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14:26:05
過往常聽說過財務出身轉型做CEO的案例有不少,就如萬科集團郁亮先生,現在有螞蟻金服的井賢棟先生,還有我的師兄校友阿里巴巴CEO張勇先生……而我,卻是從財務出身轉型做一名國際貿易律師。
走不一樣的路,就會收獲不一樣的風景
本科畢業于國內著名財經院校,財務專業畢業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成為一名律師。身邊沒有法律專業的同學、生活中也沒有接觸過律師,過往律師在我心里的印象里還停留在電視劇里常看到的正義凜然、口若懸河、高峰對決的厲害角色。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我也有機會能像電視劇里面的那些律師一樣,以律師的身份為保護我國民族產業的利益而戰斗。現在回想起來,這一切又是冥冥中注定的。之前的財務工作經歷,恰恰為我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貿易律師作了重要鋪墊。
多年經歷下來,頓感觸類旁通。會計師和律師有著很多共性。比如這兩種職業都需要非常細心、非常嚴謹和有邏輯性。對于會計師來說,帳必須是一分都不能差,否則帳就不平,因此要求會計師在做賬時必須細心精確。而律師在做文案時也必須用詞精準,絕不能出現歧義,上下文之間也必須有層次、有邏輯,這樣才有說服力。這些共性讓我具備了成為一名好律師的基礎條件。
到底我是如何從一名會計師逐步變成國際貿易專業律師的?這一切都要從我的工作經歷說起。
“誤打誤撞”,進入貿易救濟領域
本科畢業后,我在上海一家大型制造企業從事財務工作。可能是名校畢業的緣故,公司把我當作了重點培養對象,不斷鍛煉,隨后幾年里我先后輪換了幾個重要的財務崗位,這使我對財務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四年后公司有意提拔我的時候,公司的效益卻逐步下降面臨倒閉的風險,恰逢這個時候我也剛剛成家,迫于生存壓力,我只能開始尋找人生的第二份工作,準備繼續新的挑戰。
于是有一天,我接到了一個律師事務所的電話,對方說通過獵頭拿到我的簡歷,覺得我的財務背景很好,非常符合他們急需人才的條件,希望我能夠加入他們的律師團隊一起處理一些貿易救濟案子。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了這家律所面試,聊下來以后我發現這個工作非常有意思,反正我還年輕,為何不嘗試一下呢?就這樣,我加入了這家律所,正式開始參與貿易救濟的案子。
勤能補拙,通過學習補短成為專業律師
貿易救濟調查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需要提交大量的財務數據,包括生產、采購、銷售、人事等,同時,還需要根據這些數據進行稅率的測算和分析。具有財務背景的我如魚得水,很快進入了狀態并出色完成了律師交待的任務。盡管貿易救濟調查問卷的要求基本相似,但實際上每個產品和公司的情況千差萬別,面對不同的產品和形形色色的公司情況,我們需要設計不同的方案來應對。
隨著參與案件數量的增加,我越來越覺得這個工作有趣,取得好的案件結果也會讓我有成就感。漸漸地我愛上了這份工作,我希望自己能把案子做得更好,但我畢竟沒有太多的法律知識支撐,很多時候還是只能配合律師來完成工作,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補足我法律知識和思維欠缺的短板。
在隨后的幾年,我一邊不斷地參與不同產品、不同國家的貿易救濟調查案,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和考試。我通過了司法考試,攻讀華東政法大學的國際法學專業,真正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國際貿易專業律師。
不斷實踐,專業積累成為業內專家
2013年,我加入了另一家律師事務所并開始獨立帶團隊來代理貿易救濟調查的案子。
2015年,我迎來了職業生涯以來最重要的一個案子:美國光伏雙反案的年度復審。對華光伏案是美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雙反案子,關系到我國整個光伏行業上百億美元的出口,一直都是中美兩國關注的焦點。我的客戶是光伏產業的龍頭企業,當年涉案產品出口美國的金額高達幾十億人民幣,客戶已經交到美國海關的押金也達10億人民幣之多。如果復審結果好,客戶是可以從美國海關拿到退稅的,反之,就要補稅,每一個傾銷或者補貼的百分點都價值幾千萬人民幣。在這樣的游戲規則下,律師的壓力可想而知。
同時,這個案子的復雜程度也超過了我的想象。客戶一年的銷售收入達到了幾百億,需要采集客戶分布全國各地的十幾家關聯公司的數據,該產品的生產有六道大工序,不計其數的小工序,并使用了一百多種原材料。這些都是我之前的工作中沒有遇到過的。但既然客戶那么信任我,我也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案子打好。為了能夠更好地跟客戶的相關人員交流以及迅速拿到第一手的資料,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里,我幾乎每周都會到客戶現場工作,一旦碰到棘手問題就馬上跟美國合作律師討論,在交卷之前更是連續的熬夜作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歷了漫長的審查和兩級的上訴后,最終美國商務部判定客戶的反傾銷稅率是0,客戶獲得了1億多美元的退稅及利息。
從這個案子中,我積累了應對貿易救濟調查中復雜問題的解決思路以及協調處理大型貿易救濟案子等寶貴經驗。在經歷了如此復雜的案子以后,我在處理其他的貿易救濟案子時更能駕輕就熟,碰到問題的時候也總能找到解決方案,豐富的實踐經驗讓我逐漸成長為貿易救濟領域內的專家。
