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15:49:07 來源:中國日報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年。廣州援疆工作隊積極踐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立足吾庫薩克鎮實際,精心謀劃部署,“三步走”為該鎮鄉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加速助力,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堅持黨建引領 為鄉村振興賦能
鄉村振興,黨建是關鍵。廣州援疆工作隊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今年對吾庫薩克鎮七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改造升級,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打造VR黨建學習平臺,將百年黨史、民族團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可以通過VR技術更加生動的體現出來,營造濃厚的黨建文化氛圍,為村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堅強的陣地保障。同時設有一站式服務工作臺、心愿墻、母嬰室、居民議事廳、多功能會議室等服務陣地。涵蓋關愛青少年、關懷老人、議事協商、綜治調解、志愿服務等多個領域。通過“一廳匯聚”“一站辦結”,讓群眾“最多跑一次”,初步構建起多方協同、高效管理新模式。實現了黨群服務中心黨建引領、服務群眾、開展活動等功能有機統一。
吾庫薩克鎮七村的居民無疑是幸福的。在援疆力量的加持下,不僅生活富裕了,鄉村環境也越發美麗雅致,尤其是走過村里的文化長廊,那栩栩如生的壁畫,講述著一段段令人難忘的過往,讓他們的精神家園,也豐滿起來。文化長廊的建成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同時將黨性教育由室內延伸到室外,教育對象由黨員干部擴展到普通群眾。讓每一位路過此處的黨員群眾都能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中筑牢黨員群眾學黨史、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為文化潤疆注入強大動力。
改善人居環境 為鄉村振興助力
鄉村振興,不僅僅是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更要讓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場硬戰。廣州援疆工作隊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從綠化、美化、亮化、凈化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鄉村振興戰略按下“美顏鍵”。投資資金53萬元,安裝路燈130盞,照亮村民幸福生活,為村民夜間出行“保駕護航”;投資資金200萬元,改造綠化帶2300米,讓鄉村面貌“靚”起來;充分發揮文化街沿街建筑立面的作用,繪制主題為民族團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新生活等壁畫,讓鄉村生活“實”起來。
吾庫薩克鎮七村寬敞整潔的街道。(廣州援疆工作隊/圖)
如今的吾庫薩克鎮,街道寬敞整潔、街道兩旁的民居墻上,色彩艷麗主題鮮明的的農民畫讓人百看不厭,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每到夜晚,星河燦爛,路邊的景觀林帶里,一盞盞射燈交相輝映,與星河爭輝,令人沉醉。村民們勞作一天后,最喜歡的就是晚飯后在這條美麗的街道上散步,然后去文化廣場跳跳舞。
發展特色產業 為鄉村振興加速
阿依努爾·達吾提家住援疆工作隊打造的“半小時美麗經濟帶”之中,她家門開口,種植了紅花、黃蜀葵等等中草藥,夏天的時候,各類草藥花朵盛開,景色如畫,除了美,豐收的草藥還給農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她僅僅是摘紅花就已經收入了5000多元。
產業興,鄉村興。產業振興是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平臺。
據了解,廣州援疆工作隊按照“鄉村振興+休閑旅游+現代農業”的模式,以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目前已流轉7800畝土地,建設1480座溫室大棚及40000平方米農副產業加工園,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廣東葉菜種植示范基地,擴大高價值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和水平,延伸產業鏈;投入2000萬元援疆資金改造民族樂器村,促進吾庫薩克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更多更好惠及疏附農村農民;著力培養基層黨員致富帶頭人隊伍,拓寬村民致富門路,帶動村民創業增收。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