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攻克涼山“難中之難”:決不把飲水不安全問題帶入小康社會

2021-02-03 21:44:01 來源:中國青年網

  因為貧困,因為缺水,中國大多數地方習以為常的自來水,在涼山的歷史上曾是稀罕物。這里的村民因此掌握了一套“成熟高效”的用水流程:洗臉的水用來澆菜,洗菜的水用來喂豬,盡量少洗澡,衣服要趁著水量大的日子拿到水潭去洗……放在脫貧攻堅的大視野下,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一度是“難中之難”。

  ---------------

  彝族婦女侯爾哈沒有想到,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用水方式,會在她這一代終結。

  過去她住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官地鎮的山上,家里用水要從1公里之外的小水潭背回來,辛辛苦苦背來的水常常舍不得用。

  如今,她一家人住在配套設施完備的小區,只需要擰開龍頭,清冽的自來水就會流出來。

  因為貧困,因為缺水,中國大多數地方習以為常的自來水,在涼山的歷史上曾經是稀罕物。隨著脫貧攻堅的推進,事關民生福祉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被列為“重中之重”,各級黨委政府和水利部門展開了全力攻堅。

  不能忘記缺水的苦日子

  如今,侯爾哈已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生活了3年,家里通了自來水,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但缺水的記憶仍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

  “全靠背。”搬遷之前,侯爾哈生活在鹽源縣官地鎮和坪村8組,周邊30多戶村民的用水來自1公里之外的小水潭,那是在一段山溝里挖出來的蓄水池。侯爾哈也不清楚那口水潭存在了多久,只知道那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唯一水源地。

  因為缺水,村民們掌握了一套“成熟高效”的用水流程:洗臉的水用來澆菜,洗菜的水用來喂豬,盡量少洗澡,衣服要趁著水量大的日子拿到水潭去洗……

  作為女士,侯爾哈不好意思詳聊自己在缺水日子里的個人生活細節。不過,她的鄰居毛巫力不介意這些。“不洗澡,不洗澡。”這位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又是搖頭又是擺手,強調洗澡在過去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就連洗臉也不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毛巫力說,很多人四五天才洗一次臉。“這樣做都是為了省水。”

  在涼山,缺水是普遍的。很多地方別說生產生活用水了,僅有的水源能保障人們“生存用水”就不錯了。

  在鹽源縣棉椏鄉一碗水村,當地幾十戶人家的“生存用水”就靠一口小池子。儲水就一碗那么多,因此有了“一碗水”的地名。枯水期時,有人甚至凌晨去池子舀水,以避開用水高峰期。

  為了讓年輕人不忘缺水的苦日子,2020年12月,“一碗水”所在的狐貍洞村和塘泥灣村合并為一個行政村時,當地決定給新村取名叫“一碗水村”。“希望年輕一代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棉椏鄉黨委書記羅洪珊瑚說。

  脫貧攻堅行動啟動以來,老百姓缺水的切身苦楚,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不能把飲水不安全問題帶入小康社會。

  為了解決涼山州的農村飲水安全難題,四川省水利廳先后派出綜合幫扶工作隊、技術幫扶工作隊、援彝專家服務團、攻堅服務隊暨督戰專班和“管理補短”駐村工作隊5支隊伍共計317人,在涼山集中攻堅。

  44萬貧困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得到解決

  侯爾哈和鄰居們的吃水問題,在易地扶貧搬遷后得到了解決。

  1月26日,記者在金河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看到,自來水已是這個小區的標配。在陽光充沛的當地,樓頂上整齊排列的太陽能熱水器,成了一道新的風景線。

  侯爾哈擰開廚房的水龍頭,向記者展示如今用水的便捷。她家衛生間的配置,和其他地方的普通家庭并無二致,沖水馬桶、洗臉池、洗衣機等,該有的都有。

  事實上,不只是侯爾哈搬遷前的舊居,就連金河鄉政府所在地也曾是缺水的地方。這里雖然靠著雅礱江,但人們只能眼巴巴看著江水從大山間穿流而過,為了從山上引水,人們把圓木劈成兩半,再將中間挖空,做成渡槽用來引山上的水。

