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疫”往無前 央企青年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2-03-23 14:38:01 來源: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在疫情封控區的深圳市福田區梅林街道河背村,中國中鐵一支36人組成的青年突擊隊逆行出征,平均年齡24歲,年齡最小的志愿者19歲。在河背村參與志愿服務10余天來,每天工作近10小時,他們與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民警、醫護人員等并肩作戰,保障河背村1.3萬余人疫情防控下的正常生活。



  日前,中央企業團工委發出《關于進一步動員中央企業團組織和團員青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中央企業各級團組織迅速行動,央企青年紛紛請戰,快速組建起一支支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服務隊,奔向疫情防控第一線。


  志愿者“青力量”緊急集結


  3月18日8時,中國海油南海東部地區第四批35名青年志愿者宣誓出征。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團委書記郝曉楠說:“3小時發動,百余人響應。海油青年為深圳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蔚藍力量’。”


  一支支央企青年志愿者隊伍快速集結。


  航空工業集團團委動員901名團員青年組建23支“羅陽青年突擊隊”;國藥集團所屬30余家醫療機構3000余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前線......



  24歲的中國中鐵員工崔圳,是一名共青團員,在得知志愿者招募令消息后,他立即報名。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和許多堅守在一線的抗疫醫護人員以及志愿者們并肩作戰,深感不易。我也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


  這些“青”字志愿者隊伍,演繹著青春的多彩和能量。他們加班加點給居民做核酸,有為樓棟居民排憂解難跑斷腿的“攻堅小能手”陳家慶;有連續10天穿著大白在烈日下暴曬8小時堅持不換崗的“元氣少女”鄭晴;有00后樓棟包干組小組長張馳……他們努力用行動和汗水驅散疫情的陰霾。


  “多干十分鐘、多出一把力!”


  3月的長春,寒風呼嘯刮到臉上,仍像刀割針刺般疼。進場當夜的長春大雪來襲,氣溫驟降。然而,在興隆山方艙醫院18萬平方米的搶建現場,青年們生龍活虎,一支支突擊隊施工隊熱火朝天,一面面鮮紅戰旗高高飄揚。“提前一分鐘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鐘搶救病人!”剛剛入職中國鐵建的00后測量小匠李鑫、萬有金、陳冬月,最早踏上這片雪地,一干就是三天三夜,為后續搶建提供了精準數據。


  “時間快到了,我來接崗,你抓緊休息!”已經25小時“連軸轉”的王平聽到了同事催促換班的聲音。


  “現在哪是休息的時候?讓我再干十分鐘!”



  又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當同事再來催促,王平還是那句話:“讓我再干十分鐘!”


  青年總工劉宏宇進場以來,白天指導工人現場施工,連夜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完成土地平整后的那天拂曉,他已是嗓音嘶啞、嘴唇皸裂,雙眼布滿了血絲。看到遠處繁忙的工點,劉宏宇狠狠眨了幾下眼睛又快步上前,身后留下一個沙啞的聲音:“我是黨員,這個時候必須沖在前面!”


  在深圳,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青年突擊隊按下保供“加速鍵”,按特級標準開展防疫保電,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全力以赴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運行。


  2月26日21時,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接到香蜜湖8個方艙實驗室用電需求,團員青年們緊急成立突擊隊通宵工作,用時14小時完成送電任務。



  在吉林,截至目前,國網吉林電力共組織6076名干部員工堅守保電一線,為2處集中隔離點、1座方艙醫院、41輛核酸檢測車等接入電源;對9處防疫指揮部、10家疾控中心、87家定點醫院等供電設施加強特巡特護,確保安全可靠供電。


  沒有生來英勇無畏只有“疫”不容辭


  沒有人生來英勇無畏,只有面對危難時的挺身而出。這些在歲月靜好中成長的央企年輕一代,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用使命與擔當,錘煉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青春底色。


  3月14日,中鐵九局四公司接到吉林臨時防疫隔離點建設任務后,第一時間成立了方艙醫院建設領導小組和臨時黨支部,24小時不停歇施工,輪班值守,平均每人每天需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


  青年突擊隊隊長馬宏亮每天在工地值守,每天休息時間不足4個小時,他鉚足了勁兒,“援建火神山沒幫上的忙,這次都得補回來?!?/span>



  剛進入施工現場時,現場缺吃、缺水、缺電,馬宏亮本以為不少人會知難而退,“可青年突擊隊的人員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一起睡地鋪、啃方便面,都在堅持與堅守?!痹谕粨絷牭牟恍概ο拢壳?,所承擔的綜保隔離點附屬配套工程建設完成近70%。


  3月初春,北方地區大面積降雪降溫,吉林疫情來勢洶洶?!艾F在正是齊心協力保供電的關鍵時刻,絕不能出現一點閃失,我申請駐廠?!比A能吉林九臺電廠班組長王聰和青年職工第一時間集結到位,堅守戰疫保供一線。王聰的愛人是當地醫院的醫生,被派到吉林市支援,安頓好年幼的女兒,他迅速返崗?!芭畠褐匾?,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頂得住、沖上去。”王聰說。


  1999年生的李琳琳是中廣核支援深圳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她期盼著,“春天到了,花兒開了,我們共同守護美好的春天!”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