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少欢杂交另类_va天堂_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_果冻文化传媒www一欢迎您 - 免费国产一区

中國周刊

從“諾亞方舟”學會了養蜂的蜂學文和阿民太

2020-11-12 17:25:09 來源:中國周刊

微信圖片_20201112172203.png

維西格化箐巡護員蜂學文


微信圖片_20201112172207.png

維西格化箐巡護員阿民太


強化保護者能力建設與教育培訓,帶動社區生計替代是阿拉善SEE西南項目中心社區賦能行動的核心內容。


在維西格化箐的深山里,我們采訪到了養蜂能手蜂學文和阿民太。他們倆都是維西格化箐的滇金絲猴巡護員,也是諾亞方舟保護者能力建設與教育項目的受益者。


到達格化箐時已是中午時分,蜂學文在山里放著十多頭黃牛。我們席地而坐,聊起諾亞方舟的替代生計。


山風吹鼓起蜂學文身上的巡護迷彩服,他有些自豪地告訴我們,他一家就養了35箱喜馬拉雅蜂。


橫斷山三江并流地區有著數千年養蜂傳統,但傳統養蜂都要砍伐粗大樹木,一截截鋸斷掏空,兩頭用木板和泥巴封堵,只留一絲小孔,讓蜂來去。阿拉善基金會邀請的養蜂專家匡海鷗認為蜂桶養蜂不科學。這種落后的養蜂方法,要耗費大量樹木,對生態破壞極大,同時蜂蜜產量低,品質很難控制。很多人養著養著就慢慢荒廢了。


中華蜜蜂是森林生態系統自然服務功能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傳花授粉,維持瀕危物種棲息地生態系統的穩定。


自2014年開始,阿拉善SEE西南項目中心,為保護區的村民持續提供中華蜜蜂養殖技術培訓和蜂箱資助,累積為3,500人次提供了培訓支持。通過發展替代生計提升收入,保護中華蜂的同時,實現保護地社區可持續發展。


蜂學文告訴我們,2015年,在蕭今老師的關心下,他參加了阿拉善西南中心諾亞方舟項目的養蜂培訓。


通過培訓他知道了怎么科學養蜂,怎樣進行蜜蜂的冬季和夏季管理,怎么取蜜,怎樣給蜜蜂治病等等。培訓結束,阿拉善西南中心還向巡護員免費發放蜂箱。這些新式蜂箱空氣流通好,保溫性強,方便取蜜、產量高。一斤蜜賣一百多元,一箱蜂蜜能賣五六百元。蜂學文賣蜂蜜收入就占了整個家庭收入的一半。


“養不好蜜蜂我對不住蕭老師啊,她們一直關心我,我們有微信,常聊的都和蜜蜂有關。今后要多向專家學,把蜂蜜產量提上去,力爭超過10萬元。”


采訪完蜂學文,我們繼續尋找阿民太。


在村口我們見到了這個三十來歲的小伙子。


阿民太是他的乳名,他姓于,但大名沒人叫,于是他就成了永遠的阿民太。


得知我們是來采訪滇金絲猴保護的記者,阿民太很是激動,門未進就讓我們先看他家的生態衛浴。


這是一個集太陽能、衛生間于一體的新式節能節水廁所。整個生態衛浴,用鋁合金等集成材料裝配而成。我們進去一看,結構設計精巧,布局緊湊實用。主人收拾得特別干凈,和城里的衛生間幾乎沒什么區別。不難看出這樣的生態衛浴能有效減少糞便帶來的環境污染,阻隔疾病傳播途徑,也為下一步鄉村旅游打實了基礎。


看完生態衛浴,阿民太接著帶我們去看他家的蜂場。


在村莊后的山菁里,他養了一百多箱蜂。


阿民太說蜂箱很多是由阿拉善基金會提供的。他和蜂學文一樣也參加過阿拉善基金會舉辦的養蜂培訓。


在問到今年的養蜂收入時,阿民太有點為難。


“今年老熊啃了我七十箱蜂,收入只有三四萬,老熊不啃的話收入會多得多……不過生態好了,才有老熊出沒。我是巡護員啊,老熊多了,雖然有些損失,但心里還是很高興。”

由于多年持續保護,社區周邊生態環境一天比一天變好,雖然老熊啃食了幾十桶蜂蜜,但他家還有不少采菌、采藥收入。阿民太說,采菌很掙錢,最多的一年他就收入30,000元。總之生態好了、手藝強了,就不愁沒錢賺。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