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 11:37: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合肥8月1日電 題:“他們的技術指導真是‘及時雨’啊”—— 臺風過后安徽多地加快恢復農業生產
新華社記者劉方強、姜剛、水金辰
臺風“煙花”過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烈日炎炎。綠油油的稻田里,禾苗迎風而動,充滿生機。只是這里還留有洪水浸漬的痕跡。
7月31日下午,郎溪縣凌笪鎮崗南村種糧大戶唐代平按照鎮農技員的指導,對田間禾苗噴灑農藥。唐代平說,被水浸泡后,水稻看著長得挺好,仔細扒開看,部分水稻的根部葉子已經泛黃。
“病了!水稻紋枯病。”種了一輩子糧食的唐代平知道,淹過水的稻田容易發生稻飛虱、紋枯病等病蟲害。這次臺風,使得他承包的500畝農田中有30多畝被水淹沒。
洪水退去,唐代平的惆悵絲毫未減。正當他為今年的秋收發愁時,凌笪鎮農技員許長旺出現在自家田頭,俯身查看水稻受損情況,幫他定制了病蟲害防治方案。“他們的技術指導真是‘及時雨’啊!”唐代平感慨地說。
洪災過后,農技員許長旺(右)在為唐代平做田間技術指導。新華社發 夏忠羽 攝
受臺風影響,7月下旬安徽省多地出現持續降雨,部分地區農作物受淹。臺風過后,災區干部群眾不等不靠,及時核實受災情況,加速農田排水,安排農技指導。伏暑時節,災后恢復工作熱潮涌現。
為了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確保秋糧豐收,郎溪縣凌笪鎮一方面組織農技專家走進田間地頭實地了解災情和農作物長勢,協助農民做好病蟲害防治,另一方面還為種植戶們精心制作了蟲情簡報。災后可能會出現哪些病蟲害、基本特征、如何防治等,這些信息一目了然。
無獨有偶。在安徽省廣德市,當地已經發布了災后復產技術措施,并組織172名農技人員結合包村聯戶工作,一對一開展技術指導、政策宣傳、信息咨詢等服務。
7月30日下午,記者走訪廣德市邱村鎮了解到,臺風帶來的強降雨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影響。邱村鎮黨委書記蒯浩寧說,該鎮正在謀劃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組織人員走村入戶對農作物、畜禽、水產養殖、農田水利設施等受災情況進行核查登記,抓好水毀道路、橋梁等交通設施搶修和除險加固工作,同時對出險水庫進行緊急搶修。
爭分奪秒,不等不靠。
8月1日上午,在宣城市宣州區沈村鎮武村村新生圩圩堤下,十余名工人正在農田里忙碌著。
村民們在宣城市宣州區沈村鎮武村村受災農田里除草。新華社發 蔣濤 攝
“昨天這片農田還泡在水里,如果再泡一兩天,可能就面臨顆粒無收了!”農田承包人夏智榮望著眼前這片綠油油的農田感嘆道,“好在前天及時處理了一處重大險情保住了圩,經過幾臺泵一天一夜不停排水,總算讓這些綠油油的秧苗露出了頭角,重現了生機。”
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損失,及時恢復生產,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夏智榮立馬組織人員增加水泵全力開展排澇工作,并安排了十余名工人到田間開展除草工作。
與此同時,一些農業企業也在進行災后重建工作。在廣德市安徽田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幾名工人正在清理設備及物資。這家公司傾力打造田園綜合體,致力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中一產主要是建成800多畝無公害種植養殖基地;二產是發揚農耕文化,從事傳統手工藝產品制作;三產是餐飲、民宿、研學、鄉村旅游等項目。
“此次洪災對公司的農業生產影響大,有的水稻田受災,養殖的魚、烏龜等不少被洪水淹沒沖走。”該公司董事長辜積武說,洪水過后,該公司積極投入到災后重建中,包括清洗道路及物資,進行環境消殺,修復水毀設施等。“我們要盡快恢復生產,讓這里再次成為研學旅游的樂園。”辜積武說。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