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退樹還稻” 機械耕種——四川確保“良田糧用”

2021-04-13 15:54: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成都4月13日電 題:“退樹還稻” 機械耕種——四川確保“良田糧用”

  新華社記者陳健

  成都市崇州市元通鎮農民周玉全家中有5畝多耕地,最早種的是水稻,十多年前開始種植觀賞果木。去年,他處理掉果木,今年春耕重新種起水稻。

  在崇州市,像周玉全一樣去年騰退果木,今年改種水稻的農戶,共有1523戶,涉及耕地面積4918.2畝。而在整個成都市,今年春耕“退樹還稻”的耕地面積達到2.5萬余畝。

  崇州市地處都江堰精華灌區。2000多年來,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將成都平原滋養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但是前些年,由于“種糧不掙錢”,很多農戶不再種糧,轉而發展經濟作物。

  近年來,國家要求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各地陸續采取了相關措施。去年開始,成都市在都江堰精華灌區試點恢復水稻種植,鼓勵生產經營主體騰退果木,改種水稻。

  對于“退樹還稻”的農戶,政府給予補貼。周玉全算了一筆賬,“退樹還稻”政府每畝補貼3000元,自己5畝多土地補貼達到1.5萬元。成都市財政局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市級財政已拿出7542萬元,用于補貼騰退果木改種水稻的農戶。

  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去年,四川糧食產量達705.4億斤。今年,四川將力爭糧食播種面積達到9500萬畝、糧食產量達到708億斤,超過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引導農民種糧,關鍵在于提高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那么現在種糧究竟能不能掙錢呢?在眉山市東坡區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種糧大戶李相德給出了答案。作為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通過流轉附近外出務工農戶的土地,規模化種植水稻,年年掙錢。

  “種糧要掙錢,就要做到規模化、機械化。”李相德說,合作社發展社員860名,種植水稻4.1萬余畝,擁有大型農機160余臺,從耕、種、收到烘干全程機械化,與傳統人工種植模式相比,成本大幅降低,效益也就更高。

  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青神分社負責人程偉說,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才能讓種糧成本更低、需要的勞動力更少。水稻插秧的時候,一臺插秧機每天至少能插60多畝田,相當于50多個壯勞力,能搶抓農時。同樣是插一畝田,人工插秧成本超過200元,機械插秧還不到50元。

  而要讓農機能夠在田間地頭施展開身手,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分必要。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小余說,今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明確,要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將完成47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整個“十四五”期間新建1000萬畝以上,建成一批旱澇保收、宜機作業、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

  肖小余表示,四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要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重點用于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產,真正確保“良田糧用”。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