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18:47:36
中國周刊訊(秦前松/統籌報道):2021年11月10日下午,上海市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與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共同打造的“律師學”系列課程開課儀式在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順利舉辦。上海市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會長馬靖云、理事江凈、顧劍棟、李平、虞思明、海寶、副秘書長金毓,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副院長張國元參加了開課儀式,儀式由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副院長左麗珺主持。
以律師之道
精律師之術
“律師學”系列課程的講師團由上海律師法學研究會的50名創始成員擔任,系上海50家知名大所、精品律所的主任或管理合伙人。課程講師均執業10年以上且具備法學碩士以上的學歷背景,在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同時兼具深厚的學術造詣。他們將在授課中結合自己在學業及職業生涯中的經驗,幫助華政學子更加深入的認識律師行業本身、培養作為法律人應有的思想與情懷。
“律師學”系列課程主要是面向華東政法大學律師學院研究生開設,課程以傳授“律師之道”為核心,引導法學生思考“律師為什么這樣做”而不僅僅局限于“律師該怎么做”。課程將系統講述律師制度的起源與發展沿革、中外律師制度比較、律師的地位以及職能作用、律師的職業倫理、律師行業現實生態與發展趨勢,結合律師執業紀律、律師與其他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關系以及青年律師的專業化之路等內容。整個課程融學術性、實用性、指導性為一體,幫助法學生實現職業理想與法律服務市場的精準銜接。
在開課儀式上,律師學院副院長張國元表示律師學院致力培養高端律師人才,“律師學”系列課程的設置就如同是為華政學子加強對律師行業的理解與認知而開啟了一扇門,讓大家能看到門內的一方天地。讓新一批的“高端律師后備人才”通過進一步了解律師團體在社會中的價值作用,律師服務行業與當下法治社會的建設的緊密聯系,在做好能力技巧方面準備的同時也要找到自己的初心與位置。
聚業界大咖
助一代青年
上海市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會長馬靖云談到和律師學院共同打造課程的初衷時向媒體表示,上海市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創始成員都是上海律師行業重量級的大咖,他們有豐富的學術成果和實務經驗,如果能為培養青年律師人才做出一點貢獻,其實是實現了資源與力量的更大價值的發揮。
在談到當下部分的年輕律師存在缺乏職業理想和信仰,在踏入行業后把更多的關注放在創收層面的現象時,馬靖云強調,希望通過資深業界講師授課的形式來讓即將邁入律師行業的學生們知道做好律師不能僅僅只會背法條學技巧,更要成為一個有人文關懷、有理想信仰、有社會責任感的法律人。
江凈律師在分享中提到青年律師不能只把律師看作自己謀生的手段,更應該自發積極地成為社會法制的建設者。從業21年的顧劍棟律師上臺分享了自己的從業經驗。李平律師則表示,每個選擇做律師的人都會有自己職業生涯的夢想,我們希望通過給大家分享親身從業經驗,來讓大家在前往夢想之路上少走彎路。
虞思明律師則從自己四段海外訪學經歷談起,他鼓勵青年學子要具有敢于挑戰、勇于探索自我的精神。海寶律師結合了自己的專業分享了自己對律師行業的思考。上海市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金毓也對參加課程的華政學子們表示期待。
習得律師課
做好法律人
下午兩點,“律師學”系列課程的第一課正式開課,由虞思明律師進行授課。第一課的主題是“中外律師制度比較”,虞思明律師結合自身豐富的涉外學習和事務經歷,分享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律師制度的異同,描述不同國家的律師形象與定位,以此來加強學生對律師職業的理解,幫助華政學子明確個人追求。
國際經貿法律實務(高端律師人才創新實驗班)的張艾佳在聽完課程后表示,虞律師以自身經驗為基礎比較并介紹了中英美等國律師制度,他強調律師不再是謀生手段,更是一份有溫度有情懷甚至有信仰的職業。律師學系列課程以傳授律師之道為宗旨,能讓我們這些尚未真正執業成為律師的法律萌新對于未來的職業多一份向往和期待。希望通過今后的這一系列課程中,我也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更明晰的規劃。
同班的林怡也談到了自己參加課程的體會,此次課程讓大家學習到了更多有關律師實際工作的內容,理解到了更深層更貼近現實的律師概念。同時,老師還解答了同學們的眾多疑惑,對同學們在學習、職業選擇方面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期待未來的課程中老師們可以多多傳授貼近我們未來職業生活的實務經驗。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