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17:24:44 來源:中國周刊
農科先行,龍頭帶動,以節會友,農旅融合。農歷春分節剛過,3月25日上午,在猜春迷、豎春蛋、贈春種、送技術、賞蟹苗、展稻米等系列活動中,隨著2臺拖拉機、5臺植保無人機的轟鳴,2021年河北曹妃甸首屆優質稻米品鑒會暨開犁節正式吹響了春耕生產的號角。
春分一過,北方的農民、農工開始了新一年的春耕春種。曹妃甸首屆優質稻米品鑒會暨開犁節以“挖掘農業文化遺產推進鄉村經濟振興”為主題,按照企業自愿選送稻米品種的原則,由十余名專家評委通過“盲品”的方式為十種優質稻米品種打分,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其中,一等獎為唐山市久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送的“海育7233”號稻米品種。
活動現場,來自曹妃甸各場鎮的農民,一邊享受著這一特色文化的韻味,一邊在各大農業企業選送的水稻新品種前與農業專家進行面對面咨詢,大家在分享開犁節快樂和幸福的同時,逐一品嘗優質米飯,詳細了解水稻種植新技術、新模式,與專家掃碼微信、帶回幾樣新稻種。
曹妃甸區是北方聞名的魚米之鄉,擁有“曹妃甸大米”、“柏各莊大米”等知名區域品牌。曹妃甸是華北水稻主產區,年產優質稻谷22萬噸,是河北省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粳米生產區,先后被農業部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取得“河北大米之鄉”、“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等稱號。近年來,曹妃甸以鄉村振興為發力點,全力推進區域、企業、產品“三位一體”的農業品牌戰略,以樹立行業參與者、推動行業發展為方向,圍繞稻米產業,全產業鏈開發,厚植文化內涵,講好產品故事,激發消費潛力,培育影響力大、輻射面廣的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努力把“中國生態稻米之鄉”打造成曹妃甸的知名品牌。
通訊員:李連君 呂瑞欣 石博宇
攝影:孔祥華 趙柏林 王勝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