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10:25:51 來源:人民網
公證制度是重要的預防性法律制度,公證服務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證法2005年出臺,從法律層面規范了公證活動,為公證機構和公證員依法履職提供了法律保障。為深入了解公證法實施情況,促進法律正確有效實施,推動公證事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公證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公證法開展執法檢查。7月至9月,執法檢查組分赴北京、上海、河北、寧夏、廣東、遼寧等6個?。▍^、市)開展檢查。
檢查組認為,公證法實施后,國務院及地方各級政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依法加強公證工作,引導公證行業服務中心工作,不斷推動公證事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進一步認真貫徹執行公證法,依法拓展和規范公證服務,著力提高公證服務的供給總量、質量和效率。但同時,還應看到,公證行業存在發展乏力、隊伍建設亟須加強、職業保障有待落實、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困難、監督管理有待加強等問題,一些法律規定不適應新形勢。應該增強公證工作能動性,充分發揮預防化解糾紛的作用;堅持和強化公證的公益性、非營利性,提高公證服務的均等化、可及性水平;強化人才建設和管理,打造高素質公證員隊伍;加強公證執業保障,改善執業環境;落實公證體制機制改革有關政策,增強公證機構活力和創新動力;完善公證法律制度,加強法律宣傳。
為減少糾紛、保障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走進上海市徐匯公證處,溫馨的多功能休息等待區、先進的知識產權公證取證室、24小時在線的智能文件流轉柜一應俱全。檢查組來到這里,實地檢查公證法的貫徹落實情況。據介紹,徐匯公證處有公證人員100余人,是上海市規模最大、業務范圍最廣的公證機構之一。
“提供哪些公證服務?”“群眾滿意度如何?”“能不能做到讓群眾‘最多跑一次’?”“公證員的待遇如何?”“執業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落實情況如何?”檢查組仔細詢問。
徐匯公證處通過辦理遺囑、繼承等公證,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辦理保障房搖號、村居兩委選舉等現場監督公證,促進社會治理創新;圍繞企業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勞動關系等,為群眾提供公證服務,從源頭上預防矛盾糾紛的發生。
檢查組了解到,近年來,各地認真貫徹實施公證法,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通過依法辦證,為減少糾紛、保障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北京,“公證服務周末不打烊”“集中辦理遺囑公證服務周”等66項便民利民舉措為民辦實事。在河北,公證機構為雄安新區建設、冬奧會重大工程的征地拆遷和招投標等,及時辦理證據保全、現場監督公證。在寧夏,公證機構免費辦理涉及移民搬遷、安置房分配等公證事項,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公證法實施以來,公證事業一直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完善。2017年11月,全國889家行政體制公證機構全部轉為事業體制。目前,全國共有136家合作制公證機構。各地持續深化改革,激發行業活力。遼寧鼓勵有條件的公證機構設立常駐辦證點、巡回辦證點或遠程辦證點,江西在偏遠鄉村開設流動辦證室,寧夏把公證服務窗口延伸到市民大廳、金融機構,新疆烏魯木齊為群眾提供延時、代辦、上門等服務,長三角地區實現12個公證事項跨區域異地申辦。
與此同時,各地強化監督管理,規范執業行為。司法部印發了《關于公證執業“五不準”的通知》,制定或修訂《公證程序規則》《公證機構執業管理辦法》《公證員執業管理辦法》等規章,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法律實施保障。
借力公證服務,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識還不強
公證法實施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利益格局不斷調整,社會矛盾糾紛處于高發時期,法律服務需求增長迅速。但相比大幅增加的司法案件數量,公證業務總量增幅并不明顯。檢查組了解到,2006年,全國共有公證員11685人,全年辦理公證業務980.7萬件;15年過去了,目前全國公證人員數為13620人,全年辦理公證業務僅逾1000萬件,公證預防糾紛的作用發揮不夠。
公證行業的發展也不平衡,從北京情況看,2020年業務量排名靠前的3家公證處辦理業務占78%,收入占70%,而業務量靠后的3家公證處辦理業務僅占0.23%,收入僅占0.7%。寧夏有的公證處年均辦理業務量不到500件。此外,檢查組發現,社會對公證法和公證制度的認知度不高,不少人仍認為公證是多走程序、多花錢;司法實踐中對公證書選擇性采用、對公證書證明的內容重復審查;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借力公證服務,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識不強。
通過檢查,公證員隊伍缺口問題嚴重,部分基層、偏遠地區公證員數量難以滿足業務需求的情況引起檢查組高度關注。公證法規定,公證機構應有2名以上公證員。但目前,全國共有“一人處”59家,“無人處”114家。一些公證機構隊伍青黃不接。此外,從業人員老齡化也是普遍性問題,河北50歲以上公證員占比32%,遼寧50歲以上公證員占比達到52.4%。由于準入門檻高、工資待遇低等原因,公證行業的職業吸引力偏低,難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公證隊伍流失現象嚴重。
公證法規定,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這從法律上明確了公證的公益性。但目前,事業制、合作制兩種不同體制的公證機構并存,對于如何處理好非營利性機構性質和市場化運行機制的關系,還沒有有效方案。近年來,由于監管不力、隊伍素質能力不強等原因,個別公證機構在辦理業務時審查不嚴,導致“套路貸”和變相高利貸等違法違規交易進入執行程序,群眾反映強烈。
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公證、認可公證、信任公證、運用公證
在上海市東方公證處,檢查組召開座談會,聽取對修改公證法的意見建議?!肮C機構的功能定位需要進一步明確”“公證服務的范圍和方式亟待擴展”“公證機構的組織形式需要明確”“公證員任職條件需要調整”等多條意見建議引起檢查組共鳴。
“應該增強公證工作能動性,充分發揮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鄙虾J袞|方公證處主任王興和說,東方公證處深入推進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試點工作,在多元化糾紛解決、委托送達等方面與法院開展合作。“可以積極推進公證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服務民營企業、服務‘三農’、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實踐,促進公證在現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訴源治理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span>
如何堅持和強化公證的公益性、非營利性,提高公證服務的均等化、可及性水平?檢查組認為,司法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梳理出密切關系民生的公證公益法律服務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積極推動將公證公益法律服務納入各級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給予經費保障和資金支持。公益服務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根據辦理頻次和成本測算合理確定收費標準。
部分專家學者建議,完善公證員選拔、任命和考核任職工作制度,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加強職業保障,以事業留人、以待遇吸引人,破解以編制限制公證人員招錄、公證員“招不來”“留不住”等突出問題。推進法學院校增設公證業務課程,建設聯合培養基地,培育公證員后備人才。健全從嚴監管制度規定,嚴把調查核實關,將保證公證質量貫穿公證管理和執業活動的各個環節,確保公證文書真實、合法、有效。建立健全公證質量責任制、錯證追究制和公證質量檢查保障機制。
檢查組認為,要堅持科學改革、精準改革。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一地一案、一處一案做好工作,當管則管、當放則放,不搞“一刀切”。要鼓勵不同體制機制公證機構良性競爭、合法競爭,以服務質量、服務效率論英雄。通過改革落實事業體制公證機構的用人自主權和分配自主權,解決激勵不到位問題。
“要大力宣傳公證法和公證工作,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公證、認可公證、信任公證、運用公證。通過加強對公證法實施和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切實增強法律制度的執行力?!睓z查組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6日 06 版)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