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15:17:25 作者:鄒雄輝 蔡曾瑜
樟木頭帝雍園
一座座整齊劃一的花園別墅煥發新顏;一個個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游人如織;一粒粒種子已在阡陌縱橫中萌生新的希望……鄉村振興,東莞市樟木頭鎮運籌帷幄、步履鏗鏘,用產業興業富民,用文化成風化人,用黨建強基鑄魂。在鄉村振興的十里春風下,一部鄉鎮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故事”就此開篇。
“樟木頭鎮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工業立鎮,產業強鎮的道路,不斷地做強經濟總量。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28億元?!苯?,樟木頭鎮黨委書記黃淦洪表示,“產業欣欣向榮,鄉村美美與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條,讓村民在鄉村振興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要以新擔當展現新作為,努力書寫樟木頭鎮高質量新‘答卷’”。
工業強鎮 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發展是關鍵。在裕豐赤山工業區產業類更新單元、百果洞百達工業區產業類更新單元、樟洋社區千畝連片“工改工”項目的建設現場,到處是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
東莞市樟木頭鎮是珠三角地區有名的工業、商業重鎮,依托多年來的工業發展,目前規上工業企業192家、世界500強企業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7家,市場主體34084戶。近年來,樟木頭鎮圍繞“制造強鎮、科創興鎮、品質立鎮、文化強鎮”的目標定位,聚精會神抓發展,擔當作為開新局,努力開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樟木頭一角
塑膠市場行業是樟木頭鎮商貿服務業的支柱之一。鎮黨委書記黃淦洪介紹,塑膠市場自2001年7月建成起,二十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業界享有“北有余姚,南有樟木頭”的美譽,獲得“中國塑膠商貿重鎮”“中國生產資料創新型市場”等稱號,是珠三角最大的塑膠原料交易集散地。
近年來,樟木頭鎮聚焦塑膠產業,出臺新政策培育供應鏈金融、現代服務業等新業態,推進塑膠產業園升級為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打造特色支柱產業,實現了由塑膠商貿重鎮向塑膠產業重鎮的轉變。
樟木頭鎮今年將重點做好黨建、經濟、環境、民生、文旅等方面的工作,來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持續向好,實現高質量發展。重點引進一批5億元以上的項目,努力打造30億元龍頭項目,全力拓展連片產業空間,以“工改工”為主攻方向,啟動臨深片區千畝“工改工”項目整備,力爭收儲土地500畝以上并在年內完成首期拆除整備,投入3000萬元扶企惠企,推動10個重大項目落地見效,力爭GDP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
鎮黨委書記黃淦洪表示,全鎮上下將提振起百倍信心,煥發出充足干勁,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勁頭,堅持大干、快干、實干、苦干,奮力推動全鎮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中展現新擔當、作出新貢獻。
做優做強荔枝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
樟木頭鎮通過引進新技術、發展新模式,帶動荔枝產業走出一條新路子,打響了優質荔枝好品牌。據悉,該鎮荔枝種植面積共17217畝,是當前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種植品種有觀音綠、糯米糍、桂味、妃子笑、懷枝等,其中樟木頭地方特色品種“觀音綠”荔枝種植面積達6500多畝,主要分布在金河社區和裕豐社區。
樟木頭九洞森林公園
樟木頭鎮黨委認真傾聽農民群眾以及新型農業主體意見建議,了解掌握本鎮農業農村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措施,助推荔枝產業健康發展。塑造“品牌文化”,講好樟城荔枝故事,加強對古荔植株的保護;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優質荔枝品牌;全方位打造“農企+合作社+農戶+電商+網紅”銷售軍團,深度開發樟城荔枝全國銷路,實現農企互惠、農民增收;運用“科技智慧”,增強產品品質輻射;利用“田頭冷庫+全程冷鏈”技術實現荔枝保鮮銷售,優化“從枝頭到舌頭”的運輸流程。
提顏值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改善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民群眾健康,事關美麗中國建設。裕豐社區在精品村創建工作中,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暮诵哪繕?,緊扣自身特色和發展要求,將荔枝文化、紅色文化、擁軍文化納入村莊文化建設,通過具體的項目建設、景觀打造、文化氛圍營造,形成社區的特色文化,實現鄉村產業和鄉村文化的融合發展。其中,刁龍村以百年余甘子樹為依托,結合擁軍文化特色,建設了擁軍文化公園,增設景觀小品、魚塘圍欄、兒童娛樂設施等,完善籃球場以及村史館建設,大幅提升村莊整體環境和文化品位。
2021年以來,百果洞社區先后投入了大約1500萬元創建特色精品村,改造百果洞社區的主干道先威路,升級改造百果洞公園,進一步提升社區整體環境和文化品位。社區結合當地人文環境以及特色文化,在村頭、巷口、廣場、公園先后打造了一批特色景觀小品,改造了一批建筑景觀,完善了一批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了一批文化設施等“十個一”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同期,裕豐社區亦先后投入了大約1400萬元創建特色精品村,社區把打造宜居環境作為重點內容,因地制宜,改造了一批建筑景觀,完善了一批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了一批文化設施等“十個一”工程。建設村史館、雙擁廣場、雙擁公園,村容村貌實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社區蝶變煥新顏,美麗圖景展新姿,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建設,裕豐社區整體面貌已煥然一新,群眾生活持續向好。
此外,樟木頭農林水務局還圍繞“亮點村”的建設推廣,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再提檔,不斷提高人居環境舒適度。通過優化調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宣傳結構,增強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推廣建立具有特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分制度,通過小積分實現大作用。
