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 10:49:09
本報訊(記者 王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6月至9月,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分別為18微克/立方米、16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今年前三季度,本市PM2.5累計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創下了北京市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優和在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中最優的“雙優”成績。優良天數206天,同比增加9天;重污染天數8天,同比減少2天。
據悉,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有氣象條件有利的因素,更離不開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21年以來,北京市在全面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推動經濟持續恢復的同時,不折不扣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落實,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了持續改善。除大氣環境持續改善外,水資源量大幅增加,國家考核斷面無劣Ⅴ類。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專項整治揮發性有機物(VOCs),強化重點行業關鍵環節全面排查整改,組織58家VOCs排放重點企業深度治理。持續開展34個產業園區VOCs走航監測,針對高值點位加強排查,建立“監測-通報-溯源-整改提升”長效機制。推進汽修噴烤漆房污染治理升級,開展3個集中化鈑噴中心試點建設。
本市強化移動源監管,發布“京6B”車用油品地方標準、擴大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政策等,累計淘汰國Ⅲ汽油車9.2萬輛、推廣新能源車47.4萬輛。大力推進重型汽車排放遠程監測聯網工作,對9.7萬輛重型汽車實現在線實時監控。累計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8.4萬臺。齊抓共管揚塵源,推進施工揚塵視頻監管平臺建設,符合條件的施工工地(場站)設備安裝率、對接率首次動態實現雙100%。印發“揭網見綠”簡易綠化技術指南,完成治理6000余萬平方米。2040條背街小巷實施機械化保潔作業。
據了解,本市綜合運用熱點網格、移動監測車、無人機等科技執法手段,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市固定源立案查處4225起,移動源人工監督抽測重型柴油車188萬輛次,查處排放超標9.9萬輛次。此外,本市持續加強水環境治理,“一河一策”整治劣Ⅴ類水體,目前已有4條河初步實現消劣。本市還加快農村污水治理,已完工220個村。提升水生態品質, 在全市主要流域開展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工作,積極推進密云區白馬關河段、大興區鳳河長子營段等生態修復試點。下一步,北京市將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求,同時針對秋冬季大氣污染特點,全面實施秋冬季專項行動,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