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10:20:28
中國周刊訊(融媒中心秦前松/統籌)病毒,且隔且阻,育人,不止不休。為積極響應、全面參與蘭州市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甘肅政法大學決定于10月22日開始,教學活動轉入線上模式。雖然,線上教學有利于減少大規模的人員聚集,能夠有效切斷疫情的傳播途徑。但是,正常的教學秩序切實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盡管,2020年許多教師經歷了線上教學的考驗,但要實現與線下教學同質等效,特別是獲得學生的滿意,實屬不易。
《法醫學》——依托虛擬仿真平臺開展實踐
司法警察學院(公安分院)的劉敏老師本學期承擔了2019 級刑事科學技術1班、2班、2019 級偵查1班、2班的《法醫學》課程,為做好《法醫學》的線上教學,劉敏老師利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共享平臺,有效彌補了法醫學教學僅僅停留在理論講授階段的不足。
以“基于案例的法醫學綜合分析能力訓練項目”為例,在開展該訓練時,劉敏老師讓學生登入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共享平臺,借助該平臺虛擬仿真的功能,一人一機單獨開展虛擬實驗,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法醫學綜合分析能力的實踐操作。通過在虛擬實驗中運用大量的三維立體圖片、動畫以及視頻等素材,讓實驗更加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也讓學生能通過反復的實驗,更好地掌握實驗方法及原理。借助虛擬仿真平臺開展《法醫學》實踐,既讓學生充分掌握了課程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以及進行創新性思維的能力。
《制圖》——督促學生開展線下實踐反饋
藝術學院高明醒老師的《制圖》課程為環境設計專業必修課程,該課程2019 年獲得《甘肅省高校引進和使用優質在線開放課程項目》支持,今年也被立項為甘肅政法大學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該課程在疫情前的線下教學期間,會指導學生開展大量的室內設計現場實踐。
改成線上教學后,高明醒老師一方面在積極利用慕課、學習通等多種教學平臺及資源,結合三維圖像與工程圖例分析了各工程圖的具體應用,以幫助同學們更為形象、直觀的理解課程內容。另一方面,為了彌補學生課后實踐的不足,高明醒老師要求同學們課后積極利用現有的條件和設備,在宿舍內自行開展工程圖樣的識讀、臨摹、實測,設計、制圖等實踐,并及時進行反饋。高明醒老師利用QQ群指導同學們進行線下實踐,以確保課程教學的實踐效果。
《油畫風景寫生》——同步視頻指導實踐
藝術學院趙思山老師為2020級油畫班教授“油畫風景寫生”課程。線下教學時,學生需要仔細觀察、臨摹教師油畫寫生的技法。疫情轉化為線上教學后,為克服線上授課的局限性,趙思山克服困難,精心組織學生在宿舍內與他同步開展視頻教學實踐。
通過現場視頻直播的形式,同學們在宿舍就能觀摩到趙思山老師在畫布上的準確示范和詳細講解。雖然囿于宿舍,無法實地感受美麗的風景,但同學們胸中懷有山川大海。雖然宿舍狹小的空間給油畫寫生造成了一定不便。但在視頻直播中,同學們也能夠更近、更為準確地觀察到趙思山老師油畫風景寫生的技巧,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大學體育A:羽毛球》——線上指導、線下同步練習
體育教學部任淵老師負責大學體育的羽毛球教學工作,疫情期間,由于學校體育館關閉,無法開展羽毛球的線下教學工作。為了讓學生適度開展運動,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應對疫情。任老師要求學生課前將個人身體素質練習和個人技術練習視頻發至QQ 群中,任老師根據學生視頻反饋情況在課堂上集中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理論講解、分組討論、課題提問的方式傳授羽毛球基本知識及個人身體素質練習方式。
為了讓學生更為直觀地學習羽毛球技術,任淵老師以播放經典賽事的方式講解羽毛球運動規則,觀摩運動員的競賽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規則。在技術動作規范方面,任老師借助中國大學MOOC(慕課)平臺,一邊播放動作示范視頻,一邊進行動作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此外,任老師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羽毛球學習中的普遍問題,并及時調整授課內容,以貫徹“封校不停練”的原則。
疫情或許會封鎖我們的距離,給實踐類課程的開展造成不便,但疫情和距離都無法阻擋教師們傳道、授業、解惑的心,也無法冷卻同學們渴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熱情。教師們不斷嘗試新的方法來確保線上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同學們也在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配合老師積極利用現有條件開展實踐。師生同心,共同探索、開辟了線上實踐課程的新模式。
甘肅政法大學線上教學受到學生的高度評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甘肅政法大學廣大教師在蘭州市和學校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克服種種困難,居家線上教學,甚至在集中隔離時段也沒有停止教書育人,而且創造性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部分教師受到了學生的高度評價和由衷肯定。
劉熊擎天(法學院):被集中隔離,仍堅持線上教學
劉老師處于封閉隔離期間,空間狹小,只能坐在床上為學生進行線上教學。即使這樣的條件下,他依然保持完整的線上教學流程,在課前發布學習資料和各章節的問題鏈作為預習任務,在課中,頻繁與學生互動,通過提問、案例分析啟發學生;在課后,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實現批閱作業、發放參考資料等,實現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的無縫對接。
別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劉熊擎天老師授課的方式非常適合我們,他根據已學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將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講授中。課上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理論聯系實際,循循善誘;引經據典,條理清晰,講解中國法治建設的特殊性問題。在集中隔離期間,老師仍會通過線上方式來完成課后的答疑及學年論文的指導。其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我們學習的表率。
王旭玲(民商經濟法學院):把抗擊疫情中的生動案例有機融入《民法學》課堂
王老師本學期擔任《民法學》課程,在線上教學時,適時有效地進行課程思政,將本省抗擊疫情的感人實踐與《民法典》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學習抗疫中民事權利的保障和限制,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民法典》的人民性。更讓學生認識到人民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鮮亮底色,堅定了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自信。
