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10:17:44 作者:李莉
德國福伊特集團造紙事業部亞洲區總裁喻致兵先生
“德國福伊特造紙在華業績連續五年創新高,已經成為福伊特造紙全球貢獻最大的區域,造紙事業部全球銷售額的近三分之一來自于中國。總部對我們非常滿意。”福伊特集團造紙事業部亞洲區總裁喻致兵表示,在中國造紙業40年來的發展歷程中,福伊特不僅僅是一個見證者、親歷者,更是推動者。在過去的五年內,福伊特造紙中國銷售額和利潤屢創新高,傲人成績打破了行業多項世界紀錄。
作為福伊特集團全球管理團隊的首位中國高層管理者,喻致兵自豪地表示,優異的成績來自團隊的力量,來自于企業文化,凝聚全體員工的力量為實現企業愿景而奮斗。
福伊特在華發展歷程
福伊特創建于1867年,從一個30幾人的鎖匠鋪,發展到現在擁有近兩萬名員工的全球性高科技集團。目前,福伊特在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年銷售額達43億歐元,是歐洲最大的家族企業之一。
喻致兵介紹,今年是福伊特155周年的生日。福伊特是一個家族企業,也是一個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公司,擁有造紙、水電、驅動三大事業部。憑借包括系統、產品、服務以及數字應用在內的多元解決方案,福伊特為能源、石油與天然氣、造紙、原材料以及運輸與公共交通等領域樹立了行業標準。
福伊特與中國的淵源可追溯到上個世紀。1910年,福伊特水電進入中國,為中國首座水力發電站——云南石龍壩水電站提供水輪發電機組,助力中國水電建設。目前,石龍壩水電站的機組依然在正常運轉。
1937年,福伊特為中國民豐紙業提供中國第一臺造紙機。
1965年,福伊特為中國鐵路提供第一臺液力傳動箱。2010年開始,福伊特為中國高鐵提供車鉤、前端系統和齒輪箱等關鍵部件。目前,上海軌道交通中有14條線路采用了福伊特的車鉤、減速器等一系列產品。
1997年,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建成后實現了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的綜合效益,福伊特為三峽電站提供了水輪機和發電機。
20世紀80年代以來,福伊特在中國設立了生產、銷售和服務網絡,在造紙、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技術等諸多領域均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福伊特提供的海南PM2號紙機是全球最大的紙機,機身長達480米,成紙幅寬高達10.96米。
2009年,福伊特在江蘇省昆山市建立了昆山紙城。目前,昆山紙城占地70,900平方米,投資額約20億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上單體最大的現代化造紙設備生產和服務中心。紙城具有完整的制造和服務能力,可提供包括備漿系統、不同類型的紙機設備、織物和輥子等消耗品、備品備件以及自動化服務等整體解決方案,作為福伊特造紙亞洲中心服務全球市場。
福伊特不僅深耕中國業務發展,同時也致力于深化與中國企業的合作。2019年1月,福伊特與中國中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在北京及上海兩地成立合資公司,進一步開拓其在中國和全球軌道及工業應用市場的業務發展。
福伊特昆山紙城外景
持續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我們關注所有利益相關方,我們認為對社會有價值,有社會使命感的企業才能基業長青。”喻致兵認為,對于百年企業,創新是生存之本。福伊特的創新腳步始終緊跟時代的步伐。從工業革命伊始至當下的信息時代,福伊特緊緊把握住世界技術進步的脈搏,以專注的工匠精神和持續的創新,實現了企業的高速發展。
“福伊特每年把銷售額的百分之四到五,作為研發投入。我們認為研發的新產品,不僅僅是用來滿足市場需求,更在某種意義上要去引領技術潮流。”喻致兵說,福伊特集團在1867年成立僅幾年后,就通過碎木機和磨漿機等創新,使得工業化造紙成為可能。
福伊特造紙是福伊特集團旗下的事業部。福伊特造紙一直致力于持續創新,實現資源節約型生產,幫助客戶最大程度地減少企業資源消耗和碳足跡排放。喻致兵介紹,福伊特造紙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福伊特造紙進入中國,為中國客戶引進全套的紙機設備,引領中國造紙技術邁上新的臺階;第二階段是2010年以后,以工業3.0和自動化為導向,福伊特為客戶提供高效的整體解決方案,在提供紙機產品之外,還開啟了本土化的快車道,在生產和服務上快速響應本土客戶需求,為中國造紙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第三個階段是從2016年開始,福伊特在造紙行業首先提出了造紙4.0的概念,以云計算、大數據為基礎,以資產化管理、效率提升等數字化模塊和解決方案滿足中國造紙客戶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數字化轉型引領未來
福伊特是造紙數字化的創新驅動者。憑借領先的自動化產品和造紙4.0數字化解決方案,福伊特造紙為客戶提供先進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高紙張生產各個環節中的可用性和效率。
福伊特造紙正在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第一步是自2018年開始對生產流程進行數據采集;第二步是有效利用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和利用,優化產線效率,降低能耗并提高產品品質。喻致兵舉例,根據原料或系統的變化,福伊特可以提前預測紙機的某些部位有潛在故障風險,并且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算法來制定解決方案。比如通過虛擬傳感器技術可以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狀態監控和系統分析,幫助提前發現問題,降低紙機運行不正常或者停機帶來的損失。當人員流通不便時,福伊特造紙的專家通過福伊特OnCall.Video視頻通信協作系統將紙廠現場和福伊特服務專家進行連接,遠程推送相關技術資料,在線進行診斷并提供解決方案。此外,在紙機還處于設計階段時,技術人員可通過VR和AR技術感受身臨其境的虛擬現實體驗,提前進行安全評估,或者幫助員工提前開展操作維護培訓。
福伊特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紙機——海南2號機
福伊特先進的BlueLine備漿系統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福伊特造紙是高效低碳、資源節約型造紙技術的領導者。今年,福伊特集團可持續發展表現再次獲得國際獨立評級機構ISS ESG的認可,第五次榮獲“最佳評級”(Prime Status),這一成就也使得福伊特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成功躋身全球同行業前三名。
