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14:16:45 作者:沈嘉人
11月25日,南京略有些寒冷,上午9時30分,2021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紀念館遇難者名單墻前舉行。
“您離開我們已經(jīng)84年了,我真的特別想念您”幸存者石秀英、王義隆、謝桂英、馬庭寶在家人的攙扶下獻花,布滿皺紋的手顫顫巍巍地指著親人的名字,傾訴生死相隔84年的痛楚。由于身體原因,幸存者余昌祥、王素明未能前來,他們的家人來到現(xiàn)場,祭奠離開自己多年的親人。
密密麻麻黑色的人名,刻在死難者名單墻上,他們是在南京大屠殺浩劫中逝去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親人們站在名單墻前,靜默肅立。
現(xiàn)場,《獻花曲》響起,儀仗隊抬出祭奠花籃。時鵬程副館長代表紀念館、幸存者馬庭寶代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整理花圈挽聯(lián)。全體人員手持菊花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三鞠躬。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代表王進勤發(fā)言:84年前的寒冬,我的曾外祖父慘遭日軍殺害,我父親王義隆頭上被日軍砍了一刀,至今還有傷疤。南京大屠殺死難者30多萬,這不僅僅是一個數(shù)字,它意味著曾經(jīng)一個個鮮活生命被無辜殺害。讓我們一起敲響歷史的警鐘,讓更多人看到那段慘痛的過去,把和平的祈愿傳遞下去……
王義隆老人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鵬程副館長表示;今天,我們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追思歷史。作為承載歷史記憶與傳播和平的載體,未來,紀念館將在傳承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歷史記憶、維護世界和平的道路上作出更多的工作和努力,為世界記憶遺產(chǎn)續(xù)寫新篇章。
家祭活動尾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遺屬代表依次向遇難者名單墻敬獻菊花。其他參加人員依次向遇難者名單墻敬獻菊花。
家祭活動現(xiàn)場,謝桂英老人情緒激動,止不住地流淚。“我的父親、兩個舅舅和小弟弟被日本兵殺害,我也有三次差點死掉了?!敝x桂英已經(jīng)98歲高齡,面對鏡頭,她撩起頭發(fā),頭上的疤痕清晰可見,那是當年被侵華日軍拖拽,撞到石頭上留下的傷疤。還有一次,日本兵上門,她躲在床下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叭毡颈哑Ы忾_,我說‘洋先生,洋先生,我是小孩,我是小孩’,但他還是不饒我 ……”謝桂英激動地說,歷史永不會被磨滅,和平應(yīng)當珍愛。
謝桂英老人
今年85歲的馬庭寶老人耳聰目明,聲音鏗鏘洪亮。他指著“哭墻”上親人的名字,眼眶里泛著淚花。盡管84年過去了,回首往事時,依然會劇痛襲來?!拔业母赣H馬玉泉、舅舅溫志學(xué)、姑父楊守林離開我們84年。當年,他們被日軍殺害。我們?nèi)叶继貏e想念他們,我們要記住歷史教訓(xùn),不要戰(zhàn)爭,希望世界永遠和平。”
馬庭寶老人
王秀紅攙扶著自己的母親石秀英獻花,談及母親當年的遭遇,她簡直無法想象,該有多么害怕,多么悲傷。在石秀英11歲的時候,47歲的父親和19歲的大哥被日本兵屠殺,石秀英自己也被戳了三刀,后來回到難民區(qū)居住。如今,父親石昌福和大哥石坤寶的名字刻在“哭墻”上,石秀英和家人每年都會前來祭拜。
王秀紅說:“母親談到這些事情時,她總是比較悲傷,這樣的家祭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緬懷,一種安慰?!?/span>
石秀英老人
南京大屠殺已過去84年,當年的幸存者已步入耄耋之年,歷史的見證者正在凋零。幸存者后代與幸存者朝夕相處,南京大屠殺記憶傳承的重任已經(jīng)落在后代的肩上。馬庭寶老人已是四世同堂,老人將南京大屠殺記憶傳承的重任,交到了女兒馬明蘭的手中,并借此希望這段家族記憶一代代接力下去。
馬庭寶老人
馬明蘭曾陪同父親多次參加集會、宣講等活動。她說:“父親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傷痛,教育我們要牢記歷史。今后,我們會繼續(xù)傳播南京大屠殺歷史,讓更多的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石秀英老人與女兒王秀紅
石秀英老人的女兒王秀紅感嘆:“日軍對我們家庭造成這么大的傷害,就像天塌下來一樣的。我會傳承好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把我母親的遭遇講述給更多人,守護不能忘卻的記憶,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