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農村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引領和滋養,鄉村振興更需要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樟木頭鎮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載體,做實文化傳承、做優文化服務、做活文化機制,助推文化軟實力成為鄉村振興的硬支撐。讓文明鄉風不斷匯聚成鄉村文化振興向上向善的溫暖力量。 聚焦小區和諧善治,構筑“一核多元”治理共同體。樟木頭鎮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按照“1+10+N”的服務陣地體系,對照“五有”(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標準建設好樟木頭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社區的實踐站。樟木頭鎮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10個社區(含1個新型社區)均已完成實踐站點建設,實現社區全覆蓋;并依托學校、工廠企業因地制宜選取了3個公辦學校和5個條件較成熟的企業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串點成線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線,構建“15分鐘文明實踐圈”,把“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服務、體育服務”五大平臺等現有資源進一步健全。圍繞文明實踐陣地擴面提質、推進兩項文明共享計劃、增強志愿服務高品質供給、打造高品質人文空間、挖掘優秀人才爭創項目品牌等方面工作著手,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高質量發展。
文明鄉風如春風化雨,滋潤大地;如曙光熹微,溫暖人間。
聚力黨建引領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樟木頭圍繞政之所向、發展所需、民心所盼,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牢牢牽住黨建引領“牛鼻子”,激活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全面鄉村振興開啟了“渦輪增壓”加速度。
“組織興,則百業旺。干群同心聚合力,鄉村面貌換新顏”正是該鎮的真實寫照。
樟木頭鎮黨委聚焦專業能力建設,強化黨員隊伍教育培訓。同時,聚焦干事創業氛圍,提升隊伍末端執行力。樹立“風向標”,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高舉“指揮棒”,激發奮勇爭先內生動力。綜合采取頒發錦旗、榮譽證書和獎勵等形式,及時對32個“季度執行力先鋒單位”、77名“季度執行力之星”和49名“專項執行力之星”予以表彰,并進行書面通報表揚,營造正向激勵的濃厚氛圍;點燃“助推器”,推動創先爭優提檔加速。以“跑馬勇爭先、執行論英雄”的魄力狠抓工作落實,專項行動出實招、見實效,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
在黨建引領下,樟木頭鎮的鄉村振興步伐向更遠更深更扎實的方向推進。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打造人才振興高地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和基石。
聚焦人才集聚高地,優化技能人才培育體系。建設先行“點”,打造示范性培育品牌。以廣東羅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報東莞市技能人才工作示范點第一批創建對象為契機,全力打造“人才辦+職能部門+企業”共同培育技能人才的三位一體模式,充分發揮好技能人才培育“羅曼模式”的品牌效應,致力于在全鎮形成示范引領作用。
聯成協同“線”,提升技能人才的培育層次。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參與“首席技師”“莞邑工匠”評選,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廣“項目制”培訓機制,不斷擴大技能人才建設途徑,深入開展各類技能人才培育。去年,該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共開展培訓844人次。
織密共建“面”,發揮企業培育的主體作用。立足本地產業特色,以“新型學徒制培育”“技師工作站”“首席技師”等項目為抓手,引導企業發揮主導作用,加強自身技能人才培養。去年,樟木頭鎮開展技能人才培訓的企業共計8家,新增技能人才861名。
解決民生所盼 擦亮幸福底色
樟木頭鎮積極回應群眾新期待,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立足服務職能,緊盯時間節點,暢通服務“微循環”,跑出民生“加速度”,確保將民生關切落到實處,用為民服務的“成績單”,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條服務民生的“獨特路徑”。
建設法治鄉村。多維度優化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創新搭建多領域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逐步形成“1+10+X”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新模式,將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提供公證以及司法鑒定指引等法律服務送到企業、群眾“家門口”。全鎮9個社區(除樟新)已于2018年底全部成功達到市級、省級創建標準,順利獲省市驗收通過。經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委農辦、省司法廳、省民政廳共同審核,金河社區被列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進一步推動該鎮基層法治創建活動再上新臺階。
建設平安鄉村。去年,樟木頭鎮繼續推進落實“建設平安鄉村”工作和“東莞義警”工作。該鎮視頻總體在線率為94.5%。在鎮內成立東莞市樟木頭義警協會,在冊義警5612人,組建東莞義警“先莞隊”147支,義警活躍度達到100%。
鎮黨委書記黃淦洪表示,樟木頭鎮將繼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如今,樟木頭鎮正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這里朝氣蓬勃、風景正好,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老百姓贊不絕口,幸福指數持續攀升,用一個個美妙音符奏響了鄉村振興的華美樂章。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