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追求速度不忘溫度:適老化讓老年人“不掉隊”

2021-08-03 17:13: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去醫院看病,之前不會網上預約,現在會了。之前不懂用打車軟件,在馬路邊干著急打不到車,現在輕松打到了。”在運營商舉辦的“老年人手機使用小課堂”上,一位銀發阿姨給記者演示,她已經學會了發語音、發表情包、刷熱門短視頻,還學會了用美顏相機。



 數字經濟日新月異發展的同時,也在客觀上拉大了“數字鴻溝”。以老年人、殘障人士為代表的弱勢群體,在突飛猛進的數字生活中被落在了后面。在“2021北京數字經濟體驗周”的數字生活消費體驗部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探訪了三大運營商的營業網點,體驗了愛心專席等措施給老人帶來的便利和關懷。對于社會來說,普及數字生活,在追求速度的同時還要兼顧溫度。

  教老人使用健康碼服務大增

  “去年疫情期間,明顯感到來咨詢的老年人多了。”中國移動北京金融街營業廳一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介紹,對于年輕人群來說輕輕松松地獲取健康碼的過程,著實擋住了不少老年人。工作人員一遍一遍地教,教會之后還會讓老人再多練習幾遍,終于讓前來咨詢的老年人學會了獲取健康碼。

  在中國電信北京西單營業廳,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看到,在營業廳一進門的地方,就是“尊老服務愛心驛站”。在這里,可以提供各種便民服務,包括給顧客的手機充電、幫助老人使用手機里的應用等等。

  愛心驛站邊上,就是一塊用于取號的大屏幕。不過,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上了年紀的顧客,他們會直接在愛心驛站為他們辦理業務,免去了取號、等待、叫號等繁瑣的過程,減少老人的等待時間。即便有復雜的業務必須到柜臺進行處理的,也有專門的“愛心尊長專席”為老人提供服務。

  在北京的三大運營商直屬營業廳中,這類老人服務專席已經成為標準配置。

  在各種線上化、自助化服務普及的今天,老人們的依賴也讓這位工作人員感受到了線下人工服務的必要。“比如查詢話費余量、更改套餐這些操作,有些老年人并不習慣發短信、打客服電話來進行操作,還有的老人就是覺得在線下由工作人員幫自己查詢和更改更加放心。”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我們都會耐心地幫他們操作,為他們解答問題。

  在這家營業廳的一角,還專門騰出一個地方給老人提供生活服務。在兩個軟質表面的愛心座椅中間的小柜子上,放著當天最新出版的報紙,供老年人取閱。一旁的桌子上,放著雨傘、老花鏡、針線和急救藥物等。“別說,還確實有老年人在辦完業務之后,來這里坐下躲躲太陽或者躲躲雨,順便看看報紙做做針線活什么的。”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小課堂給銀發族帶來大世界

  在中國聯通馬家堡營業廳,工作人員會不定期地舉辦“老年人手機使用小課堂”。有時候還會走進社區,到有老年人的地方開課。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非網民規模仍高達4.63億,其中,因為不懂電腦/網絡而不上網的非網民占比為48.9%;因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網的非網民占比為18.2%;因為沒有電腦等不上網的非網民占比為14.8%。上述這些問題,不少老年人可以說是兼而有之。

  “‘銀發族’使用頻次最高的APP類型主要是社交類的,比如微信。”營業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除此之外,還有短視頻、移動支付、新聞資訊和購物等各種APP。短視頻除娛樂屬性之外,也承載了老年人資訊獲取的功能。在內容上,他們偏好時事熱點、正能量、養生、生活常識等實用內容。”

  經過長期的授課,工作人員們已經對老年人的需要了如指掌。而安全類服務,例如防騷擾、防欺詐、高危網站攔截、位置監測等,則是老年人的子女們最關注的服務類別。這部分知識,在“銀發手機大講堂”里,也成為講授的重點。

  適老化改造讓每個人都不掉隊

  “一般來說,能夠到營業廳里來咨詢問題、尋求幫助的老年人,行動能力和學習能力還是相對較好的,教他們一些操作,他們也基本都能學得會。”移動營業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她更擔心的是那些年紀更大、身體狀況欠佳以及不知道來營業廳求助的老人。

  在中國移動營業廳里,工作人員將老年人常常會遇到的問題及其解答編成了小冊子印出來,形成了一本《智能手機使用手冊(尊長關愛版)》。小冊子用大字印刷,就像手把手一樣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

  除了將各種小課堂和公益講座開到老年人所在的社區,三大運營商也通過多項其他措施將數字生活的便利和實惠覆蓋更廣泛的老年人群體,包括在官方客服電話中為老年人提供一鍵接入人工客服服務、為老人提供專屬優惠套餐等。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0歲以上人口數量已達2.6億,占總人口的18.7%。與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60歲以上人口增加8640萬人,同比增長了5.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幾乎每五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年齡在60歲以上。

  運營商推出的諸多適老化服務,在服務老人的同時,也服務了他們的子女親人,在數字經濟的疾馳中,努力讓每個人都不掉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許諾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