熱愛運動,感悟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出生在有運動傳統的廣東,我從小就熱愛各種運動,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參與過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運動。至今我還堅持每周打羽毛球和游泳,冬天也會去滑雪,感受飛一般的快樂。
在眾多運動中,我最喜歡的是打籃球,喜歡打籃球的時候跟其他隊員的交流和配合,更喜歡取得勝利以后大家一起慶祝的場面。籃球是一項典型的團體運動,球隊中每個球員根據自身的特點承擔各自的職責,同時在球場上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溝通及應變。大家努力拼搏,為的是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取得比賽的勝利。
對于我們專門處理貿易救濟案件的律師團隊來說,何嘗不是如此。每個律師的個性和特長都不一樣,有的喜歡做數據分析,有的喜歡寫辯論,有的擅長整理文件。只有把每個律師放在他最擅長的位置上,讓每個人的潛力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整個團隊的效率才是最高的,這時候整個團隊的能量也是最大的。盡管團隊內每個人的工作相對獨立,但整個團隊實際上是在做同一件事,服務的是同一個客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團隊內成員之間需要互相溝通、互相幫助,以實現共同的目標。
展望未來,把握全新的國際機遇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一帶一路政策的倡議,越來越多的企業響應國家的號召到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進行投資建廠。這些企業當中,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遇到了貿易糾紛,可能面臨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項目無法實現出口銷售,甚至投資失敗的風險。
我有一個客戶在10多年前,就因為國內產品被美國反傾銷調查的原因到越南投資建廠,然而在投產一年以后就遭遇了美國的反規避調查。由于之前并沒有做相應的評估和準備,最終被美國商務部認定出口產品屬于規避行為而沒法繼續出口美國。我的另一個客戶前幾年到美國投資做進口商,在吃了大虧以后跟我說,“我現在才明白,每到一個新的國家去投資,我必須先跟兩個人咨詢,一個是會計師,另一個是律師”。
因此,對于計劃在海外投資工廠的中國企業,務必在投資前請專業律師做好相關盡職調查,充分考慮好各種貿易政策方面的風險,提前做好布局。在國際化的大趨勢下,這其實對我國的律師們提出新的要求,律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不但要熟悉國內法,更要有國際化的視角。我愿意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化律師,為我國企業的出海保駕護航,貢獻力量。
期待在海華,歷練不一樣的自己
除了國際化,隨著法律條文的不斷增多、以及法律服務業務不斷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同一個律師已經不可能在所有業務領域都精通,律師專業化更是我國律師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也許由于我本身就是因為專業化成長起來的專業律師。專業是我工作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原則。律師作為專業人士如果連最起碼的專業能力都沒有,又如何去服務當事人和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專業是我給客戶服務最大的底氣。曾經有一次,客戶對于我的一個要求很不理解和認同,認為我是在給企業增加了額外的負擔,我用我專業的知識和角度給客戶解釋為什么要這么做,客戶最終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同意了我的方案,最后取得了非常好的結果。
"專業贏得尊重、攜手成就理想"是海華永泰的核心價值觀。為此,海華永泰很早就設立十大業務部門,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專業律師,確保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正因為價值理念的一致,我選擇海華永泰作為未來發展的平臺,我非常期待能在海華永泰歷練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作者介紹:葉文威
葉文威: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伙人
葉文威律師擁有超過15年的應對反傾銷調查、反補貼調查、海關審查以及其他國際貿易爭端的經驗,先后代表過上百家中國的生產商和出口商參加鋼鐵、農業、化工、家具、汽車零件和海產等行業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并取得了杰出的成績。
《出彩中國律師》專題總策劃:秦前松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