全市人大代表將在此次會議上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為人民群眾代言、為經濟發展把脈、為社會進步支招,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當好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排頭兵和領頭雁獻計出力。
小記者對石家莊市人大代表宋麗民進行了采訪。
宋麗民,石家莊市人大代表,億博基業集團監事長。
呂林:宋伯伯您好,您是億博基業集團的監事長,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億博基業集團。
宋麗民:我們億博基業集團,是成立于2004年,走過了17年的發展歷程,現已發展為集陸港物流、農業旅游、民生地產、健康服務、教育科技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項目遍及黑龍江、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湖北、四川、海南等省市,業務遍及亞洲、歐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產業發展格局。
劉忻依:2004年,石家莊億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成立億博基業集團,直到2021年,億博基業現已發展為集陸港物流、農業旅游、民生地產、健康服務、教育科技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業務遍及亞洲、歐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您作為集團的元老,可以說是看著億博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嗎?
宋麗民:作為億博的建設者,我見證了億博“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就像看到一個小朋友在茁壯成長,有今天的成績,我感到非常自豪。其實,億博的發展,融入了我們所有億博人的心血和努力,但更主要的是,得益于我們的黨和國家鼓勵產業發展、企業發展的好路線、好方針、好政策。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把企業和產業發展好,更多、更好地回報社會。
呂林:下一步,億博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宋麗民:目前,我們已經在多元化產業布局的路上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這也是我們未來做大做強的根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發展,做優傳統產業、做強主導產業、做好新興產業。比如說,在商貿物流領域,我們建設了石家莊國際陸港,并以此為核心,積極打造京津冀陸港集群,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業,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劉忻依:億博基業集團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大背景下,在全國布局陸港樞紐建設,打造現代化陸港集群,投資建設石家莊國際陸港、衡水國際陸港、陽泉國際陸港、定州國際陸港等內陸港,并大力發展中歐班列。請您給我們講一講,目前石家莊國際陸港發展的如何呢?
宋麗民:現在可以說發展的非常好,我們石家莊國際陸港規劃占地是15平方公里,是國家一級鐵路物流樞紐基地、石家莊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區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石家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已被列入省市“十四五”規劃。
目前,我們已開通4條國際線路,全部實現常態化運營,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我們共開行中歐、中亞班列105列,開行量相比2019年增長708%。今年以來,石家莊國際陸港繼續保持高位運營,截止到8月16日,今年中歐、中亞班列已開行105列,開行量、貨重、貨值都超過2020年全年總和。今年,我們中歐班列預計突破200列,明天力爭突破500列。
呂林:您認為,做好國際陸港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
宋麗民:我覺得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我們企業踐行的核心價值——“共生、共享、共融”,我們不是簡單地把石家莊國際陸港作為億博的一個項目,而是把他作為一個互利共贏的平臺,可以說是“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目前來看,石家莊國際陸港的產業集聚效應已經初步展現,你像京東物流、阿里巴巴等很多知名企業都選擇在我們這落地項目。我相信,未來石家莊國際陸港將會成為開放型經濟的新高地。
齊浩然:據了解,您在今年的人大會議上提出的議案是也有關于石家莊國際陸港的,具體的您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
宋麗民:石家莊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剛閉幕不久,其中《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實施擴大開放發展戰略,實施開放載體提升行動。對此,我提了幾點建議:
一是,支持在石家莊國際陸港建設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破解“一箱難求”的問題,打造京津冀中歐班列的始發站和集結中心。
二是,石家莊鐵路南貨場位于市區,既污染環境,也不安全,建議搬遷到國際陸港,形成鐵路運輸的合力發展,同時為主城區騰挪發展空間。
三是,參照綜保區的政策,落地陸港保稅中心有關扶持政策,真正形成“南有陸港、北有空港”的互聯互通,優勢互補,增強陸港的吸引力和帶動力。
四是,利用石家莊國際陸港陸上運輸力量和倉儲條件,建設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有效提升我市應急保障能力。
齊浩然:據了解,在武漢疫情和2021年年初的石家莊疫情中,億博基業集團積極參與了抗疫工作,您可以給我們講一下,在疫情期間,億博基業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嗎?
宋麗民:疫情期間,我們集團嚴格按照國家防疫要求,做好員工的健康保護,沒有發生一例感染事件。同時,我們積極支援疫情防控一線,捐款捐物,向社區、公交、公安等系統捐贈了200萬雙防護手套,100多噸各類物資,累計200多萬元,有效保障了防控物資需求和市民的生活需要。
劉忻依:感謝宋伯伯為社會做出的貢獻,長大以后,我們也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您可以對我們的成長提一些建議嗎?
宋麗民:少年強則國強,你們做為新時代的少年,趕上了國家快速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時候,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力戒浮躁,一定要靜下心來學習、沉下心來做事,就像我們的中歐班列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貢獻力量。
小記者:呂林、劉忻依、齊浩然
“兩會”綜合報道
編輯:孫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