《民法》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老師教學內容豐富,講解詳細,教學風格獨特,課堂互動多,氣氛活躍,能夠使同學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特別是,結合國際上一些國家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簽化以及疫苗民族主義等錯誤行徑,深入分析比較以自由優先的西方人權理論的弊端和以生命健康權優先的中國人權理論的優越性,使我們切身體會到黨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方文風(司法警察學院):線上教學時,不忘培育忠誠警魂
方老師擔任《西方監獄學》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她始終堅持忠誠育警的專業課程教學理念,并借助騰訊會議+學習通的線上教學平臺優勢,多形式開展中西對比教學,批判性學習西方監獄制度,努力向學生傳播真知,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和“兩個維護”。
《西方監獄學》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方老師通過騰訊會議直播授課,上課中采用了中西監獄制度對比學習的方法,并通過發彈幕、一對一問答,以及學習通的主題討論、隨堂練習、課后作業等線上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不但有效地給學生傳授了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培養了我們的專業志趣、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使我們更加堅定了作為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擔當,以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信心和決心。
李瑞生(人工智能學院):在“做中學”,使編程課由難變易
李老師非常注重專業課的實踐性,力求通過大量的學生實踐提升專業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特點,以“問題導向,任務驅動”方法組織和實施教學,是他一貫的做法。提倡“在做中學”,通過教師示范編程,學生同步編程實踐的方式,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升,是他獨特的教學方式。
《C語言程序設計》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李老師為人和藹,治學嚴謹,很受學生喜愛。根據課程知識結構特點,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通過例題使知識更條理化,課堂內容充實,簡單明了,課堂上大量的操作性練習能夠使我們輕輕松松地掌握專業知識。
張妍(經濟學院):極力挖掘線上優勢,讓課堂活起來
張老師以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為契機,努力摸索線上教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在注重挖掘線上教學平臺功能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逐漸形成了將線上教學優勢與學生自主學習有效結合的探究式、問答式和輔導式課堂教學模式,讓線上課堂真正活了起來,最終達到了“授人以漁”的教育目的。
《宏觀經濟學》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張老師將線上平臺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使得線上教學充滿了活力。與此同時,還更多的采用師生互動、一對一問答等形式,提升課堂溝通效果;使我們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線上課堂的學習互動中,課堂氣氛活躍。此外,張老師每次上課中都會采用錄屏功能將每節課的重點內容錄制并在課后分享給我們,鼓勵我們課后觀看課程回放。她通過對專業課程平臺功能優勢的充分挖掘,讓我們獲得了非常好的線上課程學習體驗。
李春燕(商學院):多渠道多手段激活課堂
李老師在線上教學中深耕細作,直播時以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案例、生活中的情節與知識點緊密結合,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對知識點的理解,并通過語音連麥、群聊討論、平臺小組互動、課后作業、測試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對知識的掌握度。此外,通過學習通平臺及時分享和課程內容相關的最新網絡資源鏈接、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及名人勵志故事,將學生專業教育和成長教育有機融合。同時,以當前甘肅省抗擊疫情的典型事跡、身邊的先進事跡引導同學們樹立積極樂觀、堅強博愛、勇擔使命的價值觀和人生信條。
《管理心理學》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李老師課堂講授內容充實、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教學中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使我們比較輕松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識點。課堂民主、氣氛活躍,她對我們既熱情又嚴格,能夠及時虛心聽取我們的意見和反饋信息,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積極吸引我們提高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面對疫情鼓勵我們、安慰我們,幫助我們樹立良好健康的心態,在李老師的課堂里我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而且在李老師的引導下,我們也樹立了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于晉海(公共管理學院):課程資源豐富,課堂效果良好
于老師在授課中選擇了“錄課+慕課+互動答疑”這種“兩看一動”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對課堂教學點的分解以及重難點的劃分,按照知識點提前錄制好每周的學習內容,根據課程進度及學生學習情況選擇推送;上課過程中,教師通過“群聊”功能,隨時與學生互動討論,學生學習中反饋的共性問題,他適時地組織集體答疑;課堂空余時間,發送隨堂小練習,及時反饋學生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遇到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解答。
《演講與口才》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于老師授課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學習通錄課和觀看慕課的形式,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避免老師授課時網絡卡頓等問題。同時,于老師對書本知識會有一定的拓展,豐富了我們的上課內容。我們還可以在討論區與老師進行互動,非常便捷。另外,為加強同學們課外學習的能力和意愿,于老師選取推送相關慕課作為輔助視頻學習資料,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張番紅(馬克思主義學院):注重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張老師在思政課教學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積極引導青年學生著力增強“四個意識”,不斷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形勢與政策》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張老師在線上授課中,及時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和重要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以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地闡釋形勢與政策,不斷增強思政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有效提升了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謝燕琳(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辨詞析句、古今對照,打開了《古代漢語》生澀的大門