早在1960年,在當時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還未被社會關注的年代,福伊特就發明了浮選脫墨法。這一方法可將印刷紙張中的墨跡去除,福伊特也因此成為紙張回收過程中資源節約工藝的先驅。
持續有道,福澤未來。喻致兵表示,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項需要以實際行動踐行的理念。在工廠建設的過程中,福伊特會充分考慮能耗降低,實現可持續發展。今年,福伊特全球所有的工廠都已經實現了碳中和。而福伊特中國的很多工廠也都已經采取了光伏綠電的模式實現碳排放的有效削減。福伊特造紙的下一個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100%碳中和造紙。
150多年來,福伊特以可持續造紙為己任。作為造紙生產的整線供應商,福伊特竭盡所能幫助客戶減少水、能源和纖維的消耗,同時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形成閉環的循環經濟。比如福伊特和合作伙伴攜手研發,將紙作為包裝材料替換塑料,減少不可降解材料對環境的危害。在造紙過程中,福伊特的制漿系統BlueLine和AquaLine智能水管理系統相結合,降低對清水資源的消耗,實現造紙過程廢水零排放,對能源的消耗也遠低于行業標準。
以人為本打造精良團隊
“在全球范圍內,你所看到的每三張紙中,就有一張紙是在福伊特的紙機上生產的。”喻致兵自豪地說,福伊特的文化是信任與包容,福伊特的特點是做事踏實,專注細節。
福伊特十分重視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早在上世紀初,福伊特就成立了內部學徒作坊,在人才培養和甄選上提供了革新的管理方法,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的先驅。繼德國海德海姆之后,2014年,福伊特和昆山市政府共同出資成立了福伊特中國培訓中心,率先引進并大力推廣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為本土市場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此前,福伊特中國培訓中心本體建筑更是獲得了《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ED)金級認證。
喻致兵稱,自己剛入職福伊特的時候曾任客戶服務經理,在福伊特內部也過四次不同的崗位經歷。他表示,福伊特持有開放的心態,非常重視員工的感受。在個人發展意愿和公司發展目標相結合的前提下,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公司也會給員工提供不同的發展機會。對于每一位員工,福伊特都制定了相應的成長計劃,關注員工的長期發展,對于其中的優秀苗子,福伊特會提供很多平臺和機會讓他們去學習、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前,福伊特每兩年會給服務十年以上的員工舉辦長期服務獎活動,授予長期服務獎證書,感謝他們的奉獻和敬業。我們同時也會邀請家屬一同參加,聽員工代表分享自己在福伊特的成長故事。”喻致兵認為,企業要給員工賦予開心上班的理由。為此,福伊特開通了很多班車線路,為員工打造滿意的餐廳,提供包容的工作環境,讓大家開心上班,更好地投入工作。
憑借公司文化、工作環境、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卓越表現,福伊特連續9年被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評為“中國典范雇主”。
福伊特向太陽紙業提供的XcelLine紙機在廣西北海開機
質量是企業的生存之本
在全球的產業鏈分工中,福伊特中國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喻致兵表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兩手抓——一手抓增量,一手抓存量。福伊特造紙關注三大領域,第一個是以新項目為導向,第二個是升級改造或備品備件,第三個是耗材,這三塊分屬不同事業線,但是相輔相成。增量靠新項目,存量依托現有項目。在保證新項目穩步增長的同時,存量市場成為新的重點發力的地方。秉持著“本土制造,德國品質,服務全球”的理念,福伊特造紙為全球范圍內的客戶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近年來,福伊特造紙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在東南亞地區取得很大的突破。
不僅是產品和服務創新,福伊特的商業模式也在創新。新冠肺炎疫情對很多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更好地服務客戶,福伊特也設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比如部分備品備件在24小時內便以送達客戶現場。通過優化供應鏈效率,福伊特幫助客戶減少庫存,確保紙廠運營的安全和高效。追求高效率的同時為客戶創造額外價值,這是福伊特對商業模式進行的創新嘗試。
實干創造未來
喻致兵在造紙行業擁有二十多年的從業經驗,對行業有著深刻的洞察力。他表示,去年中國造紙行業的產量是1.21億噸,根據中國造紙協會的最新預測,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7億噸,這就意味著還有5000萬噸的增量潛力。喻致兵認為,造紙業短期內消耗需求有所下行,但是長期向好。
過去三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下,福伊特造紙在中國又追加了將近一個億的投資,主要用于產品本土化、提高競爭力以及提升對本土客戶的供貨能力,以保證供應鏈的穩健。增量和存量兩條腿并行。這也印證了該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長期扎根中國的決心。
喻致兵認為,市場的決定性因素是需求。紙業市場有需求,客戶對未來紙廠的高效、綠色和低碳也提出一些新要求,福伊特也將充分利用自有的行業知識、數字化能力和綠色技術開發,努力為中國“雙碳”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添磚加瓦。
企業擁有創新的技術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在行業里取得更大的成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是創造未來。喻致兵表示,企業一定要有危機感、有敬畏之心,激勵自身為迎接未來做好準備。對于福伊特的明天,喻致兵信心滿滿、干勁十足。他眼里有光、心中有希望,他會持續帶領福伊特造紙穩扎穩打、砥礪奮進。(文/李莉)
編輯:超級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