  鎮上的群眾吃水緊張,再加上從其他鄉鎮遷入的1068戶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水資源的緊缺就更嚴重了。

  脫貧攻堅行動啟動以來,為了擺脫用水困境,當地投資2353萬余元,建成了金河集中供水站。該水站一天的供水量達4000立方米,足夠所有群眾的日常用水,還能滿足未來金河鄉發展溫泉旅游產業所需用水。

  在涼山州,各地缺水的情況千差萬別,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解決辦法也多種多樣。在巫木鄉巫木河村,2017年投資166萬余元建成村供水站,解決了1809人的飲水問題,將農村人口飲水與其他水源分離,避免了農村人口飲用水的污染。

  在采取水窖、水罐儲水方式解決吃水問題的棉椏鄉、白烏鎮、雙河鄉等鄉鎮,為了解決長時間儲存后水變色變味的問題,鹽源縣投入1000余萬元為貧困群眾安裝凈水設備,凈化后的水經檢測達到飲用水衛生標準,解決了區域內近4萬人的飲用水水質問題。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涼山州累計投入資金22.65億元,全面解決4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同時鞏固提升了181萬人的飲水安全。

  這是扶貧干部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看著一戶戶群眾吃水的問題陸續得到解決,四川省水利廳綜合幫扶干部、鹽源縣水利局副局長馬進感慨萬千。脫貧攻堅的這幾年,涼山百姓的飲水安全困境得到極大緩解。

  不過,馬進更期待的是未來。2019年,鹽源老百姓盼望已久的龍塘水庫、馬鹿塘水庫相繼開工建設。兩處水利工程建成后,鹽源老百姓的飲水狀況將得到根本性扭轉。

  1月27日,記者在馬鹿塘水庫的建設現場看到,水庫大壩的主體已經完工。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李綿元說,馬鹿塘水庫的總庫容716萬立方米,總投資3.2億元,建成后將徹底解決鹽源縣城以及雙河、梅雨、下海等周邊鄉鎮旱季人畜用水不穩問題。

  總庫容1.45億立方米、總投資37.87億元的大(2)型水庫龍塘水庫建成后,將新增灌面27.4萬畝,改善灌面8.8萬畝,涉及8個鄉鎮,供水惠及約14萬人。

  在一定程度上,上述兩個水利工程的開工建設,有賴于脫貧攻堅的實施。馬進以龍塘水庫為例介紹,這個項目鹽源人民盼了60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了很多建議,甚至經歷了“兩上兩下”的曲折,終因資金等原因未能開工。脫貧攻堅行動實施以來,農村飲水安全被列為重要任務,這兩項工程才得以順利上馬。

  馬進說,兩個水庫建成后,鹽源全縣平壩地區季節性、工程性缺水問題將徹底解決,用水狀況的改善,也將為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創造更好條件。

  放在脫貧攻堅的大視野下,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一度是“難中之難”。四川省水利廳援彝工作隊領隊、涼山州水利局副局長王卓說,2020年,全國剩8個縣未完成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涼山州就占7個,成為四川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2020年8月,在國新辦關于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負責人在談到涼山州貧困人口飲水問題時說,為確保每一處工程都能如期完工,水利部3月就派員長駐現場,摸排情況。36人的督戰隊伍,在現場工作16天,暗訪了184個村6256人的飲水安全狀況,對貧困村實現了全覆蓋暗訪核查。

  2020年6月底,涼山州7個縣農村飲水安全的掃尾工程全部完工。至此,全國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了全面解決。

  “這是我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談到自己和同事親歷并參與的這項工作,王卓感慨道。

  2021年02月03日 01 版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