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15:46:0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今年5月12日是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據江蘇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堯興介紹,江蘇省地震預警工程也已批復立項,目前正在初步設計階段,即將全面實施,將在全省范圍內建設大約1500個觀測點。
江蘇也是地震較為活躍地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江蘇似乎沒有什么大地震。“我們很多江蘇人都有這種感覺。但實際上,這可以說是一種錯覺。”劉堯興說,總體來說,江蘇是中國大陸東部中強地震較為活躍的地區,歷史上13個設區市轄區內都發生過破壞性地震。像1974年溧陽5.5級、1979年溧陽6.0級、1990年常熟5.0級、2012年高郵-寶應4.9級地震均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可以這么說,江蘇是‘震不得、震不起’的省份。”劉堯興說,一般來說,經濟越發展,社會越進步,財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災害風險將愈發凸顯。江蘇位于長三角地區,是人口大省、經濟強省,同樣大小的地震,單位國土面積的地震損失居全國各省(市、區)前列。
地震速報時間縮短到1分鐘
地震監測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劉堯興介紹說,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江蘇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全省范圍內分布著200多個觀測點和300多套觀測儀器,實現了對全省范圍內7?24小時不間斷監測。
地震速報,它是地震監測的核心工作之一。目前,江蘇已經將地震速報時間從以前的30分鐘縮短到1分鐘。“地震發生后,我們自動速報系統會第一時間測定地震發生時間、地點和震級,第一時間就可以告訴公眾,并報送相關單位。大家可以從我們的網站、微博、微信上快速看到及時、權威的地震信息。”
江蘇省地震局還開展了非天然地震信息服務。非天然地震就是塌陷、爆炸及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江蘇省地震局還自主研發了地震事件類型自動識別機器人(系統),能自動鑒別地震臺網監測到的事件類型,如構造地震、爆炸、塌陷等事件。
地震能準確預報嗎?劉堯興說,目前,地震還不能準確預報。這不只是中國的難題,它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目前,只能依據經驗對某些類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預測。
將建1500個地震預警觀測點
據劉堯興介紹,我國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正在實施,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網將覆蓋全國。其中,國家工程江蘇子項目也在推進中。江蘇省地震預警工程已批復立項,目前正在初步設計階段,即將全面實施,將在全省范圍內建設大約1500個觀測點。“預警工程建成后,將實現秒級預警,在省內發生強震時,預警系統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和公眾發出地震警報,為重特大工程緊急處置提供現場預警服務,為烈度5度區民眾和各行業提供預警服務;這將大大減小我省中強地震面臨的災害風險,大幅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毛培 于丹丹)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