謝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古今對照、辨詞析句,注重字詞句篇的深入分析和闡述,注重夯實學生的古代漢語基礎知識,實現能力培養與文化品格塑造的統一,同時,嘗試立足于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將思政教育和古代漢語課程教學的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目標有機統一起來,充分挖掘蘊含于語言本體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中的德育元素, 以實現古漢語教學的文化傳承功能。根據線上授課的特點,不斷提升授課技巧,運用討論、提問、課后拓展性閱讀等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努力開拓學生思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打造出“別具一格”的云端教學課堂。
《古代漢語》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謝老師治學嚴謹、循循善誘,對古代漢語知識的講解細致全面,比較注重古今語法系統異同的比較,常常援引恰當豐富的例句進行分析說明。講解文學作品時既重視字詞句的串講,也注重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的賞析,能充分挖掘蘊含于語言本體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中德育方面的元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線上授課方式新穎生動、內容豐富,視頻流暢、語速適中,善于啟發和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高麗娟(外國語學院):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快樂學習
高老師在教學中全面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深入分析學情的基礎上,積極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雖然,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在“創設情境”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她還是想方設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追求理想的教學效果。
有趣的《大學英語》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高老師雖然在線上教學,但她仍然創設現實情境提升我們學習語言的效率。她經常以視頻或小文章的形式呈現Background Information, 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對課文學習更加期待。授課之余,高老師還給我們發送外刊學習資料,這不僅提升了我們的閱讀能力,而且拓寬了我們的專業學習視野。為了提高我們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高老師為我們推薦了一些學習軟件和平臺,如批改網上訓練作文,U校園上觀看豐富的CET-4視頻,友鄰優客上閱讀外刊文章,WE Learn上訓練聽力。
馬亞燕(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多方優化課程設計,積極提升教學效果
馬老師為了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積極優化線上課程設計,堅持分組式學習,課前導圖預習,課后總結復習,增加互動點評,全員共同參與,最大限度地增強了老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性,比較好地實現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同質等效。
《應用密碼學》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馬老師和藹可親,治學嚴謹,重視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對復雜知識進行清晰地梳理,教學手段靈活,對《應用密碼學》及相關數學、編程、計算機網絡等相關知識做到了融會貫通。而且能結合課程性質,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不但讓我們對密碼學有更深入的探索,并且提高了我們的政治素養和思想站位,也增強了社會責任心,堅定了遠大理想信念。
孫健(絲路法學院):建立學習互助小組,培養學生協作精神
孫老師認為疫情當前,唯有團結一致,方能撥開云霧見青天。因此,他注重組織學生“結對子”,建立學習互助小組,讓學生互相幫助,不只是在學習上,生活上也如此。同學們漸漸擰成一股繩,學習有勁了,生活也輕松了,既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又樹立了良好的班風學風;既加深了同學間的情誼,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國際私法》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孫老師知識淵博,經典國際私法案例信手拈來,課堂氣氛活躍,重點難點突出,層次分明。他會主動關心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主動開導我們,解決我們思想和心理疑惑,是我們的好朋友、好師長。他采用互助小組的形式,幫助和督促基礎薄弱的學生,極大提高了我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收獲感。
魯冰清(環境法學院):堅持“四步走”模式,讓線上課堂更生動
魯老師授課中堅持四步走的模式,第一,加強師生互動、使課堂“活”起來;第二,引入案例分析、使課堂“實”起來;第三,拓展教學內容、使課堂“動”起來;第四,強化課堂考核、使課堂“嚴”起來。
《環境資源法》線上課堂
學生評價:魯老師總能通過邏輯清晰、內容豐富的課件和多樣的授課形式吸引我們主動、認真聽講,并跟著魯老師的講課思路思考分析。采用新穎的期中考核方式,讓我們分組選擇案例,結合所學的環境法理論知識和法律規定分析案例。這讓我們每位同學都能主動參與其中,很好地訓練了我們的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其豐富多樣的授課方式,幽默風趣的授課風格讓抗疫的時光不再那么乏味、漫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疫情的出現并不能阻擋師生前進的腳步,甘肅政法大學全體師生必將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待春暖花開,一切美好如初!(供稿:甘肅政法大學教務處)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